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八機部-解碼軍工體系

軍民本是一鍋飯

軍民融合一直是最近的熱點。然而,其實軍民工業體系最早就是一家,早在1949年建國初期,就存在的“重工業部”就是重中之重,重工業部軍民工業統管,下面甚至還設置了兵工辦公室,確立兵工建設的方針和軍隊武器裝備生產。

到了1952年,終於邁出了軍民分家的重要一步。重工業部分解為三,除了保留重工業部之外,設立了第二機械工業部(二機部),分管國防工業。第一機械工業部(一機部)也同時成立,主管民用機械工業,同時仍然分管船舶的製造。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第一任市委書記(天津是解放時全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的黃敬,調任一機部的首任部長:這是來自一個人才輩出的浙江紹興傳奇家庭,政壇影響力前後超過百年。

隨後,作為重點發展的核工業,三機部正式成立。

六年之後,一機部、二機部再次合併,同時還合併了一個短暫過渡的電機制造部,都統稱為一機部。這是一機部最為風光的時候。

然而,工業體系的佈局就像是一塊不知道主顧身材的布料,縫出來的褂子老是不合身,大了裁剪改小,小了加布改大。這個過程中,軍工各個體系陸續啟動,軍工體系大分家,海、陸、空、導、電等整個國防工業紛紛獨立出來,而且都圍繞“機械工業部”在做文章。

1960年9月,根據中央指示,原第二部所屬單位又從一機部劃分出來,成立第三機械工業部,仍然負責國防工業建設。這背後最大的背景就是,蘇聯開始撕毀協議,結束援華工程,單方面撤回在華工作的蘇聯專機。在中國航空工業工作的蘇聯專家,當年8月悉數返蘇。中國的航空工業,不得不走向獨立發展的體系。

196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三機部進行分割,按航空工業、常規兵器設立第三機械工業部和第五機械工業部;與此同時,一機部也再次瘦身,從第一機械工業部中分離出第四機械工業部(負責無線電工業部)、第六機械工業部(船舶工業)。

1964年“兩彈豐收年”,中國自行設計的東風導彈和原子彈,均成功爆破。受“兩彈”成功發射的鼓舞,到了1964年11月,負責航天工業的七機部也正式成立,統一管理導彈工業的發展,而“兩彈一星”的“星”計劃也正式拉開帷幕。七機部的成立,這是從國防部第五研究院脫離軍隊系統,而改名為第七機械工業部。這個第五研究院是中國最早研究導彈的機構,首任院長正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而第五研究院與第二機械部聯合開發核導彈的項目已經開始動手合作。隨著第五研究院升級為第七機械工業部,錢學森也擔任七機部(導彈部)的副部長。而服務於七機部的研究所,統一以“7”開頭,按照序列命名為航天701所(現在的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702所、703所等。

這種從一個研究院,直接升格到一個部委,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跳躍。它對中國後來的航天工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從一個研究院發展到一個機械工業部,也是軍工體系的一個特色。例如,六機部的重要班底也是來自國防部的研究院。由艦艇研究院而形成的國防部第七研究院,本來由海軍領導,1965年轉隸第六機械工業部,形成中國船舶的工業體系。當時的第七研究院,現在已經成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1艦船整體所。當下最受人們關注的航母設計中心,正是這裡設計出來的。

至此,核工業(二機部)、航空(三機部)、電子(四機部)、兵器(五機部)、船舶(六機部)、航天(七機部),加上後來短暫的八機部(後又合併到七機部),中國軍工行業第一次呈現了完整的面貌。至此,中國軍工行業的體系已經基本全部成型。

它深刻地影響了今後五十年軍工行業的發展。從一機部再次拆分,到形成“一民六軍”的機械工業部共存的局面,前後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個全軍種、全方位的軍工體系建設。這是中國軍工體系的第一次大改組。

告別機械工業“部”時代,先改名後改制

隨後是暴風驟雨、驚心動魄的14年,軍工體系自然是備受衝擊,但也搖搖晃晃保留下來。到了1982年,鄧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嶄新的命題。時代正在翻頁,人們的意識正在受到各種衝擊。蛇口工業特區開發區主任袁庚別出心裁地樹立了一塊大標語牌“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滴答作響的時間,敲響了市場效率之門。

1982年,是中國精簡機構最為大手筆的一年。這個劇烈晃動的開始年份,部委改革成為重點。《激盪三十年》一書中,用日本《東京新聞》的評論說,“官越大,減的越多”。其中副總理減少八成、部長級減少了七成,司局級減少了五成。

而這一年也是軍工體系發展最為重要的開始,是我國軍工產業開始“軍轉民,內轉外”的重要轉折。1982年1月,鄧小平把“以軍為主”的發展國防科技和國防工作的方針改為“軍民結合、平戰結合、以軍為主、以民養軍”。我國各機械工業部紛紛進行改變思路。

先從正名開始。各大機械工業部紛紛告別“機械工業部”的名稱,各個部委開始更名。1982年,第二機械工業部正式改名為核工業部;三機部改名為航空工業部,並最後成為航空航天工業部;四機部更名為電子工業部;五機部更名為兵器工業部(鄒家華是最後一任兵器部部長),七機部改成航天工業部。

整齊劃一的“第X機械工業部”成為歷史。這是一個告別單獨單調,朦朧進入新發展的階段。考慮到國務院減少了11個部委,而原有機械工業部的系列,幾乎悉數保留,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顯眼的現象。

然而,這個正名看上去只是一個過渡性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看上去,更加市場化的力量正在鬆土,是時候讓軍工體系採用更加市場化的時候了。但真正對於中國軍工而言,機會卻是遠在西亞的兩伊戰爭(1980-1988),這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80年代初,國家進入改革開放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時期,不得不大量縮減軍備,提出“軍隊要忍耐”。這樣,失去了國內的軍火訂貨,中國的軍工企業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因兩伊戰爭而送來的軍火訂單對於當時困難的中國軍工廠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根據中國主戰坦克基地617廠的廠史記載,80年代短短几年間,617廠靠出口外貿坦克就創匯10多億美元。在當時看,這可是一筆天價收入。當時中國出口的武器十有八九是要賣給伊朗和伊拉克的。

80年代,是中國武器出口的黃金時代,也是全軍種工業體系佈局的第一次的大甜頭。

浮沉八機部-解碼軍工體系

表 | 八機部最後的走向

與此同時,軍工機械體系在繼續改制,到了1993年,能源部、航空航天工業部最後撤銷的時候。只剩下碩果僅存的機械部和電子部。時間走到1998年,機械工業部被撤銷,機械工業局短暫過渡2年後,徹底成為民間協會組織;而電子工業部輾轉經由信息產業部最後合併到工信部。可以說,最早以無線電起步的第四機械工業部是碩果僅存、保留部分原始基因的部委。

完整的軍工胚胎

在1982年政府對部委大刀闊斧改制的時候,六機部開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先例,以第六機械工業部為主,組建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這是當時唯一一個被裁減的軍工類機械工業部。它是由一個部委直接改建形成公司的機構。當年交付的“長城號”2.7萬噸散貨船,正是交給了香港船王包玉剛,落實1982年國防工業基調“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此後,船舶工業一發不可收拾,中國造船產量從1980年中國佔世界總量份額的0.6%,排名17名,到現在佔據世界第一、全球4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更早的時候,1978年三機部就成立了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當年就成功與埃及簽署50架殲6飛機和殲教6飛機、248臺航空發動機的外銷合同,總金額達到1.67億美元。從此,中國航空工業開啟了出口創匯的新時期,航空工業軍貿出口也走在軍工行業的前列,利潤居於軍工的首位。

大閘既然開始,大潮勢不可擋,我國軍工產業體系進入第二次大規模改組時期。六機部的改制,成為了今後10年,軍工部委進行改制的標準動作。這期間,中央政府將許多與軍工產業相關的部門整編為國有軍工總公司(在當時,“集團”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並沒有被使用),改制成帶有行政職能的企業。而核、空、兵、船、天、電這原來六個機械工業部委,分別形成了六大不同領域的軍工總公司。

浮沉八機部-解碼軍工體系

圖 | 軍工機械工業部變遷

這些軍工總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保留了原有的科研研發體系,使得原來龐大、複雜的軍工產業體系正在變得組織化、系統化和效率化。情報機構、科研院所、設計與勘察、設計與製造一應俱全,這為軍工行業的發展留下了科技力量的建制式支撐。以最早改制的六機部為例,這次合併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船舶保留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六機部所屬全部138個企事業船舶單位,以及交通部所屬的15個大中型修造船企事業單位,全部合併到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順便一提的是,六機部原來下屬的上海交通大學,也直接移交給教育部領導,重歸教育部,實行教育部與上海市雙重領導。

然而有些裂痕卻是軍民不同的天生傷口,許久不能癒合。如中航工業旗下的6字頭研究機構曾經是國防部下第六研究院所屬的研究所,主要是以設計、工藝與材料、實驗試飛等專業極強,是支撐強大航空工業的力量。然而,他們最初屬於國防部,從業人員都是現役軍人組成;與航空工業所屬的製造企業隸屬不同,這也就是多少年來航空工業最大的頑症:”廠、所分離”至今無法得到修正。工業4.0、智能製造最需要的就是,數據自由的流動,但航空工業的廠、所卻存在著無形的高牆,不可能形成所謂的貫穿到底的“數據主線”,也無法真正形成合力。而中航工業隸屬的研究所是以3開頭的,則是與當時的三機部關聯的,主要是一些情報、測量、標準等事業機構。這些部門跟航空的生產製造的融合,就自然得多。

當然,最不經推敲的工業體系,就是作為製造業最為基礎支撐的一機部。在1998年解散之後,第一機械工業部的大院大所像是突然被溶解了的水晶山,四散開來,大大小小的冰晶,不規則地散落到不同的企業中,直接面向市場。經濟效益成為第一考量,基礎共性幾乎無人過問。為什麼現在中國製造的共性技術是短板,工業四基孱弱不全,不能不說跟一機部的當時被打散了的工業體系,有著密切的聯繫。民用機械是尖端軍工的基礎支撐,民機弱則軍工難強。這些散落的民用機械科研體系,成為中國裝備製造業發展的超級軟肋。

拆分再求合縱

軍工產業的發展跟國內外環境密切相關。1998年民用企業的改制正在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同年,中央軍委總裝備部、國務院下屬的國防科工委先後成立,市場活力也開始引入到軍工行業。從原來的集中整合發展,轉為引入內部競爭,刺激原本依靠國家財政存活的軍工企業,充分提升競爭意識,從而促進技術與產品的進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五大國有軍工總公司,均被一分為二,形成了十大軍工集團。每一個軍工領域中都同時存在兩家業務相近的公司,運用市場經濟促進軍工產業的發展。而在2002年3月成立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以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為基礎組建軍工集團,也加入軍工集團序列。這些集團都由第二年成立的國資委直接監管。

分拆引入了競爭機制,看上去會大大激活軍工企業的活力。但這卻是一個十分有爭議的歷史話題。航空是最為動盪的一個領域。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在1999年拆分為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第二集團;到了2008年,二者再度合併在一起。與此同時,商飛卻作為國資委新的單位獨立單飛,成為國資委監管陣營裡罕見一次做加法的。而到了2016年5月,中國航空發動機在再次從中航工業中剝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航空發動機研製廠商。中航工業則主攻飛機研製,兩者重新形成了飛機制造鏈上下游關係。又是航空,再一次讓國資委做了加法。航空工業中的風雲人物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在同年10月“休假式療養”,留卻猜疑無數。

浮沉八機部-解碼軍工體系

圖 | 大閱兵

2018年1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官方消息稱,經國務院國資委批覆同意,集團完成了公司制改制。這也是軍工集團中最後一波公佈完成改制的集團。

同一個月,國資委宣佈中核與中核建實施重組,後者無償劃歸到中核集團。後來3月份雙方領導參加重組新聞發佈會上,聲稱無論合併與否,兩大集團都是核工業完整產業鏈的上下游關係。重組對於核工業的‘走出去’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大做優,都非常有好處,將產生1+1>2的效果。

本是上下游的中核、中核建要合併;而本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的發動機板塊卻要分出來,形成上、下游。看起來,分分合合,軍工集團到底是何種體系佈局,還有很多路要走。

回頭看1998年的軍工分拆,當初分拆的唯一理由就是鼓勵競爭,以便提高效率。然而,分拆的方式卻是使各個分拆集團的產品處在完全不同的領域,比如航空工業是戰鬥機與直升機,轟炸機與運輸機,以及民用飛機與通用飛機,都是不同的產品領域,即使拆分,也是無法進行任何競爭的。在兵器行業,分拆是按槍炮的口徑大小分拆的、輕武器和重武器拆分的。大炮如何與步槍競爭?說句小插曲,從二十年的歷程來看,中國兵裝集團後來銷售額雖然很高,但都是輕武器(和民用品),其受寵地位離中國兵器集團就差很多。

中國軍工的真正競爭,是來自國際市場的俄羅斯和歐美。退一步講,國內即使能夠競爭也是消耗中國整體的競爭力,而分拆集團又浪費了有限的人才,而且出現了大量的重複投資建設。可以說,不合理分拆,才有了後來和以後的合併於重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例如中船重工和中船工業的合併也一直是引人關注的話題。

1998的軍工集團分拆,是否真的對增強中國軍工整體實力?從當下收口的角度而言,可以說並未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美國在 90 年代經歷了巨大的國防工業變革後,美國武器裝備主承包商數量急劇減少。很多原先的武器裝備主承包商面臨兩種境況, 要麼退出軍工領域,要麼被其他軍工企業兼併,而剩餘存續的軍工企業產業規模逐漸擴大。1990 年,美國武器製造主承包商為 62 家;1998 年,減少了一半至 31 家;2000 年,剩下 21 家;2002 年,美國武器製造主承包商則僅有 5 家,即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思羅普-格魯門、 雷神和通用動力,一直延續至今。

浮沉八機部-解碼軍工體系

圖 | 美國武器製造主承包商數量隨時間的變化

可以說,“大尖強”成為軍工發展的一個趨勢,隨著中核、中核建的合併已經塵埃落定,中國電科與中國電子,中船工業與中船重工的合併也都是傳說不斷。

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深層次激活軍工體制的活力。去年底出臺國務院《關於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正在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根據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龍紅山的表示,接下來將鼓勵符合條件的軍工企業上市或將軍工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建立軍工獨立董事制度,探索建立國家特殊管理股制度。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時,龍紅山援引一組數據稱:截至目前,在軍工集團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範圍內上市企業有108家,軍工集團上市資產佔比從2010年時的24.6%提升到42.3%。

而在國外,成熟軍工企業資產證券化率為70%至80%,中國十大軍工集團整體資產證券化率僅為25.37%。各大軍工集團中最優質的資產即科研院所,幾乎沒有上市。這給下一步的混改,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

小 記:跳開融合看體系

軍工行業均衡發展的優勢之一就是傳承自“八機部”的傳統工業佈局,也就是科研、設計與製造的一體化工業體系。相對照的是,這正是一機部最為缺乏的全局統籌能力,也是基礎共性技術孱弱的原因之一。這意味著“軍民融合”還有另外需要修補的一盤局面:擴大民機的基礎核心能力。軍工體系下一步無論是擴大混改、釋放優勢院所,或者繼續實施“大尖強”的整合戰略,都需要從民用機械中的工業體系獲取養分。軍民魚水之意要有大池塘的輝映,軍民融合之外更有大局。

新書推薦

尋找製造創新的奧秘?作者主編的《美國製造創新研究院解讀》上架啦。涉及14個先進製造領域的產業藍海,一一深度呈現。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製造創新步伐,佈局先進製造示範城市,加速產學研轉化,積極運營創新中心。他山之石,盡在京東、噹噹等各大網站一搜可見。

浮沉八機部-解碼軍工體系

《美國製造創新研究院解讀》圖書封面

特別鳴謝:中國國際航空發展高級專務楊春生先生給了許多精彩的見解和史實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