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起步作文怎麼教?

教育之路223851457

大家好,我是小學語文課堂的小楊老師,關注小學語文課堂,為您提供更多教育免費試題及問答。

現在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師,你要是問他最不願意批改的作業是什麼,他們首先的回答就是:作文!批改作文太難了,孩子寫的都讀不懂,都不知道是什麼,語句不通順,我辦公室的女老師直接說:“每次批改作文,都有一種吃了老鼠屎的感覺”!可見不少孩子的作業寫的真的不怎麼樣。那如何來教三年級孩子寫作呢?

首先,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激發寫作的動力。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作也一樣,沒有動力,孩子很難寫出好作文。所以,老師和家長應該做好適度的引導,根據孩子的特點來備好作業課,特別是第一堂作文課,讓孩子知道寫作的意義重大,並且知道寫作並不難。

其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孩子看過,感知過,他才能描繪出來,寫出精彩作文。比如三年級有一次大型考試作文是《秋天》,我正好幾天前帶著孩子去秋遊了一次,感受了大自然,所以,那次的作文平均分我們班全校第一。平時節假日帶孩子出遊,多看,多觀察是很有必要的。



最後,當老師做家長的應該多鼓勵,多表揚,這樣他才會有寫作成功的體驗。比如,全班優秀作文宣讀,作文展覽,暖心的評語,徵文活動等,三年級的孩子作文起步要想成功,家長和老師都要多學習,學習有效的作文指導方法。


小學語文課堂

三年級作文起步有方法

三年級是小學生作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本階段是小學作文練習由段到篇的過度階段,並且教師要引領學生做好從看圖說話寫話向一篇完整的習作的轉變。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在老師和一些外力的幫助之下去了解什麼是作文,作文的結構,這樣在寫作文的時候孩子才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本階段的作文訓練,從形式看,有看圖寫話,有觀察練筆,有記敘文的初步訓練,也有常用的應用文聯繫。從內容上看,有寫景狀物的,有寫人記事的,還有日記、通知、書信等。

由於是初識作文階段,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做到非常重要一點,那就是——“細”。細到包括修辭手法的運用,段落如何安排,每一段所要介紹的主要內容,開頭結尾可以使用什麼樣的方式等,並且要做好板書,並且在板書上加以設計,在講完之後,通過回顧板書幫助學生梳理所講內容,在腦子裡慢慢構造作文思維。其實說白了,就是做好三年學生作文的“入門”工作。

想要做好“入門”,要學會在選課上做功夫,這個階段要選擇一些比較直觀,容易引起學生寫作興趣的課程,比如說觀察類的,可以觀察胖大海、苦瓜、蘋果、學習用品等等,選擇這些孩子身邊的事物,能讓他們更容易接受作文並且也告訴他們,作文其實就是源於生活的,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的興起,以更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周圍的事物。

也可以是體驗類的習作,比如組織手工製作、做遊戲、演童話故事等等,這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寫作課堂的樂趣,還可以讓學生直接參與體驗,最後將自己的所見所感寫到作文中。但是在具體教學中我們會發現,遊戲時學生興致高昂,課堂氣氛絕佳;而習作時學生卻不那麼有興趣了;或者先遊戲再作文的課上學生興致勃勃,而有的題材的習作課學生卻不怎麼樂意動筆。

其實挖掘課堂的快樂絕不僅僅止步於遊戲,而是要更深層次地挖掘學生內心對寫作的快樂。那麼該如何挖掘?其實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建立作文不難的自信心。此階段作文不可拔高,讓學生把自己想說的、看見的、感受到的、想到的,語句通順條理清晰地記錄下來即可。要鼓勵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哪怕只是其中一個詞用的好,也不要吝嗇自己對他們的表揚。

經過這麼幾年親身的教學實踐,讓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作文教學,越是低年級需要老師花費的心思就越多,真的是需要老師在課下去實實在在的下功夫,這堂課我要用什麼樣的形式吸引學生?怎樣讓學生在吸收知識的同時對作文有興趣?如何讓學生把講過的知識學以致用?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要想幫助三年級孩子跨過寫作這道坎,就要拿出自己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像幫助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幫助他們!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其實關於三年級寫作還有很多可以交流的,希望我們以後還有機會互相學習!


寫作share

給幾點建議:

1、“天下文章一大抄”。最有效果的方法是抄寫作文,抄完即改,變成自己的文章。讓孩子明白作文是怎麼回事。對於沒有閱歷和感悟的孩子來說,抄寫作文,就等於感知作文框架,熟悉段落安排和如何遣詞造句。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平時引導學生多閱讀,給出閱讀書目,鼓勵自由閱讀,定期討論交流。廣泛閱讀,可以積累詞句,開闊思路。



3、提倡學生寫日記,讓學生去自己認知周圍的世界,觀察生活,積累自己的生活閱歷,這樣才能讓習作有獨到的個人風格。

具體操作,還需老師多用心,如春雨滲透,自然地激起學生的習作慾望!


計涼

現在有很多教程教孩子寫作文。可是孩子提高的不多。如果說原因,那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例如今天我教你做一道美食,沒有材料,我教得再好,你也做不出來,對不?

作文學習的道理也一樣。孩子雖然知道作文要學得好,可是肚子裡墨水有限,寫不出來好文章。現在除了教孩子怎麼寫作文外,還提倡讀課外書,摘錄好詞好句。很多家長和我說:我家孩子很喜歡看課外書,好詞好句摘了好幾本。三年級的時候感覺作文還可以的,可是到了五年級,作文水平和三年級沒什麼差別。難道看課外書沒用嗎?

我個人認為看課外書,要分兩大類。一類的是積累語彙,提高寫作能力為主的。另一類是擴展知識為主的。後一類書籍可以通讀。前一類書籍必須素讀。就是要反覆讀,把內容,特別是細節描寫要有意識地加以記憶。只有記著細節描寫,才會對寫作有真正的幫助。

低年級孩子剛開始閱讀時,往往處於無意識的狀態,看書只看個熱鬧。這是非常不好的閱讀習慣。我個人對孩子的閱讀是這樣安排的:幼兒園大班的時候,開始讓孩子背貼近生活,有趣靈動的兒童詩。到了小學一年級,除了學校佈置的背古詩作業外,每天堅持十五分鐘左右背一段看圖寫話。二三年級背稍微長一點的美文。經過這些年的背書訓練,孩子已經形成了閱讀要記憶的習慣,到高年級,只要選擇一些合適的閱讀材料,讓孩子讀一到二遍,孩子就能有選擇地記住重要內容了。

背書是真正讓孩子積累語感和寫作素材的好方法,一開始孩子會覺得比較辛苦,只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堅持,一定會有收穫的。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從我多年和孩子接觸下來的經驗看,只有打好堅實的基礎,孩子和家長在以後的學習中才會輕鬆。


新思維創意學習

三年級起步作文之前的準備,就是準備好字詞句。俗話說:字詞句段篇,點滴積累,打好基礎。這句話說到了點子上。識字、組詞都是學習最基礎的階段,需要大量的時間來記憶。從造句開始,我們就開始了作文的訓練。

不論你造句有多爛,也是你的創作。所以,要樂此不疲,堅持到底。 造句和段落練習是寫好作文的必由之路。我覺得學校的語文老師不太重視這個訓練,直接就上手寫作文,結果,作文就成了大部分孩子的困擾。 造句是對字詞理解的訓練,通過造句來把握字詞的微妙的含義。

段落是圍繞一個表達的情感或思想組織句子,先說什麼,後說什麼,有個次序問題;還有就是怎麼說,運用什麼句式,什麼修辭手法,這些都是經常訓練的地方。就像畫家寫生,總要到生活中去發現美,尋找美,用他的畫筆,寫生,記錄生活,積累大量的素材。等到有一天靈感來了,一幅畫就創作出來了。 所以,提倡孩子們把段落寫在日記裡。隨便寫點什麼,都是對文字的運用。

日記是寫給自己的聲音,話都是對自己說的,是對 自己情感或思想忠實的記錄。日子單調到沒什麼可寫的時候,翻翻課外書,隨便抄一段也好。我們就是要多讀書,多寫字,主動跟文字親近。 老師讓學生交日記,呵呵,因為不敢把真心交出去,所以日記也是跟作文一樣的,是令人討厭的東西。結果,文字,祖宗創造的東西,整個就是令人討厭的東西,還費腦子,不如遊戲、電視好玩。

最後,我做一個示範。用“鬱悶”造句,寫一段話。

好不容易到週末了,我和同學們約好出去踢球,結果,天不作美,下雨了。我的心情真是鬱悶。

好不容易到週末了,我們可以玩啦。我和同學們約好,去健身廣場踢球去。那是我們雷打不動的活動,堅持了一個月了。結果,天不作美,從半夜就開始淅淅瀝瀝的下雨了。聽著這雨聲,我的心情真是鬱悶。天亮了,雨也不停,我咒罵著破天氣,早點也懶得吃了。沒有好心情,睡覺!

或許我這個方法,對於三年級作文有所幫助。謝謝閱讀。


書棋人生

作為一名同行,來談談自己的作文觀。

對於語文學科來說,作文的重要性不需多言,如何讓孩子愛上寫作呢?這是一件很簡單又很複雜的問題。

簡單,是因為無論再差的班,總有那麼幾個學生很喜歡寫作,而且,寫出來的文章呢,也很出色。

複雜,班裡更多的學生談作文色變,而且,很多家長老師也頭疼,明明教了很多方法,明明已經告訴學生開頭結尾怎麼寫,可是,他們還是不會寫……

類似於這樣的事情,我想太多太多了。

在我看來,這都是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的學生。

我們要改變自己的觀念,特別是作為老師的我們。我們要明白,作文並不是為了分數而寫。作文呢,是為了交往而寫。是為了跟老師、家長、同學、好友溝通交流而寫,而非單純為了取悅老師而寫。

更多的時候,我們學生的作文寫好以後,交給老師,老師寫上評語與修改意見,學生根據意見進行二次修改。那,你隨便進行修改,問過學生意見嗎?你隨便讓學生更改,依據是什麼呢?

你可能會是,是過於重複了,內容太空洞了,開頭結尾太生硬了……正是一次又一次這樣的理由,使得學生與作文漸行漸遠。

因為,學生只會用自己孩童的語言系統表達,而我們呢,卻非要讓孩子用我們成人的語言系統來表達。這樣一來,豈不是為難孩子嗎?

好吧,給你面子的學生,照辦了。另外那些學生呢,壓根就揣測不出你的意思,怎麼辦呢?只能死扛了,扛到最後,對作文就厭惡起來了。

我的觀點,是要通過種種形式,讓三年的孩子明白,作文就是生活,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人,經歷事,看到景,哪些有意思有趣,哪些令人高興令人悲傷令人憂愁,發現後用文字表達出來,進爾呢,跟旁人進行溝通,看看是否能夠得到好的建議。

讓孩子明白,作文就是生活,就是交流。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有話說,才會有表達慾望,才會越來越愛寫作。


說文寫作

家中正好有上三年級的妞妞,我不是老師,更不是專家,在怎樣引導妞妞寫好作文的道路上,我也是一名學生,任重而道遠。正好藉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一些感悟和體會。

從二年級的看圖說話到三年級的作文,看似飛躍,其實是潛移默化的漸進的過程,孩子的作文為什麼要從看圖說話起步,因為能說就能寫,說得好就能寫得好,這裡的"說"是需要培養的。妞妞從小愛看書,親子閱讀從未間斷,從二年級起,親子閱讀增加了一項聽孩子講故事,每天,利用上學放學路上的時間聽孩子講故事,從簡單的幾分鐘的小故事到複雜的長故事,孩子能複述出來就已經不是簡單的機械的記憶,而是讀懂了內容,用自己的話表述。這樣到了三年級,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寫出完整的作文也就在情理之中。

從三年級開始,每天讓妞妞寫一篇日記,也可以鍛鍊孩子的寫作能力。日記的題裁廣範,可以是孩子每天所見,所聞,所想,甚至所夢。最開始可以幫助她一起選題。比如,今天花園裡一朵玫瑰花開了。帶孩子觀察,加以引導,然後就是一篇名為"玫瑰花開"的日記。還有,孩子告訴我一個昨晚做的夢,馬上滿懷期待地說:"太精彩了,記錄下來吧!"於是就有了題為"我的夢"的日記。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隨意寫作,更容易讓她愛上寫作文。現在,每天和爸爸媽媽分享日記成了妞妞每天一段快樂的時光。這時我們要做就是鼓勵,鼓勵,再鼓勵!

三年級的妞妞目前作文寫得很順利,
文章結構完整,用詞準確。怎樣保持和不斷提升孩子良好的寫作狀態?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我們一直在努力!

分享幾本有助孩子仔細觀察和日記選題的書吧!《親愛的漢修先生》《蟲子旁》《小巴掌童話》。


lucky波妞

所以這一時期我們一定要謹慎處理孩子的教育問題。如何寫出優秀的作文是和平時的語文積累有關的,怕寫作文是因為心中無文可寫,那麼怎麼改變呢?

建議一種方法—映像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入生動的生活事例,以圖像或視頻的形式映入到孩子的大腦之中,讓他們在寫作時能夠自然地想起生動的畫面,寫出優秀的作文,但是也要經常鼓勵讀書,讀一些少兒讀物以增加語文積累。


帶傘魚

三年級的起步作文:第一步是看標題,讀懂要求。這是寫作之前的重要步驟。第二步是素材,也就是作文的重點寫什麼。第三步是找範文,多讀幾篇,總有一篇適合你,然後你把範文的結構掌握好。最後動筆成文,仿寫段落,變通語言。你看,這不是特別簡單嗎?



花朵9611

三年級作文教學,我有經驗,絕對實用!因為三年級是作文起步階段,我的建議如下:

1.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這個我在以前的文章裡寫過,誇獎,讀範文,搞比賽,多形式的小練筆等等。

2.通過範文和反覆的練習讓學生明白幾大類作文最基本的寫法。小學作文基本類型:敘事,寫人,狀物,寫景,或科幻想象作文,各種類型作文模式老師要提供並且把握住基本寫法,反覆練習,這對於三年級學生很重要,否則他們會無從下筆。

3.讓學生積累好詞好句,並且經常通過小練筆讓學生運用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練習把句子寫具體,表達得更生動,更有自己的語言特色,杜絕大白話,套話。

4.多搞活動,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切合實際的寫作素材。現在課本上的寫作素材都已經很老套了,老師要給學生出點新鮮的題,並且要讓學生有實際的體驗,學生才有話可說,不至於胡編亂造。

5.三年級寫作,老師要篇篇精批細改,找出每篇習作的優缺點,更重要的是,要及時給學生反饋,及時修正習作中的錯誤,否則,學生沒有寫作動力和方向,容易喪失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