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是新时期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城乡结构仍处于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阶层和阶级分化可能呈继续扩大趋势。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16,这个数值在当时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198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38,199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3,突破了国际警戒线0.40的标准,也超过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基尼系数。199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进一步上升到0.45。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5。现代化国家的标志之一,就是农民不再是穷人。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城乡二元结构彻底破除,城乡差距、农村内部差距缩小,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良性互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