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城市在变,街道在变,这变化的速度超乎想象。我们遗憾一些市井的消失,但同样会惊喜于新兴繁荣的出现。

我们尊尚传统,亦迎接创新,在每一个看似繁杂的餐饮业态环境中,总有些独树一帜、别具匠心的店面出现,他们或是引领,或是创新。觅食之旅本就充满未知,让我们味蕾满足的过程本就需要勇气!

我们一起尝试,那些把握时代脉搏勇于推陈出新并逐渐拥有独立风格的美食,愿每一次偶然,都有新的惊喜……

中国人的饮食,和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是相关的,讲究一个因地制宜。

四川潮湿,饮食就重辣;广东海货味重,饮食就清淡;北方干燥,讲究润泽;南方湿润,追求除湿。

而我们在吃其他菜系的菜食,大多数人应该会奔着一个标准去——正宗。正宗的四川火锅、正宗的西安肉夹馍、正宗的南京鸭血粉丝汤、正宗的北京烤鸭、正宗的广东茶点······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但是,真要是在自己家吃别处的“正宗”吃食,总是和意料中有点不一样。

有的人对重庆火锅爱的深沉,吃的时候是爆辣翻天、酣畅淋漓,第二天就开始上火爆痘拉肚子。或是看到了白嫩的豆花儿馋得流口水,又对着辣椒望而却步。再或者,想吃广式茶点又觉得味道太淡······

慢慢地,各个菜系在离家发展后,纷纷开始了创新。为了迎合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儿,一家家“新派”菜开始崭露头角。

花布,就是一家新派川菜的餐厅。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花布短衣齐膝制,竹皮长帽覆眉裁。也应风土交州近,丹荔红椒不用栽。”

——【明·杨基】

初闻花布之名,知晓这是一家川菜馆,就想起了这几句诗,诗意是美,但是比起那些起名起得“路子野”的川菜馆,“花布”这个名字文艺得更像是一家咖啡馆或者是西餐厅。带着点清新朴实的气息,跟印象中口味麻辣红油重的川菜沾不上边儿。

一听就不是什么正宗的川菜!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餐厅整体装修以黑色为主,柜台里边悬挂着酒牌,隔音效果做的很不错,走进里间,外面鼎沸的人声像被按了音量键一样小了特别多。顾客安安静静地吃,服务员安安静静地工作,生怕打扰了别人一样。

有点像音乐餐厅,又有些点咖啡店,就是不像川菜馆。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花布家主打的菜是毛血旺,我们中间因有人不吃血类,故而点了他们家另一道招牌菜——碳烤牛蛙。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味道其实当不得一家餐厅的主打菜,偏油,麻辣味和普通的川菜没什么区别,大概“新派”就新在了选用的食材是川菜中不很常见的牛蛙吧。

真正让我惊艳的,其实是他家的豆花龙利鱼。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汤色浓白如玉,配以翠绿的小青菜和红彤彤的小番茄,颜色实在好看。

龙利鱼肉质鲜嫩无刺,豆花香气馥郁,没有豆腥味儿,连我这个不爱吃豆制品的人也吃了不少。整道菜的味道淡而不寡,讨人喜欢。

这才是我心中的新派川菜啊,把川菜中常用的豆花和龙利鱼结合,调味方面放弃了川菜的麻辣和重油,反倒让豆花的香气愈发明显。豆花和龙利鱼几乎没什么脂肪含量,又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说是健康美味一点儿都不为过。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还有一道金沙脆皮虾。是挂了面糊后炸的,口味偏甜,酥脆可口。其中的土豆条香甜软糯,锅巴嘎嘣脆。小朋友应该会比较喜欢。

我们三个女生,点了三个菜,最后吃的肚儿滚圆。店里人也不少,但环境安安静静的,很是适合闲聊天。服务偶尔过来给我们加水,也是悄悄的,真静谧。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说很多厨师现在一直坚持出新,但是却只是新在了形式了,把摆盘、装饰这种博人眼球的东西弄得五花八门,反倒是对味道的琢磨欠了火候。

花布的新派川菜,新到了味道上,这一点弥足珍贵。我们不用想吃豆花又怕麻辣,不用想吃锅巴又嫌干得硌牙,不用想吃串串又担心烟熏火燎热的慌。

吃东西就图个舒服,吃着好吃,心里痛快,这边是对吃最大的追求了。当新派餐厅占据一部分市场的时候,不必纠结于传统是否被坚守下来,反正饮食也总是要因地制宜的。

所谓的“食”,上边是“人”,下边是“良”,吃点好的,不过如此。

郑州的这些融合菜,你最喜欢哪家?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评论区见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为这一口“颜值与内涵并重”的川味,我去了趟花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