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个月,体验在美国做医生

导读:短短3个月中,我体验了在美国做医生的尊重和辛劳,他们从容而镇静,优雅而博学,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工作生活理念,这值得学习终生。回国以后我要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有这些计划。

短暂的学习之旅很快结束了,有些许体会与大家分享如下:

产科医生有在编医生、兼职医生及助产士负责孕产妇保健和分娩,产房虽然只有8张床,每间产房配置相同,一间剖宫产手术间。产房周转速度非常快,正常产24小时出院,剖腹产48小时出院。

印象很深的是产房配置非常完善,每间产房都具备医护移动工作站、孕妇及胎儿整体心电监护仪、二合一输液泵、麻醉镇痛泵、多功能产床、预防深静脉血栓设备、新生儿辐射台以及各种一次性材料如输液注射导尿等各种产科操作用品,甚至包括助产吸引器一应俱全,随用随取,非常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产科抢救安全包内容齐全,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尤其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工作非常到位,每个孕妇只要卧床都会持续应用。预防深静脉血栓设备每个床位常规配置预防肺栓塞值得国内推广。

短短三个月,体验在美国做医生

我们参加了入院培训,正副院长都亲自接待了我们,对中国医护人员非常欢迎。

3个月中参加了各种教学及操作训练,培训一律采用面对面的方式,有一套完善的培训手册,里面除了包含培训的内容外,还包含考核内容和答题卷,即每项培训结束后都会进行测试,但不同的是他们的测试更像是一次复习,有每一名培训人员依次读题,然后给出答案。

他们最后的答题卷也不是收回的,而是保留在大家手中,因为所有的培训内容院内网站均能查到,答题卷留在手中,以便进行分析。

印象最深的是CPR培训和预防患者自杀培训,对于入院患者自杀意识的评估渗透到产科,如何保障自身安全的介绍让人印象深刻,对于评估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隐患并实施救治。

培训老师是一位急诊室的老护士,她全年面向全院人员培训CPR,从早晨8点准时开讲,到中午12点半,整整4个多小时,一直不停地讲解、动手示范,最后考试。整个过程,一丝不苟,非常严谨,手把手过关,受人尊重。培训结束后进行单独测试并为我们颁发了美国心脏学会急救证书。

短短三个月,体验在美国做医生

供应室人员则会每天两次进入病区对医疗耗材进行补充,保障临床使用。

工程师会每天进行病区内设施的巡检,遇到特殊事件时,随叫随到。

物业部门会按需补充病房的被服,保障使用。此外还负责每日定期地保洁工作,保洁人员会根据离院或转科医嘱进行床单位的消毒及其他保洁工作。

营养科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膳食的调整和建议,除此之外病区备有专门的冰箱用于病人食物的储藏,以便随取随用。

四、Northwest Memory Hospital之旅

一切为病人着想,提供最舒适方便的医疗环境,运用最新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最好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从孕期保健、产科,到妇科和更年期骨健康,到乳房外科、整形外科等,为女性所有的医疗健康问题和生命所有阶段的幸福提供全面、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她们的特殊需求。

院内有礼品店、咖啡馆、24小时开放的餐厅(提供计算机联网的病房点菜和客房服务)、有专门的母乳喂养房间和吸奶器。

院内有10个普通手术,30间单间复苏室,担负着除产科以外的所有各外科专业的手术,2009年手术量为6122人次。

除了交接班外,晚上9点所有值班的产科医生、麻醉医生、护士还有个碰头会,信息的获得和传送,过去的、现在的、新的、滚动的,有助于全面完整的计划,保证各个级别的医护人员纵横各方没有信息盲点,以保证母婴安全,充分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生命第一的原则。

让我惊讶的是病房的产妇有HIV阳性甚至吸毒的产妇,所有病人和国内一样都不能拒诊,所以院感工作特别重要!为防止交叉感染和医护防护安全,病房墙上都挂有手消毒液和一次性手套,病房入口处就有洗手设施。

五、心得体会与工作计划

短短3个月中,我体验了在美国做医生的尊重和辛劳,他们从容而镇静,优雅而博学,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工作生活理念,这值得学习终生。回国以后我要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计划如下:

1.完善产科工作制度,尤其是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

2.积极开展无痛分娩,造福孕妈妈,注重人性化服务理念。

3.简化病历书写,推广无纸化电子表格病历,减少劳动支出。

4.建立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管理途径。

5.做好急救安全包,制定应急预案,以保障母婴安全。

6.加强培训制度化,专人专项常年不间断培训。

7.做好医学生教学工作,严格教学管理,输送合格医学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