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引发连锁危机,欧盟为自救而对华做出一个重大让步?

惨遭股债汇三杀的意大利局势动荡,在7天内诞生了2个新首脑。5月28日,意大利总统任命经济学家科塔雷利组建过渡内阁,而民粹势力则发起抗争,“脱欧派”也趁机发难。探客分析,德法英意这4个国家是西方七国集团成员,也是驱动欧盟的四个轮子。如果说欧盟原来是汽车,那么在英国坚决“脱欧”之后就变成了三轮车,如果意大利也推出,则变成自行车。德法双核虽然能够勉力维持,但欧盟的人心肯定也散了。

意大利引发连锁危机,欧盟为自救而对华做出一个重大让步?

欧债危机和经济改革迟迟不能见效,已经令意大利陷入焦灼与不安,脱欧的声音抬头,很多民众在2018年3月纷纷把票投给2个反对欧盟的派别,希望能够借助这种方式表达对欧盟的不满,获得更多的照顾。欧盟在失去英国后,无法承受意大利摆脱欧元所造成的冲击。

为了挽留意大利,欧盟在危急时刻采取了简单粗暴的自救措施。欧盟执委会5月29日决定“劫贫济富”,将原计划投放给东欧国家的资金挪用,解决意大利等南欧国家所面临的燃眉之急。在一份“7年预算计划”里,欧盟计划拨出近3800亿欧元给“凝聚行动”充值,缩小欧盟内部的贫富差距。问题是,分配资金的原则出现改动,原先的标准是以经济产出为核心,东欧国家无疑将获得更多资金,改动后的标准加入了失业率和难民因素,天平开始向意大利等南欧国家倾斜。

这就产生一种荒谬的现象:GDP总量近19000亿美元、人均收入超过30000美元的意大利,反而比拮据的东欧国家受到更多的照顾,因为其失业率在10%以上,且容纳了大量难民。波兰的GDP只有意大利的四分之一,人均收入不到意大利的50%,从“凝聚行动”里获得的收益从821亿欧元降低到727亿欧元,整整少了94亿欧元(约合109亿美元、700亿人民币),这些钱很显然都补贴到更加富有的国家身上。说白了,欧盟实际上搞的还是“按闹分配”,但已经引发了连锁危机。

意大利引发连锁危机,欧盟为自救而对华做出一个重大让步?

曾经狙击英镑的索罗斯看衰欧盟的前景。他认为欧盟从2008年以来就没有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紧缩措施导致欧元危机,令欧盟内部分化为债权国和债务国,这导致欧盟处于分裂的边缘,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美国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危机。特朗普不顾德法英3个国家的劝告,撕毁了伊核协议,还拒绝永久豁免欧盟的钢铝关税,中东的战事又持续催生难民潮,美国的3个行动令欧盟腹背受敌,雪上加霜。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外部力量愿意拉欧盟一把,欧盟无力满足中东欧一些国家的诉求,新兴大国可以提供帮助。关键在于欧盟能否做出正确选择。英法德此前都拒绝公开支持“带路倡议”,这就令欧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就在2018年2月,欧盟的一个机构还对一个耗资近29亿美元的高铁项目展开调查,因为欧盟内部认为贝尔格莱德到布达佩斯之间350公里的高铁项目违反了相关法律。匈牙利是欧盟成员,欧盟以此作为干涉和刁难的理由。作为“带路倡议”的重点工程,这条高铁不仅能够将2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行程缩短5个小时,还是连通“陆海快线”的关键环节。事实上,欧盟更担心的是,这条高铁或许以新兴大国的标准修建,延伸到欧洲的心脏地带,将产生一个重要后果:此后连通这条高铁的线路也不得不采取同样的标准。长期以来,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对新兴大国采取了轻视态度,如今却发现这些超级工程已经修到了家门口。

好在德国人率先清醒过来。默克尔在不久前肯定了“中东欧16+1平台”的有益作用,中东欧16个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还可以缩小欧盟内部的经济差距,巩固欧盟一体化进程,是欧盟内部建设的一个重要补充。这实际上是一个重大让步。“带路倡议”获得继续西进的通行证。

意大利引发连锁危机,欧盟为自救而对华做出一个重大让步?

从2012年开始设立的“16+1合作机制”已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为一个经贸合作平台,本来不涉及地缘因素,但欧洲一些国家和政客总是愿意跟随美国当傀儡,甚至产生了“分化欧洲”、“影响欧洲内部事务”等噪音。如今,自顾不暇的欧洲人开始学会谦卑,既然不能满足中东欧国家的需求,还不如让有实力的国家来帮助其发展,否则欧盟内部的危机会越来越严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结果。当新兴大国的体量超过一些发达地区和国家,它们能做的就只能是将俯视变成仰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