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房貸捆綁你的人生 買房貸款年限未必是越長越好

根據中原的數據,今年截至5月中旬,全國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出臺了多達125次,也就是說平均不到兩天就有一次調控,與此同時,全國多個城市因房價上漲的問題被有關部門約談,在如此頻繁和嚴格的政策下,民眾對於買房仍一如既往的執著。

別讓房貸捆綁你的人生 買房貸款年限未必是越長越好

對於剛需來說,要想用有限的資金買房,只能通過貸款的方式解決,而面對不斷上浮的貸款利率,有些購房人猶豫了,現在貸款的成本升高,貸款年限長些能減輕點月供的負擔,但是就要多付利息,這房貸年限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分析一下大家選擇貸款年限時的幾種心態:

選擇貸款年限短的人(15年內)

一是不喜歡欠銀行錢的感覺,寧可跟人借錢也不想多交利息,但是籌完錢後發現還差一部分錢,只能貸款嘍,為了少還利息,就選擇了較短的期限。

二是是自身經濟能力還不錯,為了保證手裡的現金流,只貸了較短的期限。

選擇貸款年限較長的人(20-30年)

一是經濟能力有限

,只能選擇長點的年限,等有了多餘資金再多還點,減輕月供的壓力。

二是從保值的角度,房子作為固定的資產,在部分熱點城市的長期保值優勢明顯,貸款年限長點慢慢還,有條件的話還能以租養貸,減輕房貸壓力

選擇貸款年限中等期限的人(15-20年)

這種情況有的是經濟能力有限、有的是為了保值,可能綜合了上面兩類人的考慮。

我們再來看一下銀行對於貸款年限的規定:

1、銀行有最長貸款年限限制

通常,銀行要求的貸款年限最長不超過30年,不過不同地區銀行的要求會有差異,具體取決於貸款所在銀行政策規定。比如,去年北京收緊了二套房貸款年限政策,將最長年限縮短到25年,意味著購房人月供要還更多的錢。

2、貸款人年齡越大貸款年限越短

貸款年限也受到貸款人年齡影響,有銀行規定貸款人年齡+貸款年限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有的規定不超過70週歲,年齡越大,能申請的貸款年限就越短。

今年工商銀行將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最高年齡從65週歲延長到70週歲,借款人年齡與貸款期限之和不超過75年,假如貸款人年齡50歲,新政策下貸款年限=75-50=25年,同時滿足不超過70週歲的話,最長能貸20年,而以前只能貸15年。

所以最後到底能貸多少年,也取決申請人的年齡,25-45歲是比較受銀行青睞的年齡段,這個年齡段的人有了一定社會經驗,通常有穩定的工作、收入用於還貸。

3、房子房齡越大貸款年限越短

對於二手房來說,銀行會審查二手房房齡,一般要求貸款年限+房齡不超過一定年限,有的規定是40年,有的規定50年。

舉個例子:

假如房屋房齡7年,貸款銀行規定貸款年限+房齡不超過50年,根據公式的話,貸款年限=50-7=43年;如果貸款人今年30歲,根據貸款人年齡跟貸款年限的公式,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貸款年限=60-30=30年,那麼綜合房齡、貸款人年齡對房貸年限的影響,最後的貸款年限為30年。

通過對買房人和銀行政策的分析,不難看出,貸款年限長短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購房人自身的經濟能力和消費習慣,在房價較高的大城市,經濟能力有限的人會選擇30年期限,等有錢後,有選擇性地決定是否提前還貸,減輕月供壓力;經濟實力強的人會選擇15-25年,對他們來說,貸款買房實際上是一種利用資金槓桿實現財富增值、保值的手段,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合算。

很多人在去年的時候抱怨著房價高買不起,貸款的壓力又大,一直在觀望等待,今年,貸款壓力有增無減,更要命的是有的地方有錢都未必能買得到新房,因為買房的人多了,這個時候會發現,當初那些喊買不起的人,其實是懷著僥倖的心理,希望佔到一點便宜,並非完全買不起,與其說市場跟他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不如說,他們太過於貪心和自信了。

市場是在變化的,你的最終目的是:在保證生活質量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利用最少的錢,買到相對合適的房子,記住,是相對合適,因為買房很難達到十全十美,除非你有足夠的錢和時間。實際上,這也是買房人自我博弈的一個過程,在各種不確定因素下,選擇適合自己的貸款方式、貸款年限,想清楚透支買房後的日子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