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號為太祖的八位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在我國曆史上,廟號為太祖的皇帝不少,大多數是追尊的開國皇帝,但也朝代將這個廟號給本朝的第二、第三位皇帝。在這些皇帝中,我們按照朝代盤點最具代表性的6位太祖皇帝,來說說你最佩服哪一個?

【漢太祖劉邦】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縣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廟號為太祖的八位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 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 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登基後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 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 開放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崩,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 。

廟號為太祖的八位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魏太祖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精通兵法,征討四方,首創“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舉。雖然沒有統一天下,但面對劉備、孫權這樣不世出的梟雄,曹操能三分天下有其二,據天下雄勝之地,實在難得。後來的西晉三分歸一統,還是曹操打下來的,只不過司馬懿父子換了塊招牌而已,其運作核心首功還是曹操。西晉的勝利,就是屬於曹操的勝利。後來他的兒子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廟號為太祖的八位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宋太祖劉義隆】

劉義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即宋文帝(424年-453年在位),小字車兒,中國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三子,宋少帝劉義符之弟,初封宜都王,元嘉元年(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號"元嘉"。

劉義隆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在東晉義熙土斷的基礎上清理戶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債",又實行勸學、興農、招賢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社會生產有所發展,經濟文化日趨繁榮,由是"三十年間,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於歲賦。晨出暮歸,自事而已","民有所繫,吏無苟得。家給人足,即事雖難,轉死溝渠,於時可免。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也" ,史稱元嘉之治。軍事上,劉義隆繼承劉裕北伐的政策,於430年、450年和452年三度出師北伐,但都無功而返,特別是450年的北伐失敗導致北魏長驅直入長江岸的瓜步,威脅建康,造成劉宋國力的損耗。 元嘉三十年(453年),劉義隆被太子劉劭弒殺。時年四十七歲,諡號文皇帝,廟號太祖。

廟號為太祖的八位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劉義隆雖然不是開國皇帝,但他是太祖中唯一搞文治的皇帝。他執政30年解決了自己能解決的所有政治問題,穩定了國家局勢,史稱元嘉之治。劉義隆的對手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是一個極為強悍的梟雄。兩方過招劉義隆雖有過慘敗,不過總體上能和拓跋燾打個平手,當時宋朝略呈衰弱之勢,但還能保持著相對強勢。可惜47歲的他被太子弒殺,後世子孫也不爭氣。

【後周太祖郭威】

郭威(904年-954年),即後周太祖(951年-954年在位),字文仲,別名郭雀兒。 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 五代時期後周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

郭威曾為後漢的鄴都留守,後漢隱帝劉承佑"厭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鄴都去謀殺郭威,從而激起了郭威反叛。乾佑三年(950年)冬郭威發兵南向,攻入開封,推翻後漢。廣順元年(951年)2月13日,郭威即位建元,國號周,史稱後周。他生性節儉、虛心納諫、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區的經濟、政治形勢漸漸趨向好轉。顯德元年(954年),郭威因病駕崩,年五十一。諡號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號太祖。葬於嵩陵。

廟號為太祖的八位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有人說趙匡胤統一了五代十國,這種觀點並不正確,趙匡胤只是做了柴榮沒完成的事情,而柴榮接的是養父郭威的班,中原對南方統一的大幕由郭威拉開,再由柴榮發揚光大,和趙匡胤關係不大。

郭威曾擔任後漢的鄴都留守,因他軍功過高,被後漢隱帝劉承祐猜疑,派人去鄴都刺殺郭威,郭威被逼至無路可退,不得不反,成立後周王朝。成為皇帝之前郭威生性節儉、謹小慎微,成為帝王的郭威仍未絲毫鬆懈,謀事於國,心懷百姓,他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區經濟、政治形勢趨向好轉。郭威為人仁厚,後漢劉承佑殺光郭威全家,郭威反撲後,待劉承佑的母親就像自己的母親,堪稱千古仁帝。

【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後從徵南唐,多有功績。

廟號為太祖的八位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時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趙匡胤受命前往禦敵。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汴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發生譁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976年11月14日),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諡曰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永昌陵。

【元太祖鐵木真】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農曆四月十六)—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意為“擁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長”。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62年(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

廟號為太祖的八位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諡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為聖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諡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諡號變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有人說鐵木真不是中國人,有人說是中國人。鐵木真做為“世界的征服者”,影響力非常大。鐵木真在軍事上的確厲害,當時的蒙古高原四分五裂,是鐵木真合眾為一,形成鐵拳。金朝當時的實力遠強於遼末,鐵木真與金朝作對,並沒有絕對勝算。直到公元1211年8月的野狐嶺一戰,蒙軍大破金軍精銳,導致金朝衰落。新繼位的金宣宗完顏珣被迫放棄中都故土,南遷至開封,最終還是被鐵木真打造的蒙古軍事機器消滅掉。而且,鐵木真在臨死之前,還滅掉了在西北立國200年的西夏。

廟號為太祖的八位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廟號為太祖的八位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朱元璋從一個放牛娃逆襲成帝王,一路走的相當不易,被稱為乞丐皇帝,他是中國封建王朝中真正的農民起義成功的皇帝,且從南到北統一中國,也是封建王朝唯一的一次。朱元璋本是農民出身,瞭解民間疾苦,所以對官員要求嚴格,不容得一粒沙子,不僅制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公務員歷史最低工資標準,對大臣說殺就殺。

【清太祖康熙】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後先後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

廟號為太祖的八位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康熙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後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廟號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

以上這八位太祖皇帝,你最佩服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