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人物春秋:潢川第一位共產黨員江夢霞

潢川人物春秋:潢川第一位共產黨員江夢霞

潢川第一位共產黨員江夢霞江夢霞(1888~1932年),原名江長壽,曾用名江潛,化名孟星明、陳化燃等,生於潢川縣傘陂寺集一戶半農半醫家庭。江夢霞幼讀私塾,兼學醫術,青年時期求學於河南省立信陽師範及高等優級師範學堂,畢業後投身教育,先後在固始縣泉河鋪、仙莊集(今淮濱縣張莊集)小學任教。

1919年江夢霞應聘到開封河南留歐美預備學校任教,開始閱讀《新青年》等進步刊物,接受民主主義革命思想。五四運動爆發後,他和進步師生一道,迅速投入愛國運動行列,衝破反動軍閥的阻攔,走上街頭,查禁洋貨,集會遊行,宣傳反帝愛國主張,聲討北洋軍閥的賣國罪行。同時寫信動員家庭毀掉洋貨,以示愛國之心。1923年春,他在開封中州大學教書時,同共產黨員李之龍(後任中山艦長)、凌必應接觸,參與組織銅元局、兵工局的工人罷工,向學生、工人傳播革命思想。在革命鬥爭實踐中,他認清了道路,明確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真理。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投身革命鬥爭。

1924年農曆八月,江夢霞同楊萍如等人,在潢川縣城關組建共產黨地下活動秘密聯絡點——六一襪廠。

中共三大以後,根據當時局勢和鬥爭的需要,江夢霞受命跨黨加入國民黨,任國民黨開封市黨部負責人,並當選為河南省黨部第二屆監察委員。利用公開身份,同馮品毅、楊萍如等共產黨人,在基層建立黨、團組織,壯大革命力量。

1925年4月,嶽維峻掌河南軍政大權,為籌集軍閥內戰經費,扣發開封全市學生的助學金。江夢霞立即組織北倉女中、中州大學、農學院的師生起來鬥爭,迫使當局補發,取得鬥爭勝利。

1925年5月,帝國主義分子在上海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全國人民同仇敵愾,開封各界在演武廳集會。會上江夢霞發表聲討帝國主義罪行的演說,號召支援上海工人,為死難烈士報仇,推動全市罷工、罷課、罷市的鬥爭。同年6月,中共開封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江夢霞任書記。

1926年國民黨西山會議派盜用國民黨執行委員會的名義,在《新中州報》上發佈《取消共產黨派訓令》,指名馮品毅、江潛(江夢霞)、唐際盛等皆屬共產黨人,取消國民黨籍。江夢霞在中國共產黨河南省委的領導下,與西山會議派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9月,豫陝區委撤銷,開封地委改為市委,江夢霞任市委書記。是年冬至次年春,他曾幾次往返潢川、開封,幫助建立中共潢川特別支部和以共產黨員戚宇凡、杜壽芝、楊笠僧為骨幹的國民黨潢川縣黨部。

1927年4月,江夢霞在開封組織召開歡迎北伐軍大會和參加蘇聯顧問鐵若尼將軍的會議,暴露了共產黨員的身份,受到通緝,被迫化名孟星明去武漢。9月上旬,受黨的派遣返回故里,深入鄉村,以教書為掩護宣傳革命。先後在傘陂寺、蘇家樓、唐廟和上油崗創建了黨支部和區委,籌建農民武裝,開展土地革命。同時向黨組織建議,以反動勢力較弱而群眾基礎較好的潢川、商城、固始三縣交界處——大荒坡一帶,作為長期農運基點。

1927年10月,江夢霞受中共潢川縣委指派,化名陳化燃,喬裝為教書先生,住在大荒坡共產黨員張相舟家,組織農民武裝,聯絡當地紅槍會,積極籌備武裝暴動。1928年1月下旬,潢川縣委組織20多人,襲擊當地惡霸張秋石盤踞的張上樓,取得初步勝利。隨後中共南五縣特委召開特委擴大會議,決定3月18日舉行暴動。會上,江夢霞分析形勢,認為條件尚未成熟,不宜冒險,建議暫緩暴動日期,未被採納。結果,在“左”傾思想的影響下,匆忙上陣,以致暴動失敗。江夢霞暴露身份,再次被通緝,化名江松樵去鹿邑。

江夢霞到鹿邑後,利用關係在城關開設民智書社,以售學生課本為名,介紹進步書刊,傳播馬列主義思想,在教師、學生和市民中組織“讀書會”、“聯合會”、“扁擔會”。後與地下黨員李梅村取得聯繫,先後發展劉懷進、吳自修等10名黨員,建立第一小學、寧平小學和太窪、趙樓等8個黨支部,同時聯絡和幫助當地紅槍會建立健全組織,促進了鹿邑縣革命運動的發展。不久中共豫東特委成立,李梅村任書記,江夢霞任宣傳委員,負責領導商丘、淮陽、虞城、沈丘一帶的工作,並在鹿邑大隅首開設三民旅社,作為豫東各縣的聯絡點。江夢霞在鹿邑的活動,令當局大為驚詫,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派遣特務到鹿邑收集情報,通電逮捕江夢霞。在組織的掩護下,江夢霞於1930年農曆五月安全回到潢川。

回到家鄉後,江夢霞與朱晏弼、楊春榮和黃伯初等人恢復農會,籌建農民武裝。挑選一批青年農民,組成“摸瓜隊”,先後除掉作惡多端的鄧曉石父子、保長李西山和土匪頭子王子兵,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1932年2月杜甫店戰役中,江夢霞(時任縣蘇維埃經濟公社經理)帶領赤衛隊員四處奔走,發動群眾籌備軍需物資,組織一支有30多人參加的“星夜運輸隊”,將糧食、食鹽和急救藥品及時送上前線,支援了戰鬥。7月,蔣介石調集重兵向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紅軍主力向皖西轉移。當時駐在三里坪的潢川縣各級地方幹部和紅軍傷病員1500人,組成留守自衛隊,江夢霞擔任委員。9月17日由三里坪突圍,途中遇紅軍主力,隨軍東移,掩護中共鄂豫皖分局撤退。當自衛隊轉移至大鼓山(今安徽金寨縣境)時,遭到敵人圍攻,江夢霞身先士卒,浴血奮戰,不幸中彈犧牲。時年4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