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麻将文化”,了解其玩法与规则,带您走进东方文化宝库

关于麻将牌名称的由来,有人认为是从马吊牌又中派生出一种叫“纸牌”的戏娱用具。具体来源已无从考证。也有人认为可能由发音讹变而来。吴人音“鸟”,马吊牌就成了马鸟牌,麻鸟牌成了麻雀牌,再变成了麻将牌。

麻将,起源于中国,由中国古人发明的博弈游戏,娱乐用具,一般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每副136张。四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

解读“麻将文化”,了解其玩法与规则,带您走进东方文化宝库

中华传统文化中认为宇宙形态是天圆地方,所以麻将的东、西、南、北、中和天(发)、地(白皮)共同构成了一个真正的天圆。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麻将正包含这中国人价值观念中的现实功利特色。

中国麻将中的筒是铜钱;条也是索,索在古代穿铜钱的线;而万铜钱的数量,我们希望钱不是百,这样太少了,也不是千而是万,正表达国人对财富的最大渴望。

东风、西风、南风、北风,代表着四方,出门打拼的游子们远走四方,不正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么?

解读“麻将文化”,了解其玩法与规则,带您走进东方文化宝库

中、发、白也寄托着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

“发”当然是发财,“中”就中状元,就是考试及第,希望孩子能高考个好学校,也希望亲朋能如古人一样中举人,仕途得到升迁,对将来的美好愿望。

“白”,代表着清白,在当官发财的时候要清清白白,这样才能把日子过得非常幸福和安稳。

加上“吃”和“碰”,也许对别人没有价值的牌,对自己却是很有用的。中国人更注重整体,强调我们是团体中的一员,从不搞个人英雄主义。

所以,我们中国老百姓,过年休闲的时候,当然喜欢打麻将了,里面包含着我们对将来新的一年希望。

麻将并不会以牌面的大小为实力,而是讲究在群体的中价值,只有和别的牌配合了,才能发挥作用,一张牌的实力作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只要合用,绝无大小之分。

解读“麻将文化”,了解其玩法与规则,带您走进东方文化宝库

顾炎武《日知录》中说:“万历之末,太平无事,士大夫无所用心,间有相从赌博者,至天启中,始行马吊之戏。”徐珂《清稗类钞》:“麻雀,马吊之音转也。吴人呼禽类如刁,去音读。”

杜亚泉《博史》称,“相传麻将牌先流行于闽粤濒海各地及海舶间,清光绪初年由宁波江厦延及津沪商埠。”也就是说,麻将是清末年间经过宁波,然后推广到全国的。

麻将不仅具有独特的游戏特点,而且具有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运动,魅力及内涵丰富、底蕴悠长的东方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想知道更多文化、风俗、轶事、传统经典,请关注「珣玗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