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揭秘:哪些PPP项目仍有出库风险?

近日,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更新了PPP项目清库情况。截至2018年4月23日,各地累计清理退库项目1695个、涉及投资额1.8万亿元;上报整改项目2005个、涉及投资额3.1万亿元。目前,PPP项目库总在库项目7264个,这意味着18.9%的项目已被清理出库,而

目前项目库中仍有27.6%的项目需要整改,未来仍有出库风险。

财政部列出了上述4.9万亿元PPP项目被清理整改的情况:一是在管理库退库与整改、储备清单退出的项目中,不宜采用PPP模式的397个;二是前期准备不到位的506个;三是未按规定开展“两个论证”的217个;四是不再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的1120个;五是不符合规范运作要求的277个;六是涉嫌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的14个;七是未按规定进行信息公开的488个;八是由于其他原因被清退或整改的1354个。上述项目中有部分项目涉及多个原因。

根据财政部2017年11月公布的《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下称“92号文”), 2018年3月31日是各省完成本地区PPP项目库集中清理工作的最后期限。但因项目库庞大,PPP项目清理工作复杂,截至3月31日,管理库清库项目609个。有专家预测,4月份清库将会加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24日,财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财金[2018]54号,下称“54号文”),要求清查整顿前三批“示范项目”,并要求加强项目规范管理、强化信息公开。多个示范项目被要求限期整改、调出示范项目库,甚至调出示范并退库。截至4月27日,84个示范项目发生变动,4.3%出库,12.1%退出项目示范库。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4月份PPP项目的加速退库,这一轮的PPP项目清库或暂告一段落,后续清库速度应有较大幅度下降,但PPP的危机并未解除,正面临新一轮考验。

终止还是继续的两难选择

近期,财政部和发改委PPP双库专家周吉高撰文表示,在当前政策背景下,受冲击的项目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被要求整改或已被清退出库的PPP项目;第二类是表面上符合92号文和54号文,并仍保持在库,但因项目不佳、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项目合规性存在瑕疵,且社会资本自身无法按时足额支付项目资本金等原因,该类项目的债权融资无法解决。第二类比第一类困境更为严峻,继续还是停止,第二类项目是大部分社会资本的两难选择。

该人士还指出,而对于还在库中但存在运营困境的项目,社会资本方应该根据项目的回报能力、项目运作的合规性、项目在未来的可融资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已经及可能遭遇的风险等因素,开展综合性项目评估。若评估良好,仅是暂时融资困境,为减少损失,可以暂时中止项目实施,并设定一定观察期,观察期内不计违约责任。若确实项目缺陷较大,应果断提前终止。

“PPP只是一种模式,除此之外项目还有EPC、BT、BOT、BOOT等模式可以选择。PPP项目入库只是第一步,核心还是在运营,劣质项目就算前期不出库,后期也无法运营;优质项目如果经评估不适合采用PPP模式,也可以采用别的模式去展开。”上述PPP专家称。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表示,下一步,我国将重点从规范PPP管理入手,在PPP操作规程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严格PPP审核把关和项目入库,更有效支持有独立运营能力的项目发展,实现项目收益能够稳定回笼和可循环、再利用,更加有效发挥PPP的政府公益效应和支持经济发展的公众效应,减轻和降低政府债务风险和资金压力,助推PPP项目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助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实现健康发展。

资金成本水涨船高

此前银行作为PPP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和资本方,提供了大量低成本资金。E20研究院对环保PPP项目进行融资成本跟踪发现,2017年多数优质PPP项目的借贷成本为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上下浮10%,而到2018年初已涨至5年基准利率上浮10%-30%的水平。

“省行和财政厅的沟通主要是关心政府在PPP项目中参与到哪种程度,有没有保障,政府会不会对项目长期发展进行背书。”上述对公人士坦言,“政府不想也不能过多介入市场,但从银行风控角度来看,没有政府介入银行就不愿意进入。目前状态是,省行没有批复任何项目,地区也只处于项目接洽阶段,没有实质进展。”

“融资成本肯定会进一步抬升。去年与某银行项目贷款签订意向协议时,谈的利率是5.8%,今年实际放款利率是7.3%,一年时间上涨了150个BP。从整体融资成本情况看,去年到现在涨幅已超过100个BP。对于项目方来说,资金价格贵一点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够融到资金。一些地方政府能够接受的最高价格甚至在15%以上。”上述PPP业务人士透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