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西安市鄠邑區終南山紫閣峪敬德塔

尋訪西安市鄠邑區終南山紫閣峪敬德塔

尋訪西安市鄠邑區終南山紫閣峪敬德塔

登上了西安市鄠邑區終南山紫閣峪敬德塔,登高覽勝,心曠神怡之餘,忽然想到了敬德這個人,他和敬德塔有什麼歷史淵源呢?於是回到家,翻開《戶縣誌》,才知道書中記載道:敬德塔位於鄠邑區東南25公里紫閣峪內,亦稱紫閣山寶林寺塔(或稱紫閣寺塔)。寶林寺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尉遲敬德監修,故稱敬德塔。塔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宋代重修,至清同治元年焚燬,僅紫閣山上寶塔一座保存至今。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高約17米,為四面七級樓閣式實心磚塔,每邊長2.79米。塔身底層較高,西面闢券門,塔體宏偉挺拔,雕工精細,造型秀麗,裝飾典雅。

那麼知道了這些,寶林寺和敬德又有什麼關係呢?於是到圖書館借到了一本《說唐後傳》、一本《說唐三傳》,看後方知曉:書中這樣中記述:大唐名將尉遲恭和結髮妻子梅秀英所生長子黑麵虎鬚,相貌與尉遲恭無二,掌中一杆丈八蛇矛,腰懸竹節鋼鞭,勇猛無比。 當年孩子未出生,尉遲恭離家投軍,梅秀英正懷身孕,尉遲恭為子起名寶林,留下雌雄雙鞭中一根,刻上“尉遲寶林”作為父子相認之憑據。而後,梅秀英為北國白良關總兵劉國楨所擄,為保腹中之子,忍辱嫁給劉總兵。孩子出生,取名劉寶林。一日,唐軍掃北,尉遲敬德為先鋒,兵進白良關,打傷劉國楨,劉寶林要為父報仇,與尉遲恭大戰三天,不分勝敗。此時,梅秀英對劉寶林說明身世。劉寶林在陣前亮出“尉遲寶林”之鞭鞭,雙鞭相會,父子相認。後來,尉遲寶林跟隨父親,掃北、徵東,衝鋒陷陣,屢建功勳,為大唐一代名將,被封為右衛將軍鄂國公。

2000年3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唐人寫經》記載:且說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至唐朝已達鼎盛時期。時人們喜歡興建寺院、建築佛塔、鑄造佛像、抄寫經文活動十分頻繁。唐朝右衛將軍鄂國公尉遲寶琳(林)曾來陝西鄠縣(今之戶縣)敬德塔不遠的雲際山寺寫經。現存的這件作品為紙本,縱25.8釐米,橫78.9釐米。卷首寫:“阿毗曇毗婆沙智健度修智品第四卷第五十五”。《阿毗曇》意譯為“論”“疏釋”,本論為對印度小乘佛教一切有部著作《阿毗達磨發智論》的疏釋,北涼浮陀跋摩與道泰譯,原著一百卷,今存六十卷。卷尾書有“龍朔二年(公元662年)七月十五日右衛將軍鄂國公尉遲寶琳,與僧道爽及

鄠縣有緣知識等,敬於雲際山寺潔淨寫一切尊經”、“經生沈弘寫”等款。此距今1351年,彌足珍貴。此卷書法結體整齊縝密,運筆精到,字體遒健飽滿,融雄勁與清逸為一體。據《戶縣誌》記載,雲際山寺,在戶縣終南山。雲際寺創建於北周初年(561年),唐朝武宗滅佛時被廢。

眺望著雄偉的寶塔,想著悠悠往事,愈加感到歷史的厚重。敬德,作為唐朝的開國元勳,與秦瓊被唐太宗作為門神,千百年來每逢春節張貼門上,供人祭祀和懷念。那座敬德塔,伴隨著汨汨清泉,依然挺立在終南山脈之間。據西安60多里地的戶縣紫閣峪深山,因為有了這座寶塔,還有尉遲抄經是故事,更加使人感到神秘與嚮往。

尋訪西安市鄠邑區終南山紫閣峪敬德塔

尋訪西安市鄠邑區終南山紫閣峪敬德塔

尋訪西安市鄠邑區終南山紫閣峪敬德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