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一場視覺的饕鬄盛宴邂逅新都橋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離開埡口,回首剛才翻越的折多山,那奇高的山路,真個是“折多”!不僅山高路險,還七曲八彎。越過折多山,一俟進入新都橋,撲面迎來是夾於兩山之間,一馬平川的高原草甸。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折多山——新都橋鎮之間的地段,風景很是非常壯觀。318國道從極高原這一狹長的山坳裡直直地穿過,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只見山巒起伏中的無垠草原,藍天、白雲、草地、牧場、犛牛,還有遠處的雪山,豔麗的經幡迎風起舞,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一個個濃烈的藏寨民居,拖著長長的漂亮光影散佈在山谷田野,縷縷青色炊煙包裹著,恍若神界;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車窗外不時閃過的彎彎小溪蜿蜒流淌,從碧綠色高山草甸上,唱著淙淙叮叮的藏調;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溪旁一群群的犛牛山羊,安然寧靜,或飲水,或吃草;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地處高原,陽光通透,近極天宇的神奇的光線,一路挺拔白楊夾道,在微風中直楞楞地照射出這些赤橙黃綠葉面,從逆光中炫耀出特有的貴金屬那種讓人心顫光澤,又襯在湛藍的天空背景中。簡直讓人神迷!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佈在公路兩旁,或落在綠色的山坡之上,其中許多是旅客們可以投宿的客棧。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這些藏式民居極具特點,就地用原木籬笆圍起的大院,寨門木欄,原始的連樹皮也不去。房屋朝陽而居,大都為二層建築,外牆用石塊壘建,大門和每面牆上開著的窗戶,都用紅、黑、白等濃豔色彩描繪吉祥圖案,有像徵人丁興旺的圖騰,有祈願五穀豐登的日月……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這一切構成了一幅幅藏族特有的田園牧歌式圖畫。這裡是似有佛與人情景的交流。這沿路的風景就是被人們稱為“攝影家的天堂”的新都橋風光,在這裡可以盡情領略攝影天堂的魅力。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中午時分到達新都橋鎮(海拔3500米),沒有什麼可以參觀的地方,小鎮的街道就50多米長,街道的兩邊全是賣日用品和服裝的店鋪。除此以外,其它的店面都是經營餐飲和住宿的。

因為行程安排沒有在新都橋住下來,就在這裡解決中飯,由於藏餐不習慣,所以在一家麵館解決溫飽,等待之際,我一個人信馬由韁,在小鎮裡溜達一番,遇見不少騎行川藏線的勇士在這裡休整,打過招呼,祝他們行程順風,小鎮上人不多,街上不時有藏民騎著摩托車,開著震天的音響,飛速而過。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回到麵館,店裡來了兩個藏族小姑娘,微黑的臉上有兩塊高原紅,她們看到我來了,趕快給我端來的麵條,我邊吃便邊與她們聊天,問起當地上學的事,知道她們是小學3年級,只有三門課藏文、語文、數學,課也不多。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我吃完了面,她們趕快幫我把碗送到廚房去,然後她們還是圍著我談天,看到她們渴望瞭解外部世界的眼神,心裡就萌生一個要為她們做點什麼的想法,於是我就給拿出一些錢讓她們去買些吃的什麼的,但是她們堅決不要,和我以前在網上看到的對川藏線少數藏族小孩描述的不一樣。因此我就讓她們帶著我去商店,給她們買了一些文具,並告訴她們明年我還會來看她們(因為當時計劃來年自駕川藏線還會經過新都橋),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去內地讀書、工作,我們會提供幫助,當時急急忙忙沒有留下她們的聯繫方法,到現在我還挺耿耿於懷的。

車開動了,她們還是緊緊的跟著,一直跟在車邊,直到車到鎮口,還看到她們在揮手,不知道她們現在還好嗎?今年因各種原因沒去川藏線。只有來年吧!不知道她們情況如何,真的是失之交臂,或許就是一生了!祝她們成長快樂!

(未完待續)

創作於:2019年5月10日

川西大環線紀行(9)---康巴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