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不平衡、缺少资金支持、发展后劲受限、同质化竞争激烈、高新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国现代农业园区的持续及深度发展。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等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早,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而发展起来,到今天己经建成了一大批集农业科技推广、技术示范、生态旅游及农业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园区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分析与总结上述4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经验,对解决中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作用。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德国生态农业园区:生态化、产业化

德国生态农业发展在欧盟独树一帜,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也是围绕生态农业展开的,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推进农业园区的产业化。当前,牛奶、猪肉、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上实现了生态化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也是在这些主要农产品种植、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产业化与规模化。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在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生态化与产业化一直是其主题。具体而言,首先以市场为导向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农业贸易政策,对于生态化农业建设,形成了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合力。

其次,在形成农产品现代化生产体系之后,进一步推进生产体系的专业化、自动化、标准化,形成了一套特色的生态产业化发展链。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第三,在生产链的基础上,再构建强大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实现种植、饲养、加工、流通、贸易等环节的一条龙,注重农工商的一体化发展,将营销及开拓市场视为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基本动力,尤其是注重海外市场的扩大。

第四,构建标准化的农产品技术体系,尽量不使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施用有机肥料,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勃兰登堡的喀什特农业园区里,一个占地3000多hm2的农业园区,只有4名员工,全程是自动化生产加工,在整个过程中做到了生态化、循环化,如牛粪及相关废料还可以继续利用,将这些废料加工后进行发电,除了自用,还可以将余电售给国家电网公司。

荷兰设施农业园区:集约化、标准化

荷兰是西欧一个面积仅为4.15万km2(其中陆地面积为3.50万km2),人口仅为1600万的小国。就这样一个耕地面积和农业人口少的国家,却创造了全球9%-10%的农业产值,其马铃薯、蛋类、啤酒、奶酪及番茄等农产品净出口量占据世界第-位,尤其是马铃薯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60%以上。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荷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农业成就,与其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水平密不可分。具体而言,首先,无土栽培技术发达。荷兰的设施农业园区90%以上采取的是无土栽培,普遍采用岩棉作为栽培基质。岩棉中并不含有任何营养成分,便于管理人员在作物不同生长周期调整营养配方,最大限度地为作物生长提供合适的水分与养分。

其次,循环灌溉技术先进。用岩棉作为培养基质,一般需要采取过量灌溉的方式,从而保证基质中养分稳定。岩棉中的栽培营养液回流量一般保持在40%左右。为了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荷兰设施农业园区一般采取封闭式的灌溉系统,栽培营养液经过消毒后再次回收利用,其水分和养分的循环率达90%以上。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第三,作物供水精准化。荷兰设施农业园区采取精准化的供水控制系统,按照作物的生长周期调整供水量,并且可以在1天时间内按照太阳辐射情况及时调整供水量,既能够保证作物生长的需要,又能够避免过度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

第四,雨水收集系统发达。荷兰的年降水量通常在800mm左右,且降水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分布相对均匀。为了能够充分利用雨水,荷兰的设施农业园区普遍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其雨水灌溉占供水灌溉量的50%。

美国科技农业园区:科技化、规模化

美国科技农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具体而言,首先,坚持家庭农场的主体经营模式。家庭农场制一直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农业园区也是通过家庭农场制来经营的,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实施农业园区的科技化与规模化,使一个面积为180 hm2的农业园区,只需要2人就可以进行生产、管理和经营。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其次,农业园区中产业高度融合化。美国农业园区的建设、经营、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既包括与气象、地理、生物等相关的综合知识,又包括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金融服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是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体。

第三,农业园区专业化程度高且布局合理。园区在产业上进行了分工,避免了同质化的竞争,同时在生产环节上,例如在生产、加工、流通、贸易等环节也进行了细致化的分工,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效率。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第五,农业园区重视农业教育功能的发挥。美国的农业教育颇有特色,其农业教育的主导力量是集中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强调农业技术的运用,并重视学员实践能力的养成。如以农业教育著称的康佘尔大学,自身建立了闻名世界的康佘尔农业与食品科技园,通过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发挥其日后在农业园区建设、经营中的作用。

日本休闲农业园区:体验性、示范性

日本人多地少,其农业发展一直是小农生产方式,实施的是差别化、精耕化的农业发展战略。在这样的国情下,日本休闲农业园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休闲农业园区主要是由政府举办,以假日农场为主体。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日本的假日农场大部分位于城乡结合部,在功能上注重城乡互补,按照普通公园的管理模式来实施经营,将农业生产、农业消费与农业旅游综合起来,发挥综合农业的示范效应。在日本享有盛名的富田农场、札幌观光农场、宏前苹果园区等现代化的休闲农业园区,每年能够接待来自全球300万人次的游客。

因日本农业有很大部分是由兼业农户耕作,农业园区的经营理念及管理力一法等也体现了农业教育与农业研修的功能,将农业生产、加工、研修实习及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具备生产、实践、旅游等多项功能,体现了农业的多功能特色。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除了一些专业化的农业园区之外,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园区在日本也发展很快,尤其是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周边,集粮食生产、渔业养殖、果蔬种植为一体的有机农业综合园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些园区一般面积较大,综合性强,是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标志。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发达国家农业园区的发展经验值得中国农业园区建设者学习与借鉴,但中国有着自身的国情,农业园区发展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要注重中国的实际情况。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政府宏观政策及资金的支持,政府支持作为一种公共产品,除了要做好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及核心辐射作用,带动农业园区的社会化发展,形成政府为主,企业、社会组织、农民共同参与的投资格局。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推动农业园区的科技创新及产学研机制的有效衔接

从上述4国的经验看,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农业园区在科技创新中,应该注重两个问题,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着眼于园区的长远发展,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应该面向园区的产业需求。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注重农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辐射能力的提升

从上述4国农业园区的发展经验看,现代农业园区的竞争己经不是单独的企业、农民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企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发达国家农业园区内的农业企业己经开展了较好的上下游合作,关联企业也形成了产业集群,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德国、荷兰、美国及日本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

推动农业园区的综合性及多功能性发展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并不是单一生产功能,在生产功能的基础上,还应该发挥其多种功能,尤其要注重在强化技术示范与辐射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及农业教育。此外,还应该因地制宜地发挥农业园区的观光、娱乐、休闲及科普等作用,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提升园区农作物及其加工品的附加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