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看古代名医如何治“精神疾病”

绝了!看古代名医如何治“精神疾病”

今天聊几个古代的“精神疾病”病例。

现代医学已经了解精神疾病是因为大脑功能障碍引起。但在古人看来,精神疾病患者症状稀奇古怪,比如有人在家婚姻不顺心,就总是冲着空气说话;有人在外受了气,就披头散发抡刀乱砍;还有人进出了几趟衙门,就连哭带喊用头撞墙。所以人们往往会把发病的原因归为痰、火,甚至邪祟、鬼怪。

金宁宗年间,一个青年去买马,要先骑上试试。结果这马要么是认生,要么是受了惊吓,反正是一下子就把这个青年人摔在地上了。

古代人心淳朴,这青年人倒也没躺在地上讹这贩马的商人,一骨碌就从地上爬起来,俩眼瞪得溜圆,双手往自己前胸乱抓乱扯,没几下身上就光披着点儿碎布条,站在那儿破口大骂。大伙儿本以为他是骂贩马商人,仔细一听,全是胡言乱语,根本不知道骂的是谁。这才明白过来,这是摔一跤给摔疯了!

和这青年一起来买马的还有三五个朋友,赶紧过去劝阻,没用!已经谁都不认识了,不光见谁骂谁,而且力气也比平时大了许多,这三五个朋友根本拉不住他。最后连朋友带商人加起来六七个人,才把这个青年摁住捆上了。

光捆上不行,得想法儿把人治好。

有人说,这是邪祟上身,某某老道准能把邪祟驱走,结果把老道请来画符念咒半天,结果是和尚买梳子——没用。

当地医生看后认为,这是痰迷神窍所致,于是开了些牛黄、冰片、麝香等豁痰开窍的药物,也没能治好。

有人请来一位名医,这位名医到底多有名呢?后世学中医的都知道“金元四大家”,也就是金、元时期北方有四大名医,这位名医就排行在内,名叫张从正。

结果,张名医作出的诊断也是痰迷神窍。

有人偷偷提醒:刚才那位大夫就是按痰迷神窍治的,开了这几味药物,不管用。

张名医一听,那好,既然内服不管用,那我就来个外治!

怎么个外治法呢?按照记载是,“以车轴埋之地中,约高二尺许,上安中等车轮,其辋上凿一穴,如作盆之状,缚狂病人于其上,使之伏卧,以软裀衬之。又令一人于下,坐机一枚,以棒搅之,转千百遭”。

我琢磨半天,大概是像下面这幅图中的样子吧。(渣画功,多多包涵)

绝了!看古代名医如何治“精神疾病”

结果是这个青年从嘴里吐出来许多“青黄涎沫”,最后也不骂人了,还有气无力地说:“我实在受不了了,把我放下来吧……”。被放下来之后,青年又喝了许多凉水,这才恢复正常。

博异轩主说:因为摔了一跤而发疯,又因为旋转的晕头转向而清醒,这位青年的遭遇大概与手机、电脑莫名其妙发生小毛病,重启一下就又好了很接近吧。

患者什么症状呢?现在看就是幻听、幻视,不管白天晚上,一犯病就对着空气说话,而且有来言有去语,仿佛对面真有一个人似的。

您琢磨琢磨,半夜醒过来一看,躺在身边的媳妇不睡觉,坐在那儿跟空气聊天,聊得还挺热闹……

别说是崇信鬼神的古代,就算是科学昌明的今天,谁看见这场面也得心里发毛。

王珪也是按照豁痰清火的法子治的,让患者一口气吃了80粒礞石滚痰丸,吃完一会儿,患者就去睡觉,晚上也没再自言自语。第二天又吃一次药,患者大解几次,心里这才清醒过来,行动饮食等举止也都恢复正常。大家都夸王珪是神医。

一般情况下,医生的任务就算是圆满完成了。但王珪观察这个患者的神情,总觉得有些抑郁,便向她的丈夫询问患者究竟因为何事犯病。丈夫起先吞吞吐吐半天不肯直说,直到听王珪说若不除掉心病还可能再犯病,这才害怕起来,说妻子疑心自己与别家某女子相好,猜疑日久,转成疯病。

王珪琢磨了半天,给患者的丈夫出了个主意,过几天后,找人当着患者的面和别人聊天,故意提到患者猜疑丈夫相好的女子,说:那女人真是可怜啊,因为中暑死了。

患者一听,神情登时就有了改观,急忙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对方回答:我刚过她家,见她家人正给她准备后事呢!

听到这话,患者很是开心,神情终于恢复正常,病也彻底痊愈了。

博异轩主说:看来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女性在认为配偶出轨时的第一反应,都是痛恨“小三”啊。

北宋名医庞安时遇到过一位被吓疯的患者,是个公子。

公子挺年轻,十六七岁的年纪,家里有钱,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富二代”。

现在人一看到“富二代”这三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架鹰走犬的花花公子形象。但是这个公子还是很低调的,既没有在大街上飙马撞人,也没有和狐朋狗友去强抢民女。

他的爱好是不打扰任何人,悄悄地、独自地……

去青楼。

当然,这事儿在宋代并不违法,但这位公子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压力——怕他爸找来揍他。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趁父母不在家时偷偷看电视、玩游戏机、玩电脑的那种心态。

俗话说得好,做贼心虚。公子突然听到旁边屋里大声吵闹,以为是自己老爹找了过来(后来证实只是另一个客人认为服务费用过高而争吵),吓得翻墙逃走。

墙头另一侧是闹市区,公子本想翻过去往人群里一钻就逃之夭夭了,没想到翻过墙去,正砸在一个人身上。

准确地说,是一个死人的身上。

古代官府为了达到震慑效果,会把一些刚处决的死刑犯尸体放在闹市区,被公子砸着的这个死人,刚刚被绞死,也就是被绳子勒死的。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刚刚公子眼前的画面还是《金瓶梅》,猛然切换成《山村老尸》,这刺激效果……

于是公子就疯了,被人送回家去后就痴痴呆呆,什么都不知道。请来医生们开了许多安神定志的药物,吃了都不见效,有人便推荐了名医庞安时。

既然这病是被那具尸体吓出来的,治病也得从那具尸体上找辙。庞安时灵机一动,叫人去把绞死那个犯人的绳子找来,烧成灰冲到水里,用这水送服药物,结果公子服药后就清醒了许多,不几天就痊愈了。

博异轩主说:这治法今天看来有些荒谬。但心虚之人,一旦受到意外刺激,引发的精神症状也会格外严重,所以说人如果行事端正、问心无愧,对身心健康也是有益处的。


【评点传统医药,介绍时尚疗法,弘扬科学理念,养护健康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