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來臨!廣州將掀開新篇章!

大灣區融合的時代已經來臨,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南沙新區發展戰略、

新廣州城市願景應如何規劃創新?

怎樣進一步提升廣州的樞紐能級與資源配置能力,

以彰顯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

規劃創新方面的特性與優勢?

快來聽聽專家們是怎麼“支招”的

↓↓↓

2018年5月18日,由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華南理工大學聯合主辦,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處、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創新研究中心、《城市觀察》雜誌社聯合承辦的第三屆“設計城市”圓桌研討會在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紅樓一樓報告廳舉行。會議主題是“粵港澳大灣區時代的廣州(南沙)願景與戰略”。

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來臨!廣州將掀開新篇章!

本次會議旨在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南沙新區發展戰略、新廣州城市願景等內容,探討規劃創新,謀劃廣州(南沙)新定位與願景以及城市功能創新,進一步提升廣州的樞紐能級與資源配置能力,以彰顯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創新方面的特性與優勢。

在圓桌討論環節,

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各自的觀點。

↓↓↓

大灣區融合的時代已經來臨。隨著高鐵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今年內廣州與香港之間的通行時長將縮短至一小時內,便利的交通將極大促進城市間的聯繫。同時,跨境往返機制的運行效率逐步提高,城市協作在政策層面也得到了一些完善。黃鼎曦秘書長還提出,南沙擁有三個顯著的優勢。首先,從城市投融資、基礎設施建設、土地財政等層面來看,南沙是廣州市難得的土地產權制度相對清晰的片區;其次,南沙除了擁有優良的生活品質外,還具有良好的創業投資環境。如霍英東研究院在南沙設立了青年夢工廠,支撐青年才俊創新、創業;最後,南沙已經呈現出作為新勢力中心和新人口增長點的趨勢。

——廣州市城市規劃協會黃鼎曦秘書長

”“

重點關注廣州社會生活與文化生活,但需要把南沙的發展空間留足,不宜太早進行產業佈局。

——住建部城市設計專家委員會委員張宇星教授

”“

南沙的未來發展定位,應著眼區域的角度,從大灣區城市群甚至是更大的空間尺度去考慮南沙的定位。廣州的都市區可以視為廣州的中心城市,應考慮與佛山中心城區的對接,強化“廣佛核心都市區”,引領廣佛巨型城市區域的發展,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的作用。未來南沙的定位,不應該侷限於廣州的副中心,需要在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多思考如何利用和引入多元主體和多重力量共同參與,實現南沙的共建共治共享。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劉玉亭教授

”“

進一步從工作、居住、投資、服務等要素考慮,大灣區“灣民”有兩種創新管理模式。其一,大灣區可以面對民生有統一的ID管理,使得“灣民”或者外來人口可以接受當地的福利;其二,以“服務灣民”為原則,在大灣區範圍內統籌服務設施,與地方財政掛鉤,實現“灣民”的生活服務質量的提升。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鄧昭華副教授

”“

南沙的發展需要在國家層面和香港對接起來,比如簡化南沙與香港的通關程序,這些政策需要發揮政府決策者的想象力。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田莉教授

研討會總結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王世福教授最後做了本次研討會的總結。他認為,以國家戰略的高度整合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標內涵是建立跨制度的空間共同體,首先應該具有高效率的粵港澳跨境跨城共享服務以及資源調配能力,其次應該具有高能量的協同創新能力和全球領導力,最後,應該具有最高品質的灣區一體化生活空間,是粵文化再次走向全球高點的重大機遇,非常值得前瞻和期待。

來源 | 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