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王留江:“不識秤花,難以當家” 錙銖必較60年


“不識秤花,難以當家”。木杆秤在我國已有3000年的歷史,。在電子化之前,一直是一直是官府、商販和農家必備的物品。在洛陽市皂角樹村,作者尋訪到了目前近乎絕跡的製作木杆秤手藝人——王留江老人。圖文/李學立(經攝影師授權,請轉發勿轉載)

今年78歲的王師傅,十幾歲時便跟著哥哥學會了製作木杆秤。據其介紹,製作木杆秤的工匠們不僅要有木匠、鐵匠技術,還要有物理學、數學、化學、美學等知識,最重要的還要有好德性,做公平秤,不做虧心秤,所以號稱“百工之首”。圖文/李學立

木杆秤製作過程極其繁瑣,刮秤桿、安裝、校秤、標刻度、鑽秤眼、補秤星、上色、拋光等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須精工細作、精益求精、不差分毫,否則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會影響到秤的準確性。圖文/李學立

木杆秤按秤桿長短及秤錘大小分大、中、小等多種型號,按用途又分為鉤秤和盤秤。他製作的最大號桿秤可稱重250公斤,最小號桿秤—戥子秤只能稱0.25公斤,用於中藥房抓配中藥。圖文/李學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洛陽制秤業十分火爆,僅市區就有20多家門市部,他加工的木杆秤曾銷往全國地。但近年來由於磅秤特別是電子秤的普及,木杆秤使用量急劇下降,他的生意也一落千丈,王師傅看著積壓的秤發愁。圖文/李學立

同行們紛紛改做其它生意,孩子們也多次勸他回家頤養天年。但王師傅還在孤獨地堅守著,儘管常常多天沒有一筆生意。圖為王師傅和他的釘秤工具。圖文/李學立

“稱心如意”一直是百姓對新生活的美好期盼。或許從生產、使用角度,這一傳統的手工技藝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但一杆木杆秤,千年文明史,它伴隨著中華先民們告別結繩記事、以貨易貨而一路走過3000年。圖文/李學立

不管生意好壞,王師傅每天都會準時到他的小店去。一杆秤塑造了我們的文化生活,體現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把它保護並傳承下去已遠超技藝本身的意義。圖文/李學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