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開啟永城鄉村振興新徵程之風吹麥浪飄芬芳

永城

一座鐘靈毓秀的城市

一方沃腴肥美的水土

這裡有萬頃良田十里麥香,白色經濟蓄勢騰飛;這裡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是聞名全國的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更是連續舉辦八屆中國麵粉食品博覽會的“中國麵粉城”。

為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政府“四優四化”戰略部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永城市緊緊圍繞“推進小麥產加銷一體化融合發展,促進我市面粉食品產業轉型升級”這一中心任務,搶抓機遇,創新舉措,在優質專用小麥種植、收儲、加工轉型升級、優化服務等環節,主動作為,大膽探索,形成了專種、專收、專儲、專用“四專”和經營規模化、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格局。

奮力開啟永城鄉村振興新徵程之風吹麥浪飄芬芳

“3030”工程引發蝴蝶效應

“該項目區集中種植面積1.68萬餘畝,主要種植品種為強筋小麥鄭麥7698。去年,此品種在新橋鎮新全家庭農場300畝連片種植,通過實打驗收平均畝產達到725.6公斤,創下了永城強筋麥連片面積最大產量最高記錄。”市農業局總農藝師田衝介紹說,今年鄭麥7698在永城的種植面積超過20萬畝。

該項目區正是我市在調優夏季、秋季作物種植結構上實施“3030”優質小麥工程的一個縮影。“3030”工程,即全市規模化區域化種植6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其中,強筋小麥30萬畝,富硒小麥30萬畝。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堅持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做到統一規劃佈局、統一供應良種、統一測土施肥、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播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銷訂單、統一優質優價“八統一”。

在省農科院的支持下,“3030”優質小麥項目區重點實施了強筋優質小麥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病蟲害統防飛防與綠色防控技術,異常氣候減災抗災技術。今年,全市180萬畝小麥在“3030”優質小麥工程的示範帶動下,主體發病較輕、凍害較輕、倒伏較輕、落黃較好,豐收在望。

經測產,項目區平均畝產532.1公斤,較大田畝產473.6公斤,增產58.5公斤、增幅12.6%,可為項目區群眾直接增收3000萬元,麵粉企業節本增效1.5億元。

奮力開啟永城鄉村振興新徵程之風吹麥浪飄芬芳

代收專儲“添翼”結構調整

往年,糧食庫存逐年增加,然而種糧收益並不理想。雙橋鎮徐莊村種糧大戶無奈地回憶道:“小麥賣不上價格,產量高但收入不高。”就在農民正為此苦惱時,麥客多食品有限公司卻因為缺少合適製作麵包和蛋糕分別需要的強筋麵粉和弱筋麵粉而發愁。

一直以來,產銷不對路是我市“麥強面弱”尷尬局面的一大原因。如何把農民種植的優質小麥收上來,實現優質優價,讓農民獲得利益?又讓企業收到真正的優質強筋小麥?同時又能解決企業的收購資金及倉儲問題?

“前些天,農藝師來做田間鑑定,現在田間鑑定證書在手,小麥不愁賣。今年跟去年一樣,小麥和麥種已經被預訂完了!”雙橋鎮徐莊村種糧大戶郭志標望著將要收穫的40畝優質小麥,臉上樂開了花。

在優質小麥收購中,我市充分調動企業、經紀人和種糧農戶的積極性,實行代收專儲模式。由東方糧油貿易公司劃片收購,麵粉企業按照產銷訂單需求和東方糧油簽訂購銷協議,從東方糧油貿易公司購入優質小麥。

小麥收穫前,市農業局分赴各項目區開展優質強筋、富硒小麥田間鑑定工作,向項目區種糧農戶發放優質小麥田間鑑定證書。東方糧油貿易公司根據國家託市價核算出普通小麥的價格和優質小麥的收購價格,並向種糧農戶公示。同時,充分發揮糧食經紀人的作用,由東方糧油貿易公司提前與糧食商販搞好對接。

“在自家地頭賣麥,只要是優質小麥,賣給糧食經紀人也能多賣錢。”演集鎮張大莊村農民張大爺樂呵地說。

“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每畝淨增效益在120元以上,60萬畝種植區,農民共可淨增收0.72億元,企業淨增效益2.8億元。這一模式既能解決糧食收購企業的資金和倉儲問題,又能保證把農民種植優質小麥收購上來,真正實現了農民、麵粉企業、糧食經紀人‘三贏’。”市農業局局長張亞超介紹說。

同時,為保障項目區群眾種植優質小麥收益和提高群眾種植優質小麥的積極性,市財政拿出1500萬元,用於3億斤優質小麥收購環節,每斤補貼5分錢,確保優質優價。

奮力開啟永城鄉村振興新徵程之風吹麥浪飄芬芳

行業整合“破繭”麥強面弱

六月驕陽,位於市經開區食品產業園的華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該公司採用瑞士布勒生產工藝,日處理小麥3000噸,實現了小麥採樣、化驗、入倉、生產等全自動化……近年來,我市堅持把發展麵粉食品產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主抓手,作為優質小麥產加銷一體化發展的重點,優先保障支持,全力推動發展。

圍繞轉型升級,做強加工企業。一是推動行業整合重組。引導推動麵粉企業採取股份制等方式整合重組,強化產業聯合。全市面粉企業由原來的150多家兼併重組為97家,其中規模以上36家。三順集團、遠征集團、金源集團通過股份制共整合重組26家麵粉企業,合計增加資本金3.7億元,主要用於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和工藝,淘汰落後產能。二是打造加工龍頭企業。利用政府信用擔保中長期貸款,重點支持金源集團建設日處理5000噸小麥生產線、匯豐集團建設二期工程,擴大生產規模,打造麵粉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加快麵粉企業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步伐。三是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將麵粉食品產業列入市經開區主導產業,規劃建設佔地7.03平方公里的食品產業園,已入駐麥客多食品、眾品食業等大中型食品企業14家。

注重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競爭力。圍繞“豫東大糧倉轉型升級豫東大廚房”“從田間到餐桌”小麥全產業鏈緊密銜接工程,以發展面制食品工業為重點,堅持差異化發展戰略,優化產品結構,拉長產業鏈條。堅持一手抓生產,一手抓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為企業做大做強奠定堅實基礎。如河南華星粉業集團產品先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河南名牌、河南省高新技術產品等榮譽稱號。河南匯豐、遠征、鑫鼎食品等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也不斷加大企業品牌戰略建設力度,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用好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支持。一是支持優質小麥生產。在實施“3030”工程中,市財政拿出1200萬元支持優質小麥生產,用於項目區良種、農藥、肥料補貼及統防統治。二是支持麵粉食品企業發展。實施“1511”工程,拿出1000萬資金用於獎勵麵粉食品企業引進人才、上市、設立研發中心、創立品牌等;設立5000萬元的貸款風險資金補償池用於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設立1億元的永城市中小企業(麵粉)專項資金用於支持麵粉企業延長產業鏈條,加強技術改造,促進轉型升級;設立1個擔保平臺為麵粉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等。三是完善小額擔保信貸管理辦法。成立“永城市惠農貸款聯保協會”,授信5000萬元,加大對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小微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四是成立農促會。通過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項目成立了“永城市現代農業發展促進會”,市財政注入擔保資金1000萬元,為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