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春读图(8)】 母亲的守望,就是最深最浓的“乡愁

【福春读图(8)】 母亲的守望,就是最深最浓的“乡愁

儿子在月溪河上驾船作业,母亲站在河边等着儿子的船靠岸时迎接。照片中的母亲,平静的表情下,充满期待和关切,伟大的母爱照亮了周围的世界。这是2014年8月发表在“宜宾摄影人”上的一副作品,看到它的第一眼,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一幕太熟悉了,就像发生在昨天、发生在自己身上。

【福春读图(8)】 母亲的守望,就是最深最浓的“乡愁

13岁那年开始,我独自到50里外的县城,之后到省城读书,再后来一直在外工作。每次离家时,母亲就一直送我,千阻万拦才停下脚步,但只要一回头,必然会看到母亲挥动的手。我也不知道母亲是何时回家,应该是完全看不到儿子的身影吧。我这样想着,每次都是加快脚步,好让母亲早点回家。因为,寒暑假的时间,不是冰冷就是酷暑。

【福春读图(8)】 母亲的守望,就是最深最浓的“乡愁

同样,每次回家,在村口一定会看见翘首远望的母亲。为了不让母亲等的太辛苦,大学的时候,就不再写信告诉放假的时间,想着这样母亲就不会早早地等待了吧!谁知,收不到信的母亲先是焦急,再就是一天一天地去等候,反而,让母亲更加担忧和期盼。

那时候,我每次都给母亲讲,我长大了,知道回家的路,我会跑着回家的,您不要去村口等,太冷(太热)了。母亲总是笑着说,我又没事,就是去看看,回来了,好给你做饭。

【福春读图(8)】 母亲的守望,就是最深最浓的“乡愁

后来,我们也做了父母,也像我的父亲母亲一样地“等着”回家的孩子,也是在“村口”早早地守望。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那时候盼着放假、一旦定下放假的日子就归心似箭,魂不守舍。工作后,想起家乡,就是无尽的情怀,一切都源于母亲,源于母亲的守望。

还有,那个沂蒙山腹地的小山村,也是我的母亲啊,她养育了我的童年、少年,守望我到如今。

本期“福春读图”的体会就是:母亲的守望,就是我们最深最浓的“乡愁”,就是我们的血脉和一生的牵挂母亲的守望,还让我们更自信、更坚强地面对一切: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非成败 ……

【福春读图(8)】 母亲的守望,就是最深最浓的“乡愁


【福春读图(8)】 母亲的守望,就是最深最浓的“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