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名吃佛跳牆有什麼典故嗎,是怎麼做的?

圓胖Somnus

福建福州最著名的菜莫過於那道上過電視劇,上過電影,家喻戶曉擁有神奇名字的佛跳牆了。今天呢,就帶大家來揭開佛跳牆的神秘面紗!

歷史上的佛跳牆最初是清朝光緒年間,福州官錢局的人宴請布政使周蓮,席間為了攀高枝,親自主廚,用紹興特有的酒,用20多種原料煨制而成,為了吉祥取名為,福壽全。所以佛跳牆原名福壽全,此道菜在流傳至京城的“聚春園”菜館時,一個慕名而來的書生,品嚐完後,搖頭晃腦竟然張口開始吟詩“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人拍手稱奇,這樣佛跳牆這個名字就由此言傳開來。這也就是真正的佛跳牆名字的由來。

製作佛跳牆的方式也是步驟繁多,用料豐富,這樣才造就了佛跳牆如此的盛名。在正式做之前,要準備好小鮑魚、幹瑤柱、廣肚、大蝦肉、鵪鶉蛋、冬筍片、香菇、熟雞肉、薑片、魚翅、紹興酒、老湯、鹽和胡椒粉,都要按照一定的分量配齊。接下來就是繁瑣的鋪陳材料的步驟了。首先要鋪薑片在容器的底部,再依次平鋪放入冬筍,香菇,然後在添加熟雞肉的同時,也要把蝦肉一起放入,再投入幹瑤柱,再依次放入鵪鶉蛋、廣肚這兩樣,然後把魚翅鋪在材料上,最好再能放一些鮑魚肉,撒入紹興酒和老湯,放入少許鹽和胡椒粉提味,之後把容器密封好,上鍋中火蒸2個小時,讓材料都能充分的入味。最後蒸好後,取出上桌食用即可。

是不是覺得製作佛跳牆的方式很繁瑣呢?雖然吃一次佛跳牆不容易,但它的美味足夠值得這繁瑣的步驟和時間了!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嘗試下哦!


YHOUSE城市指南

佛跳牆,顧名思義就是說和尚在牆外聞到了香味都要跳牆過來一探究竟,以此來形容這道菜的美味之極。佛跳牆作為福建名菜,相傳發源於清朝道光年間。當時福建的一位官員為了巴結福建布政使周蓮,讓內眷親自下廚,將雞、鴨、豬肚、羊肉以及多種海產品等都放在一起煨制,豐富的食材和精緻的製作工序讓這道菜不僅盡顯奢華,而且異常鮮美,名曰“福壽全”。周蓮嘗後讚不絕口。隨後這道菜被這個官員的衙廚鄭春加以改進並推廣,頓時轟動一方。這道菜成為鄭春所開的“聚春園”菜館的招牌菜,於是也吸引了四方的文人墨客前來品嚐,其中有一位秀才品嚐過後,不禁讚歎道“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佛跳牆”之名便流傳開來。

佛跳牆的做法繁複,是一道烹飪難度很高的菜餚。首先,需要準備的食材有數十種之多,既包括雞、鴨、豬肚等常規食材,也包括鮑魚、海參、魚翅等珍品,通常海產品和山珍類(如今山珍類許多都成為野生保護動物,所以用雞肉、牛蹄筋等替代)各佔一半。其次,工序十分講究,由於篇幅原因這裡只講大概製作過程:先將各類主料採用煎、炒、烹、炸四種方式進行處理,光底湯的熬製就要耗時六七小時。將所有主料進行煨燉,找準火候倒入黃酒,讓食材味道融合。再將這些主料依次放入燉罐中,用小火煨制。然後按照成熟時間的不同,按順序將食材取出,分層碼放在壇中,澆入湯汁,佛跳牆的製作才算基本完成。不過如今的佛跳牆的具體制作方法因人而異,多少存在一些出入,不必細究。

Col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