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在普通人看来,一个包用破用旧了就扔弃是最常见的事,尤其是那种最稀松平常用帆布做的布包。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在一泽帆布包掌门人一泽信三郎看来,他家制作的帆布包值得珍惜。因为每一个帆布包,都是匠人们手工制作,制作时间少则1天,有的时候多达5年。门店全世界只有一家,就在京都,别无分店。更没有网店,你也无法在网上购买。

每款包都不会绝版,“如果有客人拿了一个五十多年前我们做的包,让我们来做同款,因为我们一直用同样的材质,当天就可以做得出来。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一泽信三郎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帆布并不是一种特别珍贵的布料,也不是动物皮草,做一个包而已,值得用手工吗?但在一泽眼中,普通一块布料里也包含着匠人们的用心。

用来制作帆布包的也是那种七八十年前的缝纫机,匠人们用的剪刀用钝也是经常的事。工坊里到处能听到木槌敲打金属件和帆布折痕的声音。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一泽帆布还为自家生产的产品提供修理服务。如果一个客人拿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来找上门来修理,一泽信三郎反而觉得非常高兴,会用感恩的心态去修补每一个包。

每一个包上,都有一个一泽帆布包的标签,对此,一泽信三郎对 Lens 说,这不仅仅是我们的商标,它是一张“制造责任证明”,只要有它的包,我们都会修补。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好东西一定要特别宝贝它,帆布包一开始非常新,但不断跟它共度岁月的时候,它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越来越贴合你。”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小时候每天都能闻到帆布的味道,还有缝纫机的咔嚓声”

一百多年前,一泽信三郎的曾祖父,创始人一泽喜兵卫购买了当时算是奢侈品的缝纫机,开始缝制西装并开设了洗衣店。第二代一泽长次郎则遇到了日本自行车普及的时期,送货的工匠们经常上门定制那种可以盛放货物的工具袋。长次郎开始缝制非常结实的帆布包,并在上面贴上自家的商标,这样一来,这些布包随着送货人的脚步,让一泽帆布包的名声传遍了京都的大街小巷。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创始人一泽喜兵卫创建的“京都乐队”

一泽信三郎就出生在这样的京都匠人家庭中。“老字号的店铺和制作工坊都是连在一起的,小时候每天我都能闻到帆布的味道,还有缝纫机的咔嚓声”,他对 Lens 说。

他从京都一所大学毕业之后,进了朝日新闻社。但他觉得朝日新闻社的工作并不适合他,媒体的快节奏工作,跟他本人的性格也不相符。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一泽帆布工坊的匠人们正在工作

战后日本出现“登山热”,一泽帆布包成了当时日本登山用品当中的著名品牌,但普通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却没有得到满足,人们希望这种结实耐用的帆布包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因为当时产量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历经三代人的家业已经走向颓势。一泽信三郎决定辞去在朝日新闻社的工作回家帮忙。

他认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这家店生存下去的关键。开始将以前那种送牛奶瓶的工具袋,改造成小巧精致的托特包,还增加了布料的颜色。逐渐,一泽帆布从过去的10名工匠增加到了70多位。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下面是手工制作中的几个步骤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裁剪

提前考虑布料的缩水性,确认好尺寸,做到不浪费布料,裁剪过程中确认好布料不能有污损。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成型

因为厚帆布不能立即上缝纫机,因此必须要在木桩上用木槌锤出折痕。工坊中经常能听到咚咚的敲击声。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缝纫

要针脚均匀地缝制帆布包对匠人来讲非常重要。工坊中有不少缝纫机都有90多年历史。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线头

线头都由匠人亲自打结,以防松脱。匠人们还会在口袋处车一道弯线收尾,并用木槌和胶水固定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收尾

在缝制结束后,匠人们会用粘毛器将线头全部沾走,并认真注意不要在包上留下不必要的折痕。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亲兄弟为继承权闹到法庭

京都匠人们的日子看似与世无争,但也不免遭受家族间的利益争夺和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2001年,信三郎的父亲去世,父亲生前给律师留下了遗嘱,将家业给老三信三郎继承,但没想到老大信太郎突然也拿出一封遗嘱,上面写家业由长子继承。由此,一泽帆布的经营陷入尴尬境地。

兄弟双方一路将官司告到日本最高法院,结果最终判决长子遗嘱有效。一泽信三郎一家人被迫离开,多年和他相处的匠人们也跟随他另立门户。在离开的那天,信三郎和工匠们拉着横幅拍了一张照片,横幅上写道:“We Shall Return”(我们会回来的)

在日本,像一泽帆布这样的百年老字号因为继承人问题而出现争端的例子不少。据统计,有九成日本企业都是家族产业,子承父业是当然的事情,那么,继承本身就成了继承人经营方式的“争夺”。家族争斗也往往是成为一种宿命。当时这一事件引起京都社会的争议,成为全日本媒体报道的对象。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2006年,信三郎另立门户,创立了“信三郎帆布包”。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2009年,信三郎和妻子再次对大哥提起诉讼,最终逆转胜诉,重新拿回一泽帆布的经营权,搬回了之前的店铺。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落后于这个时代,反而会站在时代的最前端

如今,一泽信三郎的店铺里集中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匠人。他说,自己手下的工匠都是慢性子,这样才能真正用心把包做好。如今很多日本企业都把工作外包给其他人,“这样大规模生产,如果做错什么,布料就浪费了,扔掉非常可惜”。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在采访中,信三郎介绍了自己工坊中的一位非常年轻的匠人,他大学学电子工程,毕业后上班一段时间,觉得不太适合那种工薪族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一直想做一份能够认真做东西的工作。于是他来到京都,先是在一泽帆布做销售的工作,等待工坊中的匠人职位,到制作岗位后,他一直做了整整七年锤帆布折痕的工作,之后才开始上缝纫机。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店铺里也从来没有设计师这个岗位,信三郎说:“设计师坐在桌子前,拿着笔和纸设计出的都是很平凡没有特色的东西,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思考、思索,他设计出来的东西才会有特色。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消费者寄给一泽帆布包的感谢信和意见信

因此,一个新帆布包样式的产生,都是匠人们平时试用过程中,集合各种各样意见,互相讨论后作出样品,一起反复使用试错的结果。“有一款包曾经用了5年设计,设计这款包的匠人,最后都跟我们闹别扭,不过这款包最后也是卖的最好的”,他说。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帆布包上的金属扣等零件

信三郎把这种“慢”当做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平日里自己经常做的事情就是发呆吧,说不定哪一天夫人也会把我踢出公司”,他开玩笑说。

在自己的博客里,他将自己称作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他不会用智能手机,平日里只是发一发短信而已,一泽帆布包的网站,也是在女儿的建议下改成了今天的样子。家里人劝他:“连电脑都不会用,老了会很不方便的”,但他坚持自己的生活还是要和自家生产的帆布包一样,“不夺人眼球,不奢华,不迎合其他人。” 他曾经去过印度,他希望自己像恒河水一样,慢慢流淌就好。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很多人问一泽信三郎为什么不着重生产几款最受欢迎的产品,这样成本也会更低,销路也会更好,自己也会赚的更多,而不是像目前小规模生产。但他认为,每个时代的变化人们都无法预知,如果大量生产,时代如果发生变化,人们的喜好和审美发生变化,那一泽帆布包也会面临生存的危机。只有小规模,种类多样化,才能维持这家老字号的存续

作家吉井忍曾形容信三郎的一泽帆布包:“别看这样一个帆布制作作坊落后于我们这个时代,其实在这个落后的过程中,他们所在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他又莫名其妙地领先于这个时代。这是非常有趣的。”

信三郎的帆布包,正需要像他这样“落后于时代”、有耐心、慢性子的人来制作。

“如果这份工作需要用笔试来考核的话,我和我的员工们可能都不会合格,过去我招人,就问对方一个问题:‘你能从1数到50吗?’,如果能数就招他,现在可能不光要数到50,可能要数到100才行。

京都匠人一款帆布包用5年设计,他称自己是“落后于时代的男人”

Lens旗下包括出版、新媒体、重逢岛视频、沙龙等业务,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本文部分图片由 吉井忍 女士及 “看理想” 提供

参考来源

http://www.ichizawa.co.j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