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崔金鶴:滄州東光謝家壩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崔金鶴:滄州東光謝家壩

在河北滄州的東光連鎮運河五街、六街交界處,有一座“糯米大壩”坐落在南運河東岸,遠遠望去,就像一輪彎月橫臥其上。

這段長218米、厚3.6米、高5米、總面積達1175平方米的堤壩名叫謝家壩,謝家壩人稱“糯米大壩”,採用了糯米漿拌灰土這一中國建築中古老的工藝。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座用糯米做的大壩竟然從清末民初就默默守護古運河到現在。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滄州東光謝家壩成為列入名錄的58個遺產點之一。

謝家壩建於清末民初,關於這段堤壩名字的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南運河河北段多彎道,致使險工險段眾多,連鎮段便是其一,歷史上洪水在此處多次決口。清朝末年,當地一名謝姓鄉紳捐資,從南方購進萬餘斤糯米,組織人力用糯米熬粥,然後把糯米過濾出去,剩餘的糯米漿粘性很大,再用糯米漿與白灰、黃土按相應比例混合築堤,從那以後,再無決堤。為了紀念這位鄉紳的義舉,連鎮這一段大壩被命名為“謝家壩”。

“糯米漿拌灰土”是中國建築中一項古老而智慧的工藝。糯米漿粘性很大,用糯米漿與白灰、黃土按一定比例混合砌成的建築堅固無比。糯米做的大壩究竟有多堅固呢?有一個小故事足以說明:2012年,當地政府曾對謝家壩依照“修舊如舊、不變功能,不改原狀”的原則,完全按照原有工藝和材料進行過修繕,用糯米熬煮成漿,提取當地土質,摻入石灰混合修築。施工人員還準備了數以千計的用防腐劑和特殊膠水浸泡過的木楔。修繕時,需要在壩體上釘木楔,以保證新舊壩體能更好地黏合成一體。然而,工人用鐵錘根本沒法把尖釘敲進去,不得已改用電鑽打眼兒後,也是費了半天勁兒才能鑽一個眼兒,拔出電鑽更是費力氣,用了電鑽才總算能保證了楔木楔工序的完成。最後,一共用了約2萬斤糯米,才終於完成了對謝家壩的修葺工程。

遠遠望去,河床裡的水靜靜地流淌著。然而,據當地人講,過去這段水域可不是像現在這般平靜。歷史上的滄州段運河是條豐水河,這處運河還是個險段,正好有個彎兒。之前,運河的水很深,水流量又大又湍急,在這個拐彎的地方特別容易形成激流,嚴重時就會造成決堤,引發洪水。歷史上洪水在此處多次決口,成為岸邊百姓的一大隱患。直到修築了這道謝家壩,通過人工彎道,以蜿蜒曲流的河道形態對航道水面坡降作出調整,將河道縱比降減緩,就能降低流速,防禦洪水,便於行船。謝家壩堤壩整體穩定性好,堅固強韌,築成後,此處再沒有出現決堤狀況,並留存至今。在過去運河水勢震天的年代,謝家壩對防禦洪水起到了重要作用,對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重要的作保護作用。

謝家壩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再現了中國近代在漕運水利設施中夯築的先進工藝,為研究清末的夯築技術及南運河段險工護岸的發展過程提供了實物資料。

(本文為“大運河沿線八省市社科聯+北京市網信辦”聯合主辦的“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集發佈活動來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