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mmHg,要不要吃降壓藥?吃與不吃的差別有多大?

體檢血壓142/90mmHg,要不要吃降壓藥?吃與不吃的差別有多大?

人到中年,體檢中遇到類似情況的不在少數。那麼,遇到這樣的事該怎麼辦呢?

首先,高血壓的發生與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不良習慣密切相關,比如吃的太鹹、過於油膩、吸菸、過量飲酒、缺乏運動等等,這些不良因素最終是通過損害血管,比如造成動脈硬化而導致血壓升高的。而一旦血管發生損害即是不可逆的,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大,血管本身就會發生動脈硬化,共同形成了發生高血壓的病理基礎。

這也就是說,此時即使是改變了不良的生活習慣,能做到的只是減少、減輕這些不良因素對血管的進一步損害,減慢動脈硬化發生的進程,並不能消除已經發生的動脈硬化。臨床研究表明,人的正常血壓應小於120/80mmHg,超過這個值即便沒有達到140/90mmHg的診斷標準,在其它危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將促進動脈硬化的發生。

體檢血壓142/90mmHg,要不要吃降壓藥?吃與不吃的差別有多大?

美國在2017年更新了他們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從140/90mmHg降到了130/80mmHg,使美國人的高血壓患者瞬間增加了46%,雖然他們的這個標準並不適用於我國,但也說明及時控制血壓的重要性。

所以,人到中年發現血壓增高,即便剛剛處於臨界高血壓,也不應牴觸服用降壓藥,特別是存在以下情況時,及早服用降壓藥將有更大的獲益。

  • 男性大於55歲;女性大於65歲

  • 空腹血糖在6.1--6.9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7.8-11.0mmol/L或更高

  • 血脂總膽固醇大於等於5.7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大於等於3.3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小於1.0mmol/L

  • 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cm;女性腰圍大於85cm

  • 彩超檢查存在頸動脈斑塊

  • 吸菸及酗酒者


  • 一級親屬中心血管病發生年齡男性小於55歲或女性小於65歲

體檢血壓142/90mmHg,要不要吃降壓藥?吃與不吃的差別有多大?

此外,還有很多人認為只有高血壓嚴重了才需要服用降壓藥,事實上及早將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將極大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這比只關注血壓的高低更為重要。而目前使用的降壓藥多為長效降壓藥,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安全性有可靠的保障,且與沒有及時服用者相比:


  • 心肌梗死發病風險將降低15%-30%

  • 腦溢血、腦梗塞發生風險將降低50%

孰輕孰重,相信不僅是劉先生,和劉先生存在同樣問題的人們都會做出明智的選擇了,您說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