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馬爾康」嘉絨藏族,不一樣的風景

「印象·馬爾康」嘉絨藏族,不一樣的風景

很多時候我們好像已經忘了生活原來的模樣

很久沒有開懷大笑

沒有那種屬於自己內心真正的自由

在一個環境呆久了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

總想讓自己放鬆下來

找一個地方放空自己

去一個陌生的環境讓自己慢一點

讓一切的新鮮來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味調劑

「印象·馬爾康」嘉絨藏族,不一樣的風景

300多公里,近7小時的車程,看似疲憊的路途,卻在踏上馬爾康這片土地時,覺得一切都不那麼重要了。因為只是很隨意地抬抬頭,就是我們平時極少看見的湛藍天空和那白白的雲朵。瞧,似乎還能看見雲朵在輕輕飄動……

馬爾康

藏語意為“火苗旺盛的地方”,位於四川省阿壩州,群山連綿,溝谷險峻,北臨紅原大草原,南接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印象·馬爾康」嘉絨藏族,不一樣的風景

劉進攝

馬爾康,也是個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地方,大多數人在這裡停留都只因他是一個很好的中轉站,很少有人停下來欣賞它的美。而這一次,有機會能在這裡呆上幾天,給了我認識馬爾康的機會,讓我重視起這一路的沿途風景。

嘉 | 絨 | 文 | 化

「印象·馬爾康」嘉絨藏族,不一樣的風景

川西高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首府馬爾康是嘉絨藏族的發祥地,文化旅遊資源富集,別緻的藏寨民居和歷史悠久的碉樓、規模宏大的寺廟、幽雅神奇的卓克基土司官寨……

在離馬爾康縣城8公里,梭磨河畔,一個“西索民居”吸引了我。獨具嘉絨藏族文化,保持了嘉絨先民"壘石為室"的傳統建築風格,寨子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遠目望去猶如一座壁壘森嚴的古堡。

「印象·馬爾康」嘉絨藏族,不一樣的風景

一旁的轉經橋,偶有藏族阿媽來用手搖轉經筒。藏傳佛教認為,唸誦六字真言越多,表示對佛越虔誠,由此可得脫離輪迴之苦。而經筒內就轉悠“六字大明咒”經卷,每轉動一次經筒就等於唸誦經文一遍。

「印象·馬爾康」嘉絨藏族,不一樣的風景

而隨處可見的經幡點綴在錯落有致的西索民居間,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風一吹,在大地與蒼穹之間飄蕩搖曳,在藍天白雲下,顯得格外耀眼。

這,是屬於他們的信仰。

藏 | 族 | 民 | 俗

「印象·馬爾康」嘉絨藏族,不一樣的風景

在拾階走近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卓克基土司官寨時,高海拔的稀薄空氣,讓我氣喘吁吁,站在一旁休息。坐在臺階上的一位阿叔熱情地跟我打著招呼:“扎西德勒!”我喘著大氣回了阿叔“扎西德勒!”阿叔面帶微笑和我聊著天,在得知我是從崇州來的,更是高興地說了一句:“一家人,我們是一家人啊!”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是足以讓我感動。也就是這一句話,足以從阿叔的口中得到崇州對口幫扶馬爾康所有努力的肯定。這一刻,我也感到很自豪。

「印象·馬爾康」嘉絨藏族,不一樣的風景

走進卓克基土司官寨,這個仿漢式的四合院,分別由圍牆、高碉、照壁、官寨主體建築構成,融入了藏漢民族精湛的建築精華,被美國著名作家索爾茲伯裡讚譽為“東方建築史上的一顆明珠”。

靜靜地走在這個官寨裡,仔細欣賞著這一間一間展室,土司的生活似乎展現在眼前,將嘉絨藏族民俗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印象·馬爾康」嘉絨藏族,不一樣的風景

馮剛攝

走出官寨,再一抬頭,盡收眼裡的又是藍天白雲,心裡有說不出的舒坦。

生活,就該如此,慢一點……

轉自:今日崇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