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山藥能治糖尿病,糖尿病人能吃嗎?

急診內科張醫生

山藥(棍),又稱山芋,很多糖尿病人認為它含有大量的澱粉而不敢食用,其實並非如此,我們可以看一下這幾個數據,山藥(棍)每百克熱量為57大卡,含碳水化合物11.6克,而每百克饅頭的熱量為221大卡,也就是說2兩饅頭的熱量相當於8兩的山藥(棍),人們在攝取同等程度的熱量時,山藥比饅頭更能增加飽腹感,所以說山藥是可以在餐桌上替代一部分主食的。另外,山藥對糖尿病人來說並不僅僅是食物,更是治病的良藥!



山藥之中含有一種黏液,這可是個好東西,山藥黏液的主要成分是甘露聚糖和黏蛋白。甘露聚糖是一種能溶解於水的半纖維素,可吸水膨脹80~100倍,吃了以後在胃中體積變大,也是山藥容易產生飽腹感的原因之一;此外,甘露聚糖還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幫助改善糖代謝;粘液中的另一種成分黏蛋白可以降低血液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質沉積,有利於防止動脈硬化,對糖尿病併發症有著良好的抵禦作用!


所以說,糖尿病人是可以吃山藥的,但卻要注意食用方式,最好是蒸煮過後自然涼溫再吃,而不是做成粥或泥!

注:糖尿病人不應當對進食存在恐懼感,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依賴於此,沒有足夠的營養和能量,我們又哪來的能力對抗疾病呢?所以,糖尿病患者應當改變自己的某些觀點,只要我們充分了解這些食物,合理配置三餐,糖尿病根本不可怕,我們要做的是合理膳食,而不是絕食!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請指正!


急診內科張醫生

山藥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還有硒、磷、鎂等多種礦物質。山藥中的黏液蛋白,能減緩糖類的消化吸收,避免餐後血糖快速上升。越是粘稠的山藥,其含有黏液蛋白就越多,對控糖越有益。此外,山藥中的營養成分還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山藥的熱量較低,升糖指數為51,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尤其是放在五穀、紅薯、土豆這樣的澱粉食物中來看,是比較低的。糖友們吃山藥可以炒菜來吃,也可以當做主食來吃,不過炒菜來吃的時候,要適當的少吃兩口飯,這樣才能保證血糖平穩。

山藥適合和木耳一起炒肉片,也可以燉排骨,還可以跟薏米一起煮粥,能夠營養互補,相得益彰。不過營養保留最全面的做法,就是將山藥蒸熟了作為主食來吃哦!


糖人健康網

山藥又被稱為淮山,營養和藥用價值都比較高,是一種藥食兩用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少量維生素,熱量和脂肪含量較低,是一種既可當成蔬菜又可充當主食的食物。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山藥具有增強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抗腫瘤等多種生物活性。山藥所含的黏蛋白能防止脂肪沉積,防止動脈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山藥主要功效成分山藥多糖還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改善受損壞的胰島β細胞功能、增加胰島素分泌及清除過多的自由基等有關。所以,不管是健康人還是糖尿病患者經常吃山藥對身體有益。

山藥含有豐富的澱粉,因此,可以用山藥來替代一部分主食。為了防止血糖升高,當吃山藥的時候,要減少相應的主食量,可按照食品交換份的原則,一般250-300克的鮮山藥所含熱量與50克大米或麵粉基本相當。

當用大米或麵粉做主食的時候,一般烹調過程中不用放油,但是山藥在烹調過程中由於烹調方法不同,可能會放入一定量的油、鹽、糖等,在飲食中要考慮這些可引起血糖、血脂升高的因素,所以山藥的烹調方法最好以蒸、煮、烤為主。例如每次吃100克左右的蒸山藥,每天2次。

不過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山藥。山藥有收澀的作用,便秘者不宜多食。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吃山藥,完全不用擔心血糖水平的上升。山藥儘管含有很多澱粉,與其他澱粉類食物相比,山藥這種特殊的澱粉在人體內轉化成的糖類只能被緩慢的吸收,所以山藥提高血糖水平的速度是很慢的,可作為一個較低的血糖指數健康食品。


鐵桿懷山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