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何在以伊衝突中保持中立?

深度軍備

在最近的以色列對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項目進行空中打擊中,俄羅斯釆用隱忍的策略,僅呼籲雙方保持克制,不要使事態進一步擴大化。俄羅斯此舉是否意示在此後的伊以軍事衝突保持中立,或在國際重壓下拋棄伊朗?我想,回答應該是否定的。

那麼,是什麼因素使得俄羅斯在這個時期對自己的重要盟友遭受的軍事打擊而持中立立場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要確保已經籌備近8年即將在6月舉行的俄羅斯足球世界盃順利舉行。此前,由於前俄羅斯特工中毒門事件,美歐部份國家對俄羅斯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壓力,甚至有部份國家提出抵制俄羅斯世界盃。但在國際足聯的強力壓制下,使俄羅斯虛驚一場。如果此時因伊朗在敘利亞與以色列的軍事衝突中,強力干預並與以色列大打出手,必將引發美歐對俄羅斯的反彈,俄羅斯世界盃徹底泡湯不是沒有可能。經過近8年的精心準備的賽事如果流產,對俄羅斯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將損失巨大。以色列此時在敘利亞動作頻頻而毫無故忌,也正是看中此刻的俄羅斯投鼠忌器的狀態。如果真因敘利亞戰事而使俄羅斯世界盃被歐美抵制以至流產,俄羅斯將被歐美再一次羞辱,顏面盡失。因此俄羅斯在此關鍵時期隱忍為上,以確保俄羅斯世界盃的順利進行。

歷史的教訓俄羅斯人不會忘卻:1980年在莫斯科舉辦的第22屆夏季奧運會,由於蘇聯入侵阿富汗而遭到西方的集體抵制。雖然奧運會如期進行,但其中的尷尬無法細說。


手機用戶25144930281

站在國家利益方面,不要進行道德綁架,也不要埋怨關鍵時刻俄羅斯“拋棄”伊朗,而應該理智看待俄羅斯為何對打當前的亂局?

1.內塔尼亞胡到訪俄羅斯,本身就是在探底普京和跟普京打保證:我以色列只是打擊伊朗在敘境內的據點,而對俄羅斯不會有任何損傷,我也不會跟伊朗衝突升級,我就是消除我以色列周邊的安全威脅。

2.當然,內塔尼亞胡到訪俄羅斯的關鍵時刻,以色列進行了打擊。說明:俄羅斯普京的勸說,以色列沒有接受。未來,作為美國的“打手”,同時也跟俄羅斯關係不錯的以色列,與俄羅斯的關係會保持現在狀態不變。

3.俄羅斯現在重點依然是敘利亞戰局的“主導權”,而美國此刻退出“伊核協議”,就是主動挑起事端:讓自己的打手打擊伊朗,製造敘利亞亂局;而拉著沙特聯軍入局*(有報道時候埃及會加入,估計難,及時加入也是“出工不出力”)目的就是挑起遜尼派與什葉派的爭鬥!

所以,俄羅斯現在能夠做的就是鞏固自己的敘利亞的主導影響力。而以色列與伊朗要真的打,戰場自然是敘利亞廢墟上,而這個俄羅斯不會放任不管的!

5.什麼時候真的會發生伊朗與以色列開打?

目前伊朗還在努力挽救“伊核協議”,但是如果美國去意已決,要“退群”,則伊朗肯定會進行軍事反制!不論結局如何,伊朗即將採取的軍事反制,就是給美國看!

其實,現在就要看英法德是否能夠讓美國放棄退出“伊核協議”?而歐洲之間會因為美國從8月6日開始的經濟制裁而吃大虧!這就讓歐洲國家尤其是英法德不樂意了,這也是為什麼英法德都在勸特朗普不要退群。

而事實撒很,現在美國就是逼迫歐洲國家跟美國站在一起!大家看下圖:美國幾乎不受影響,而歐盟就“太受傷”了!


英武


在目前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大國在道義上不可信,一個是土耳其,另一個就是俄羅斯。在目前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小國不好惹,那就是以色列。土耳其在經貿合作、政治交往、地緣博弈等方面是典型的“騎牆者”,毫無底線可言,這也是土耳其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朋友的根本原因,在和土耳其交往過程中吃過虧的國家都有深切體驗。而俄羅斯是個世界性大國,也有一定的擔當。但俄羅斯的“擔當”是有前提條件的,這個前提條件主要有兩點。一個是利益“足夠大”,二是它能承受。俄羅斯之所以出兵敘利亞,是因為敘利亞有俄羅斯足夠大的利益。而當美英法精確打擊敘利亞目標時,俄羅斯之所以在“嘴上”反擊而沒在“手

上”反擊,是因為它自認無法承受“手上”反擊的後果。在這時候,俄羅斯對巴沙爾的道義也只好體現在嘴上了。這一點要遠強於土耳其,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估計土耳其連嘴上的道義都不會有。而以色列雖然小,但卻是典型的不好惹。我們姑且不論以色列與中東國家間爭議的正義與否,在它們之間的衝突中,世界性的大國有主動且實質性的招惹過以色列嗎?俄羅斯當然也不例外。儘管因為世界二老大的需要,有時會發出幾聲警告,其實也僅此而已。所以,俄羅斯在在伊朗和以色列的衝突中保持中立毫不奇怪。


俄羅斯之所以會支持敘利亞和伊朗,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俄羅斯自己的利益,另一個是與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政治博弈的需要。利益自然很明白,敘利亞有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唯一的軍事基地和港口。與伊朗也有扯不清的經貿關係。換句話說,即使沒有利益,基於“敵人支持的我就反對”的基本邏輯,俄羅斯也一定會與美國對著幹。但對著幹的程度就是“靈活”的了。其靈活程度完全取決於“利益大小”和“承受度”。所以說,不要用道義來衡量俄羅斯的所作所為。比如在敘利亞問題上,如果說俄羅斯是因為道義的話,那土耳其入境打擊庫爾德武裝佔領敘利亞領土顯然有損敘利亞的利益,按理講俄羅斯應該制止。而事實上俄羅斯不僅沒制止,反而與土耳其暗通款曲。這足以說明俄羅斯只是為了它的利益而非道義。相比較來說,在這一點上,俄羅斯甚至還不如美國。儘管土耳其還是北約成員國,但不管怎麼說,美國確實多次向土耳其發出過警告。如果不是美國及英法等國制約的話,敘利亞一半國土也許都會被土耳其佔領了。由此可見一斑。

在俄羅斯介入敘利亞事務的這幾年時間裡,以色列已經不止一次轟炸了敘利亞境內的伊朗、真主黨、哈馬斯以及敘利亞政府軍的目標。但俄羅斯每次都是警告而已,從沒有有過實質舉動。有人說這是因為俄羅斯忌憚以色列背後的美國才不對以色列下手的。其實,這個邏輯推理並不能令人信服。因為即使是美國,俄羅斯不是也照樣硬懟嗎?說到底還是那兩點,即利益和承受。因為俄羅斯如果和以色列幹起來的話,顯然是弊大於利。從大的戰略來說,以色列之所以攻擊敘利亞和伊朗,並非戰略需要,而且以色列自身的國家安全需要,並不存在戰略博弈問題。從經濟利益來說,雖然俄羅斯和伊朗有經濟利益,但和以色列也並非沒有經貿往來,因為一個地區大國得罪另一個地區強國的話,實在沒有必要。再從軍事角度來說,雖然俄羅斯的體量比以色列大出許多,但以色列的軍事能力也不可小覷。作為一個世界性軍事強國的俄羅斯難道會心中沒有數嗎?以色列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F-35戰機及其它頂尖武器。如果俄羅斯真與以色列起了衝突,俄羅斯能保證自己的防禦體系不被以色列突破嗎?有人分析說以色列的國土小、縱深淺,俄羅斯可以核平以色列。我只想問,以色列難道沒有核武器嗎?俄羅斯的縱深確實廣,但以色列不可以去襲擊你的首都嗎?要知道,你一個城市的人口都可能比以色列一個國家的人口多,真的互相攻擊的話,那到底誰吃虧呢?俄羅斯不傻,它實在沒有必要去招惹以色列。俄羅斯並不是怕以色列,也不是打不過以色列,而是沒有那樣的必要,因為那樣的話,俄羅斯得不償失。所以,俄羅斯在伊朗和以色列的衝突中保持中立是基於它國家利益的理性選擇。


人生觸底反彈

中東問題~從美國以武力背書下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以來,美國就一直在孜孜以求的在經略中東。顯而易見的是,誰控制了中東這個全球最重要的石油產地和亞歐通道,誰在全球經濟方面獲得主導性的話權,並站領全球經濟的制高點。美國經過數十年的不斷佈局,目前中東僅剩敘利亞和伊朗仍不為美國所掌控了。

全球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以及世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俄羅斯和第三大石油輸出國挪威的石油出口總共獲得的石油收入,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估計,石油出口國的真實石油收入在2005年就接近8000億美元。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與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沙特阿拉伯達成一項“不可動搖”的協議,雙方確定把美元作為石油的唯一定價貨幣,並得到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其他成員國的同意。從那時起,美元與石油緊密掛鉤,二者之間被畫上了無形的等號,任何想進行石油交易的國家必須要有足夠的美元儲備。這就使得美元等於得到了石油做背書,進一步保證了美元的國際貨幣結算地位。


而伊朗在謀求石油以歐元為結算單位,這就對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形成了巨大的挑戰。這又如何能不讓美國對伊朗恨之入骨?

而以色列巴勒斯坦建國開始,就受到了阿拉伯國家的全體反對。因為以色列在此地區建國的理由是此處是一千九百年前曾經的故國~這理由也太扯淡了,雖然當年在美國操縱之下“巴勒斯坦分治方案”以33:13得以在聯合國通過,但反對票中的13票有10票就來自於阿拉伯國家。所以以色列一建國即周邊皆敵,雖然在美國的武力背書下經歷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生存下來了,但也因此以色列被牢牢地綁在了美國戰車之上。

此次美國通過把使館搬往耶路撒冷進一步把以色列推到美中東戰略的馬前卒位置,而以色列也沒有任何其它選擇,頻頻向敘伊發動遠程騷擾性攻擊,於其說以色列有戰鬥熱情,還不如說以色列是為了向美國交差。即然以色列如此做法,那麼俄羅斯自然不會彩取什麼激烈措施使以色列沒有退路的必須完全投入到目前戰局之中,而是通過加大對敘伊的軍事援助,進一步增加敘伊保衛戰的前線力量。對此伊朗當然也是心知肚明,對以色列也只是進行象徵性的遠程打擊報復而已。


史可見證

俄羅斯一直沒有和以色列發生軍事衝突,以色列也一直對俄羅斯在敘軍事基地敬而遠之,雙方有著無法言表的默契。俄羅斯為什麼對以色列對敘利亞境內的襲擊視而不見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俄羅斯是應邀進入敘利亞幫助其打擊極端武裝份子的,而不是保衛敘利亞整個國家的,明面上俄羅斯需要奉行中立政策。

2015年9月底,俄羅斯受敘利亞請求正式介入敘利亞內戰打擊極端武裝份子。對於敘利亞同其他國家的紛爭,道義上俄羅斯是不會過問的。

第二,俄羅斯進入敘利亞後,以色列就同俄羅斯保持著高度頻繁的互通,就是為了避免雙方誤判發生空中摩擦和誤會,只要不威脅俄羅斯基地俄羅斯是不會過問的。以色列前國防部長日前表示,“早期的行動都有提前通知俄羅斯,而之後雙方已經形成能夠非常準確的識別對方的戰機的體系。有效的避免了摩擦。”。這次行動俄羅斯的識別系統是能監控到的,是對俄羅斯的軍事存在沒有威脅的,俄羅斯不會為此而徹底得罪以色列。


第三,內塔尼亞胡剛剛出訪完俄羅斯,並狠狠的告了伊朗一狀,稱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前哨嚴重威脅以色列,甚至對普京直言,伊朗想要摧毀以色列,消滅600萬的猶太人。內塔尼亞胡表態稱,他與普京的會談“尤其”重要。“鑑於敘利亞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有必要確保俄羅斯和以色列軍隊之間的持續協調。”這說明雙方達成了協議,以色列已經得到了俄羅斯的默許,俄羅斯對襲擊是知情的所以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第四,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釘子,代表的是美國,俄羅斯還不想和美國徹底的發生直接軍事對抗。以色列能屹立不倒是美國全力支持的結果,以色列的利益就代表著美國的利益,俄美雖有競爭但都不想直接軍事衝突。 所以俄羅斯對以色列的戰機多次空襲敘利亞保持了容忍和剋制。

綜上幾點,俄羅斯一直對以色列的空襲敘利亞睜隻眼閉隻眼,最多是提前提供一些情報給敘利亞和伊朗來減少損失,而沒有幫助其做出其他的反擊。

關注留言查看更多!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按照道理就應該保持中立,像美國那樣過度偏袒以色列其實反而是不可取的。

大國作為當事方,介入地區衝突是不可取的,只會添亂。

如果俄羅斯不在以伊衝突中保持中立,而是站在伊朗的立場上反對以色列,那麼以色列就會拉進美國來對抗俄羅斯,這樣的話本來能降溫的局勢反而就升溫了。

這就像小孩打架,大人最好不要介入的道理一樣。


建章看世界

在以色列和伊朗爆發劇烈的軍事衝突中,俄羅斯表現得像一個客觀、公正的第三方,嚴守中立立場,不偏不倚,積極對以伊雙方勸和,最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這樣可以避免公開支持伊朗而遭到以色列及其背後的西方國家的再次圍攻。

同時,伊朗千方百計降低給發高燒的局勢降溫,不承認以色列對在敘利亞伊朗軍隊的力度空前的襲擊是針對伊朗的,而是奔著敘利亞政府去,伊朗這樣的態度,俄羅斯即使想拉偏架也無從入手。

1、對於俄羅斯,得罪伊朗的代價絕對比得罪以色列的小。伊朗是俄羅斯的傳統友好國家,最近兩三年兩國在敘利亞戰場密切協作,進一步強化了雙邊關係,可以說已經準盟友了。但俄羅斯的傳統是不講交情,只看利益。以色列和伊朗爆發了劇烈了軍事衝突,俄羅斯的立場是:中立、勸說。從交情來看,俄羅斯對伊朗不夠意思,但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而言,俄羅斯這麼做確實正確的,畢竟得罪伊朗的代價遠比得罪以色列的代價小許多。如果俄羅斯得罪以色列,甚至撕破臉變成敵人,那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利益將會遭受巨大的損失,得不償失!

2、伊朗施展“乾坤大挪移”,將以色列針對伊朗的槍口轉移到敘利亞。5月10日,以色列對在敘利亞的伊朗軍隊實施力度空前的襲擊,伊朗損失慘重。但是,伊朗的應對方式耐人尋味。

首先,伊朗睜眼說瞎話,否則在敘利亞駐紮了軍隊,只是派駐了軍事顧問。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員會委員穆罕默德—賈瓦德·賈邁利·諾班德賈尼說:“俄羅斯在敘利亞有軍事基地,伊朗只有顧問。”

5月11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塞米譴責以色列以“毫無根據”的藉口對敘利亞領土進行了襲擊,“公然侵犯”了敘利亞主權。他說:“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在自我宣稱的、毫無根據的藉口下,再一次對敘利亞領土進行轟炸,是對敘利亞主權的公然侵犯,違反了所有國際公約。” 他還稱,“敘利亞有任何權利進行自衛”。

伊朗官方的兩次表態,不僅否認伊朗在敘利亞駐紮了數萬大軍,也不承認以色列這次的大規模襲擊是在打擊伊朗,而是針對敘利亞政府的。

伊朗官方的這個態度,怎麼說呢?已經不能用綏靖來形容了,分量太輕,只能說那些被以色列炸死的伊朗人全都成了無名的冤魂……

3、普京對改善美俄關係依然抱有期望。敘利亞的背後是俄羅斯,而以色列的背後站著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包括法國、德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俄羅斯如果放棄中立的立場,偏袒伊朗,勢必和以色列變成仇人,跟美國的關係就更糟糕,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將會更嚴厲,美俄的對抗將更加劇烈,這根本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普京一心想做的就是改善已經不能再糟糕的美俄關係,他對特朗普還抱有期望。

4、俄羅斯若貿然站隊伊朗,將引發以色列的歐洲盟友法國、德國、英國的強力反彈,再次引發俄歐的衝突,普京設計的“俄歐關係友好化”的戰略構想就會毀於一旦。

以色列10日大規模襲擊在敘利亞伊朗軍事目標後,美國立即站出來力挺以色列,將矛頭指向伊朗。英國和德國跟隨美國,也站在以色列這一邊,譴責伊朗對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的火箭彈襲擊。而法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更進一步,重申“對以色列安全的堅定支持”。如果俄羅斯貿然力挺伊朗,則跟美國、法國、德國、英國再次爆發對立與衝突,這絕對會破壞普京友歐、入歐的戰略構想,對俄羅斯的損失難以估量。

5月7日,普京在宣誓儀式上同三個人握了手,其中一人便是德國前總理,也是現任總理默克爾的政治導師施羅德。施羅德的背後是默克爾;默克爾的背後是歐盟。因此,普京跟施羅德的握手,並不是禮儀性的、普普通通的一次握手,而是普京向歐盟發出的一個明確的信號:俄羅斯不想再做“百年孤兒”,最高目標就是融入歐洲,成為歐洲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至於其他的,有話好說。

在跟以色列的衝突中,實際上,伊朗是一個孤兒,獨木難支,不敢承受在敘利亞的十萬伊朗大軍遭到以色列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襲擊,把目標轉移到敘利亞,也就可以理解了。


飛狼

俄羅斯在伊以衝突中保持中立是迫不得已,也是目前的最優選擇。暫時中立,才能最大化維護俄羅斯的利益。

首先,苗頭初現,牌局不明。伊朗有很強的實力,與以色列的衝突還沒有演變成大規模戰爭,雙方僅僅是試探性攻擊,兩個實力相當的大漢相互叫陣,結局未明,俄羅斯旁觀是最優選擇。要等到兩國真打起來了,而且相互精疲力盡的時候,伺機而動,才可以獲利。


戈蘭高地的以色列坦克部隊

其二,轅門射戟,俄羅斯學呂布待價而沽。伊朗是隻大肥羊,是石油生產大國,也是俄羅斯重要的武器市場。但是此前,伊朗對進口武器非常精明挑剔,在武器談判桌上,伊朗人眼界很高,且非常有主見,要賺伊朗人的錢並不容易。這次以伊矛盾升級給伊朗帶來了較大壓力,俄羅斯的武器大宗交易機會有可能出現。俄羅斯轅門射戟,既不得罪以色列,也安慰伊朗,好處不言而喻。如果明確支持伊朗而反對以色列,就會過早把自己暴露出來,顯然是不明智的。

不用擔心伊朗會被以色列打趴下

其三,俄羅斯實力衰弱已是事實,做不了帶頭大哥,也就支撐不起什麼“主義”了。俄羅斯無法像前蘇聯那樣,財大氣粗,可以站在道義制高點上,販賣自己的“主義”,組織一個屬於自己控制的價值陣營。現在只能做個投機者,以維護自身的利益為第一目標,主義暫時放在一邊。

俄羅斯軟實力大大下降,已經撐不起什麼“主義”了



第四,如果伊朗不幸“倒下”,中東地區混亂依然會繼續,以色列與阿拉伯之間的矛盾並不會就此消失,甚至會激化,俄羅斯依然可以從中牟利。如果以色列不幸“倒下”(這種可能性不大),未必對俄羅斯有利,阿拉伯國家與伊朗爭鬥中,顯然,阿拉伯更是大“金主”,這裡面的博弈模式實在是太複雜。

中東地區矛盾交織,不必急於站隊

第五,以色列與伊朗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很小。雙方的衝突激烈程度被各種新聞媒體嚴重誇大了,雙方其實都比較剋制。伊朗與以色列誰都承受不起戰爭帶來的嚴重後果。

不用擔心以伊兩國會發生戰爭


國家利益才是永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可以變化的。動物世界如此,國際社會也如此。

『關注鶇飛天,感謝圖片作者,歡迎批評指正』


鶇飛天

更為關鍵的是,以色列在通報中指出空襲前已經告知了俄羅斯,沒有對俄羅斯在敘利亞軍事設施造成任何影響。表面上看,以色列是向俄羅斯妥協,事實則是向外界表明俄羅斯在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中保持了中立的立場。事前不少媒體和專家分析,俄羅斯會在關鍵時刻給予伊朗必要支持,現在看來明顯是錯了。

那麼為啥俄羅斯保持中立呢?伊朗期待的俄羅斯幫一把為沒有實現呢?其實這個不難理解。首先以色列沒有侵犯到俄羅斯利益,俄與以色列一直都有軍事聯繫。雖然因為美俄關係緊張以色列會不是怒懟俄羅斯,但是兩國之間始終保持聯繫,以色列總理還參加了俄羅斯閱兵,所以俄沒有理由與以色列鬧翻。

另外,俄羅斯很聰明,在開闢一道新戰場俄羅斯吃不消了,伊朗和以色列打起來了胡曬武裝也會參與打以色列,中東就亂了。中東亂了最高興的是美國,最可能遭遇損失的就是俄羅斯。俄羅斯很清楚,美國攪局伊朗就是希望亂起來,俄必然不能上當中招,所以俄保持中立扮演調和者角色也是一種絕好策略。


深度軍備

特朗普不管不顧盟國的強烈反對撕毀伊核協議,最現實的目的就是給以色列製造合法理由,摧毀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確保以色列的安全。因為截止今天伊朗都沒有向國際社會,公開承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敘利亞的存在。以色列對外界稱:9日凌晨射向戈蘭高地的火箭彈是“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乾的。聖城旅屬於伊朗國家軍隊。為什麼要駐紮在敘利亞呢?伊朗在國際關係原則上無法解釋的。所以,以色列打擊的是伊朗駐敘軍事基地,沒有打擊敘利亞軍事基地。在法理上以色列佔理,伊朗沒理。這就是“小霸王”的精明獨到之處。

俄羅斯不支持伊朗是在保護伊朗,如果俄羅斯幫助伊朗,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力量和軍事基地,將面臨滅頂之災,這是以色列最願意看到的,伊朗本來就不該在這個時候向美國示強。

一,5月8日,以色列向大馬士革南面和周邊,發射導彈。就是挑事逼迫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成功了。可伊朗9日火箭彈射擊戈蘭高地,屬於不理智反應,後果是軍事設施造到破壞,得不償失。

二,特朗普宣佈撕毀協議前,美軍在土耳其軍事基地增加了20架F-16戰機和高端攻擊機A-10。C-17銀河重型運輸機,把90枚B_61型空射戰術型核彈空運到位。

三,在敘利亞領土上,俄羅斯敢直接支持伊朗,那麼美國同樣力挺以色列。後果是伊朗在敘利亞苦心經營和投入的一切立場消失。伊朗在敘利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建設的地下導彈發射基地,就會讓美國的核彈徹底報銷。這個損失無法估量,這些地下設施以色列無法摧毀,美國曾趁亂使用鑽地炸彈沒用。這才是美國和以色列最想得到的結果。因為,這些地下設施配合地上導彈基地,火力全開足以毀了以色列。

因此,我認為俄羅斯此次不支持以色列正確。歡迎神評!——何由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