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以外,印度和日本電影為何在中國頗受歡迎?

說起中國上映的外國電影,除去歐美就屬印度和日本的最受歡迎了。

自《摔跤吧!爸爸》以來,印度電影在國內一直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正在熱播的《起跑線》已經斬獲2億票房,而即將上映的史詩大片《巴霍巴利王2:終結》更是萬眾期待。印度電影濃郁的異國風情與真實深刻的故事給觀眾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電影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在中國的缺失。

好萊塢以外,印度和日本電影為何在中國頗受歡迎?

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其動畫電影在少年和青年之間都很有人氣,近些年來,熱門日劇的衍生電影也在中國獲得了不少的人氣,比如《深夜食堂》系列和五月上映的的《晝顏》就很受人們的關注。

印日兩國的電影文化各具特色,很值得我們去研究。

明星效應 VS 系列IP

印度高票電影基本被赫里尼克·羅斯汗,沙魯克·汗,阿米爾·汗,薩爾曼·汗這“印度四大汗”霸榜。

可以說,除了《巴霍巴利王》系列這一史詩巨片比較特殊之外,“四大汗”基本統治了印度電影界。

好萊塢以外,印度和日本電影為何在中國頗受歡迎?

對於中國的觀眾來說,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米叔”阿米爾·汗了。從早期的口碑作品《三傻大鬧寶萊塢》到國內票房最高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的影片總能找到一個角度來觸碰觀眾柔軟的內心。

特別是《摔跤吧!爸爸》的巨大成功,不僅讓片商有底氣引進更多高質量的印度電影,也證明了影片質量本身才是決定票房的關鍵。

好萊塢以外,印度和日本電影為何在中國頗受歡迎?

相較於印度電影的明星效應,國內引進的日本電影便是以系列IP為王了。

要說日本影壇的常青樹,非老少皆宜的《哆啦A夢》系列莫屬。對於常看電影的青年白領們來說,《哆啦A夢》不僅有童年記憶的加成,也很適合全家一起去影院欣賞。從寓教於樂的角度來看《哆啦A夢》也是除迪士尼動畫電影之外的好選擇。

此外,《航海王》、《名偵探柯南》等動畫的系列劇場也很受市場歡迎,近年來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繁榮更是出一部火一部。這些系列IP的受眾十分穩定,觀眾的忠誠度也高,相信今後仍會是日本電影票房的主力軍。

題材多樣 VS 王道電影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宗教複雜,貧富差距巨大的國家,印度並不避諱用電影來反映社會矛盾。《我的個神啊》中的宗教問題,《起跑線》的教育不平衡問題,《摔跤吧!爸爸》中暴露出的女權問題等等都不是印度獨有的矛盾。

儘管印度電影審查委員會(CBFC)的審核在世界範圍來看是比較嚴格的,但國內觀眾看來印度電影的尺度還是挺大的。特別是《我的個神啊》所反映的宗教矛盾不管在哪國都可以說是高壓線。該影片上映時遭到當地不少的抵制,但還是順利播出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部片子對於印度的電影行業是有積極意義的。

好萊塢以外,印度和日本電影為何在中國頗受歡迎?

過去人們說起印度電影總會想到銀幕上的俊男美女載歌載舞一跳三小時的場景,如果現在還這麼想就有些狹隘了。印度的歌舞音樂劇是寶萊塢的一大特色,但絕非全部。比如5月4日上映的《巴霍巴利王2:終結》就是典型的特效大片,視聽效果不亞於一般的好萊塢商業電影。

比起印度電影題材的豐富多彩,日本電影顯得更加“王道”些。冒險和愛情類題材佔多數,當然這也與日本電影的特色——動畫類電影較為熱門有關。

在國內的日本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中,有九部是動畫電影,其中唯一一部真人影片還是動漫的真人翻拍。這情況的確是日本電影圈獨有的。

好萊塢以外,印度和日本電影為何在中國頗受歡迎?

冒險和愛情類影片永遠都是受歡迎的。一個給予人勇氣與幻想,一個給予人安寧和甜蜜,日本電影也許不如日劇那樣題材豐富,但這樣堂堂正正的迎合市場卻不落俗套也並非那樣容易。人們都說越“正”的電影越難拍,如何製作主流電影這值得我們學習。

印度和日本的電影看起來很遠,其實也很近。異國文化背後的電影市場理論是相通的。

電影不是偶像的時裝秀,也不是資本或權力的廣告片,中國電影理應做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