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創新驅動提速 高新產業發力

东莞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创新驱动提速 高新产业发力

目前,東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在“倍增計劃”等政策扶持下,去年實現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在珠三角九市並列第二,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比突破50%,內資工業增加值、一般貿易進出口、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比均超四成……

創新驅動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去年中國散裂中子源獲得第一束中子束流,全市R&D投入佔比升至全省第三,國家高企、省級創新科研團隊、有效發明專利等數量穩居全省地級市首位,東莞成為全省唯一一個被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地級市。

“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中心;要積極參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加快向創新型一線城市挺進。”按照今年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的精神,東莞正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东莞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创新驱动提速 高新产业发力

■製圖/喬雨

倍增發展

試點企業帶動工業經濟提速提質

在位於黃江鎮裕元工業區的領益精密廠區裡,隨著機械手來回穿梭,手機裡的震動馬達、聽筒等一系列細小零件,正在有條不紊地從原材料變成成品……“產品主要供應給蘋果、華為和OPPO、vivo,生產高度自動化,譬如馬達生產線至少節省了70%的人工。”領益公司講解員介紹稱。

作為首批倍增計劃試點企業,領益科技的主營業務收入從2016年的10.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4.7億元,稅收總額從2125萬元猛增到1.2億元,倍增成效十分突出。其經驗主要是依靠先進的技術和良好的創新能力。譬如,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為贏得大客戶創造先機;又如,研發核心團隊強大,專利較多。依照公司規劃,四年後該公司研發人員將達到500人,佔總人數的20%以上。

像領益這樣一年內率先實現倍增的試點企業,東莞有17家。據悉,“倍增計劃”實施後,2017年,市級試點企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30億元,同比增長21.1%;實現利潤245億元,其中利潤倍增的有38家。

更重要的是,科技創新、資本運作、總部經濟等,成為試點企業倍增發展的核心路徑。

2017年,市級試點企業中有八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八成建成研發機構,搜於特、都市麗人、智通人才等通過總部經濟模式實現快速發展,勁勝精密、快意電梯等通過轉型系統服務商不斷向高價值鏈環節邁進。

在試點企業的帶動下,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增速在珠三角九市並列第二,是自2014年以來的最高增速,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同時,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比突破50%,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比達39%。此外,我市還被工信部評為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成為廣東省唯一獲此認定城市。

創新驅動

莞企借自主研發核心技術騰飛

除了“倍增計劃”帶來的政策助力,創新驅動成為東莞產業升級的有力武器。

在廣東思谷智能公司裡,柔性電子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在搭建完善。“要再造一個思谷。”思谷總經理王瑜輝表示,“柔性電子產品”智能裝備正是面向未來市場而打響的一場研發攻關戰。該公司主要引進華中科大的柔性電子製造技術和團隊,實現在東莞的產業化落地。

“這是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打破了美、日的壟斷。”王瑜輝說。憑藉引進消化這項技術,思谷智能的“柔性電子製造與應用創新團隊”項目,與五個來自東莞的項目一同入選2017年度“珠江人才計劃”團隊項目。

作為製造業大市,創新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東莞從“製造”到“智造”的加速度。近年來,東莞緊緊抓住高新技術企業這個“牛鼻子”,充分發揮高新技術在製造業產業鏈中的“主力軍”作用。過去一年,全市高企從2028家增加至4077家,還有後備高新技術企業2400家,總量均居全省地市第一位。國內有效發明專利量等多個專利指標,同樣名列全省地級市第一。

生產線上,莞企攻克了一項項核心技術;實驗室裡,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也在醞釀。今年2月,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在東莞揭牌並正式啟動建設,領銜實驗室的“大咖”是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北京大學原校長王恩哥院士。3月,散裂中子源工程宣佈建成,該裝置將成為廣東省正在建設的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核心單元,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作出重大貢獻。正是由於這個重大裝置,東莞有了底氣將中子科學城打造成廣深科創走廊上的高水平創新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