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

1930年陰曆2月17日,國民黨一架雙翼“柯塞”式軍用飛機從武漢飛往開封執行通信任務,返航途中,因汽油燃盡迫降在宣化店西南部陳家河河灘上。這裡是赤白交界的地方,駕駛員不斷地從空中揮舞手帕,示意著什麼。

飛機低空飛行時發出轟鳴聲,驚動了附近山區群眾。在頭頂上放著警戒的赤衛隊員首先吹起了號角,一大隊扛著紅纓槍和大刀的赤衛隊員,立即奔赴停著飛機的地方。羅山縣第一區第十鄉赤衛隊大隊長陳國清,在派人向上級報告的同時,立即帶領赤衛隊員衝向飛機降落地點,將飛機包圍了起來。

中共鄂豫皖特委和特區工農民主政府得到繳獲一架飛機並生俘駕駛員的報告後,指示羅山縣委和駐在羅山弦西區(此時也稱羅四區)紅軍要全力保護好飛機,並設法把它運回到根據地中心隱藏起來。

當時,國民黨軍隊對根據地進攻時曾使用飛機狂轟濫炸,給紅軍和群眾造成一些損失。聽到紅軍也弄了架飛機,根據地無不歡欣鼓舞,從四面八方聚集到河灘看看飛機是啥模樣。聽說這駕飛機要運到某處被我使用之時,又有點犯愁,這麼大的“傢伙”運到哪裡安全,總不能弄個稀巴爛,成了一大堆廢鐵,要它幹什麼……只見有人說:“先把飛機拆散,機身可通過河道託運,前段時間,嶽維峻進佔宣化店時,我們跑反到卡房躲藏隱蔽,未損傷個毫毛,我看是那裡最安全。”

羅山地區及縣委採納群眾意見,隨即組織兩地群眾2000多人民工運輸隊。3月19日,紅軍、赤衛隊員拆下機翼,所有能挑、抬的零部件由民工運輸隊肩挑背扛,機身與翅膀由幾根繩索套牢,順竹竿河而上至胡河拉到卡房林灣隱蔽起來。當地組織從群眾中挑選身強力壯的人組成搬運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龐大機身在水面上藉助水面浮力用纖繩拉拽,後面有人推,機身兩側有人扶助,喊著勞動號子,一步步的向前挪動。幾十裡的路程,動用民工1000多人,用了半個月時間,把飛機機身完好無損地搬到林灣。

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

當時的林灣是一個僅有四戶人家的小村莊,四周群山環抱,樹高林密,赤衛隊員將飛機巧妙地隱蔽在兩棟房子之間,上面搭了棚頂,前後用柴草掩蓋,無論在空中還是地面均不易被發現。期間,國民黨政府多次派特務潛入蘇區,四處偵查尋找,終未查獲飛機蹤跡。

1931年春,在莫斯科航空學校學習過的錢鈞同志被分配到鄂豫皖根據地工作,經過紅軍領導和錢鈞的耐心工作,駕駛員龍文光決定留下來為紅軍服務。二人隨即來到林灣主持對飛機組裝活動,對缺損零部件,請來當地銀匠,鐵匠等手藝人現場製作,召集附近群眾在林灣前一塊稻田修建了一個飛機場。一塊兒高低不平的田畈,經過填土平整後,成為一個面積30畝的場地。

為了表達對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的敬意,特區工農民主政府命名這架飛機為“列寧號”。在錢鈞、龍文光和紅軍中幾個懂機械的同志努力下,飛機在場地又重新組裝起來,塗上了灰色油漆,機身上“列寧”兩個紅色大字和機翼上的兩顆紅心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就這樣在戰火紛飛的根據地誕生了。

“列寧號”在林灣機場進行三次試飛,試飛成功後,經過郭家河又運到箭河任家畈進行維修和組裝。不久“列寧號”又從任家畈運到新集機場。“列寧號”飛機曾被運往武漢,轟炸黃安,創造了配合紅四方面軍首戰大捷的光榮戰績。

“列寧號”飛機在中國革命歷史和中國工農紅軍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也是卡房地區軍民對人民空軍建設的一項重大貢獻。

來自:美麗卡房

河南 新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