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執紀監督 護航脫貧攻堅 海西州紀委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綜述

青海新聞網訊 “都蘭縣香加鄉科爾村原村委會主任尕藏虛報冒領獎勵性住房補助款問題。尕藏任村委會主任期間,虛報冒領獎勵性住房補助款,經都蘭縣紀委批准,香加鄉黨委給予尕藏開除黨籍處分,同時收繳其虛報冒領的獎勵性住房補助款……”

這是州紀委在2016年至2017年期間查處的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中的一起。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海西州作為全省率先脫貧的領先者,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一場輸不起的“政治仗”“民心仗”來打,自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以來,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把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精準執紀助力精準扶貧。

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三年來,針對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堅持零容忍的態度,緊盯精準扶貧項目實施、低保評定、土地草場流轉、“三資”管理等領域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行為嚴懲不貸、絕不姑息。深入開展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對侵佔挪用、虛報冒領、吃拿卡要等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堅決予以查處並加大通報曝光力度,持續形成有力震懾。圍繞扶貧、惠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土地徵收等領域加大對“蠅貪蟻腐”的懲治力度。著力整治和查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以及低保、救災救濟、危房改造、易地搬遷、涉農補貼項目資金申報審批、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時刻保持扶貧領域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比如,查處格爾木市西城區河灘社區原主任張英喜出具虛假證明和截留私分特困下崗失業人員慰問金問題,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可。截至目前,全州紀檢監察機關排查扶貧領域問題線索149條,立案20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3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4人。

強化責任精準監督

開展全面起底農村牧區基層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專項工作,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本地區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問題、徵地拆遷和工程建設、農村“三資”管理、扶貧項目落實、涉農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以及執法、監管、公共服務等窗口行業違紀問題線索深入排查,共排查到虛報冒領民政慰問金,貪汙挪用村級資金,騙取項目補償款、徵地補償款,截留土地承包費,違規銷售複合肥等各類問題線索302件,均按規定程序全部作出了處置。

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並非“一家之責”。為推動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落到實處,州紀委會同檢察、財政、審計、扶貧等單位在全地區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專項檢查,重點突出扶貧領域政策措施落實、項目管理及幹部履責等情況,共檢查發現5個方面的18個問題,通過工作銜接,形成快速有效突破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的工作合力,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成效得到進一步提升。

2017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受理扶貧領域信訪舉報52件,初核42件,函詢2件,立案11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5人,初核發現違法問題線索移交檢察機關1件。加大通報曝光力度,強化警示震懾,州紀委通報曝光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7起,其中扶貧領域問題6起12人。

以案明紀以案釋紀

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採取明察暗訪、隨機抽查等方式,深入到村社和農牧民家中,直接聽取貧困戶和邊緣戶反映問題。州紀委主要負責同志帶隊深入市縣、鄉鎮和村社,就扶貧領域有關問題深入走訪,發現相關地區普遍存在違規安排林業管護員的問題可能會影響到下一步脫貧驗收滿意度,責令州扶貧開發局迅速糾正。在查辦典型案件的同時,州紀委注重舉一反三,以案釋紀,定期通報典型案例,著力達到“查處一個,教育一片”的效果。

“烏蘭縣茶卡鎮扎布寺村原村委會主任納木特、原黨支部書記王建存非法佔有村集體資金問題。納木特、王建存在分別擔任扎布寺村村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有村集體草場補償款及網圍欄修建款共計48985元,各分得24000元,剩餘985元各購置西服一套。烏蘭縣紀委給予納木特、王建存開除黨籍處分。”州紀委敢於亮劍、敢於碰硬,對違紀違規問題線索嚴查不待,嚴肅問責,對這起事件及時通報曝光,不僅向社會傳遞了紀委嚴懲扶貧領域違紀違法行為的強烈信號,同時也切實發揮了警示震懾作用。

通過開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紀、以案釋紀,促進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引導廣大幹部進一步增強勤廉意識,築牢拒腐防線,不斷樹立起全州扶貧開發良好社會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