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和成都的發展模式,有什麼不同?

交粗小魚乾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貴州全省的GDP總量,才相當於四川成都一個市的水平!

2017年,貴州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3540.83億元,同年,成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889.39 億元,的確,一個省的GDP總量,比不上成都一個市。

這和成都的發展模式固然有關,四川集中了大量的資源,才打造了成都這麼一個全國和北京唯二擁有6環線的“第四城”,成為西南的人口聚集地。

△成都高新區

但最根本的內因,還是由於貴州的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發展起步較晚、文化理念層面更新的速率也比較慢。

曾經深度研究過一個課題:為什麼貴州在全國長期處於落後地位?

刨開貴州這個多山地、不沿邊不沿海的內陸省份的內核來看,貴州最缺的,除了資金、人才等“硬貨”,其實最缺的,還是一種軟實力上面的理念,一種階層理念和競爭意識。

現在稍微有一些進步,有聲音提出要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集中資本、人才、技術等資源,集中打造一個大城市,才能在全省範圍內衝出重圍,能在西南的競爭格局裡面站穩腳跟。

不然,如果一個省份,連一個像樣點的大城市,都拿不出手來,為了所謂的“地域均衡”,而把資源分攤,這樣既對資源的利用效率不高,而且攤薄了的資源,對城市的助益也是微乎其微。

△貴陽花果園CBD

在過去,曾經有一些地方大搞平均主義,是要不得的,造成資源浪費、利用效率低不說,還容易導致逆向淘汰,人才、資本得不到期待中相應的應有回報(因為有限的資源要拿去勻給其他落後的城市,真正大城市裡的人才、資本的報酬就會被擠壓),自然就可能會撤離。

就好像在一個公司,如果優秀的員工得不到應有的高績效獎勵,和混日子的員工同等待遇,那麼再優秀的員工也會被落後員工拖累,最後大家吃大鍋飯,一起受窮。

△貴陽新城區奧體中心

就貴州而言,如果想要趕上成渝城市群這種等級的國家級城市群,那可能要藉助黔中城市群,先把黔中這幾個大城市的聚合效應發揮出來,特別是以貴陽為核心的省會城市都市圈,集中力量打造一片經濟繁華的高地,才能有所斬獲。

好在,最近幾年的貴陽,開始發力,注意到,2017年,貴陽的人均GDP是74493元,相當於成都2016年的人均GDP了(76960元),可以說,從人均的角度來看,差距實際上並不大。

成都雖然大,但未必比貴陽強很多,所以,貴州全省雖然追不上成都,但貴陽這個省會,追上成都的GDP,還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