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麦产量、质量、价格、品质、后市、降雨

产量方面

今年小麦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受天气影响,单产低于去年,预计今年小麦产量总体略有减产,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在1.2亿吨左右。2018年苏皖小麦播种面积呈恢复性增长,目前长势良好,如后期无重大灾害性天气情况发生,将又是一个丰收年,预测亩产350-370公斤。

山东小麦产量对比去年持平或略减,目前小麦生长既有气候适宜、生长前期病害发生轻微等有利因素,也有局部(菏泽地区)小麦发生冻害的不利因素,因此今年整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跟进。具体地,山东的鲁中和胶东地区小麦长势较好,若后期天气晴好,丰收在望,其中威海、青岛有望增产。而菏泽、济宁地区遭受冻害影响,成穗率下降,预计单产略减。聊城、德州地区由于持续干旱,预计会有一成左右的减产。

河南小麦近期的雨天对收成有较大影响,预计减产的几率大。而5月15-18日的连续阴雨天气导致部分小麦倒伏。天气问题对优质小麦的影响较大,但由于去年以来河南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大幅扩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产的减少。相对而言,普麦受灾情况较轻。

2018年小麦产量、质量、价格、品质、后市、降雨


质量方面

今年部分地区小麦遭遇赤霉病和连续阴雨天气,但总体质量尚可,不过,最终的收获情况仍不好判断,主要取决于上市前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

今年部分地区病虫害特别是赤霉病防治,宣传及时、措施到位,除极个别地方因农村“空心化”导致劳动力不足或未能及时防治发生小麦赤霉病外,整体情况良好,其中苏北地区预计今年小麦质量较好,整体达到二级以上。

2018年小麦产量、质量、价格、品质、后市、降雨


价格方面

当前国内小麦市场的主基调是去库存,政策总体利空,小麦市场价格难改弱势,普遍预测今年的开秤价将低于收购价,上市时间大概在5月底6月初。需要注意的是。2013-2016年产临储小麦质量不佳,对面粉加工企业吸引力不大,2017年临储小麦国家暂未出库,如果新麦上市前期,仍不投放2017年产临储小麦,面粉加工企业会尽量收储一定数量的2018年新麦,加上当地仓容充足,现已腾出120万吨仓容,收购积极性较高,从而刺激新麦价格。

不过,要警惕价格的高位风险,后市随着新粮上市量的增加,价格将回落。而且,当前国内小麦市场库存压力巨大,预计今年临储收购量为2000-2500万吨,届时临储库存累计将达到1亿吨。随着小麦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未来最低收购价还将继续降低,整体利空麦市,尤其是供给过剩的普通小麦。

2018年小麦产量、质量、价格、品质、后市、降雨


品种方面

当前,我国小麦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普通小麦供过于求,而优质小麦供不应求。在国家持续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广优质粮食工程的背景下,近年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品种性能不断优化。

广东省小麦储备企业表示,基于缓解购销矛盾,降低轮换差价的考虑,他们会倾向选择优质小麦作为储备品种,对此,山东省粮油交易中心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们表示山东几乎没有用优质小麦作为储备的。

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上优质小麦纯度不高,存在掺普通小麦的现象,近几年优质小麦行情并不好。

另一方面是因为优质小麦价格很难把控,受天气影响变动较大。小结连续大雨导致部分地区小麦穗上变黑、发霉等爆发。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减产预期加强,而且对质量的担忧更甚,总体来说后市不容乐观。由此可能引发新粮上市期间阶段性的抢收,尤其是质量较好的小麦价格将被追高,对品种要求较高的收购主体应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收粮节奏。

南方主产区新麦陆续开始上市,受天气影响,质量普遍不佳。甚至已经有发芽、发霉现象。马上进入全面收获期,近期的天气需要重点关注,而后期新麦的质量情况将成为影响价格走势的重中之重。

1、河南

河南南部小麦成熟期受连阴雨天气影响,减产降等已成事实,信阳、南阳驻马店新麦更是发芽、霉变情况突出。安阳、濮阳等地优质麦受清明时候天气影响更为严重,空穗较多。未列出地区掌握信息比较少,暂不予评论。5月25日,驻马店新蔡县正在下大雨,地里的小麦芽麦很多,选的每个穗都有一部分芽麦,现在处于萌动阶段,黑霉比芽麦多。保守估计减产三成。

2018年小麦产量、质量、价格、品质、后市、降雨

2、山东

山东新麦预计6月初开始收割,受生长期不利天气影响,小麦穗小、粒少甚至未出穗的现象较去年多,今年产量或将持平略减。后期还需关注收割时候的天气。

3、河北

今年河北新麦预计在6月10日左右大面积收割,河北南部受倒春寒影响比较严重,其中尤其是邯郸,预计新粮开秤价将跟着托市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