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领头雁」如何建设好基层科协组织?这个省遍地都是改革样本!

「改革领头雁」如何建设好基层科协组织?这个省遍地都是改革样本!

「改革领头雁」如何建设好基层科协组织?这个省遍地都是改革样本!

近年来,浙江省科协按照“树标杆、做头雁”的要求,积极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始终走在地方科协改革前列,努力打造新时代科协工作的“浙江模式”。今年5月,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将在杭州举行。

日前,科协改革进行时精心策划“改革领头雁”系列报道,通过介绍浙江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成果,以期为地方科协深化改革提供借鉴。今天推出该系列报道的第二篇“基层建设”,敬请关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群团组织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改革领头雁」如何建设好基层科协组织?这个省遍地都是改革样本!

当群团改革的东风吹响号角,

浙江省科协争当改革的排头兵,

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

浙江精神率先发力:

2017年,

浙江省科协把大力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

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提出了

“科协组织延伸基层,

村社校企全面覆盖”的目标,

明确全省2017年底基层组织覆盖率达到70%,

2018年实现全面覆盖。

2017年4月,

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郑金平

亲自带队组成调研组,

深入宁波余姚市的乡镇、街道、

村、社区、企业、学校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深入调研,解剖分析,调研组认为,

余姚市科协从基层组织建设入手,

通过党委政府强力助推、

考评体系上下贯通、科协组织长期坚持,

实现了基层科协组织全覆盖,

直接打通了末梢循环,

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

“余姚模式”“余姚经验”。

「改革领头雁」如何建设好基层科协组织?这个省遍地都是改革样本!

6月7日,

浙江省基层科协组织建设

现场推进会在余姚召开,

全面推进“余姚模式”,郑金平提出

“科协组织延伸基层,村社校企全面覆盖”,

全省科协系统以最大的决心、

毅力和勇气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

「改革领头雁」如何建设好基层科协组织?这个省遍地都是改革样本!

2017年6月,

浙江省科协在贯彻落实

其他多项改革措施的同时,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

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配发“余姚模式”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工作

规章制度资源包,明确基层组织建设目标任务。

截至2017年底,

全省共有乡镇(街道)科协1340个,

覆盖率达99.5%;

村(社区)科协组织24966个,覆盖率达82.9%

(其中杭州、台州覆盖率100%);

高校科协56个,县级学会1849个,

农技协875个,企业科协1519个,

园区(特色小镇)科协223个,中小学校中

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组织4098个,

“科协组织延伸基层,村社校企全面覆盖”

阶段性目标由此步入佳境。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院士专家工作站基本实现了县域全覆盖,

新型基层组织建设上实现突破,

杭州市余杭区的特色小镇建立首家科协组织。

「改革领头雁」如何建设好基层科协组织?这个省遍地都是改革样本!

组织网络健全后,

如何激发基层科协的组织活力,

成为当前浙江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

重点和难点。

去年12月初,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

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

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后在浙江调研,

充分肯定了浙江省科协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并要求探索发挥

“三长”等基层科技工作者的作用。

于是,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

浙江省科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

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

发挥“三长”作用试点工作。

2018年3月,下发《关于在全省

开展发挥“三长”作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从顶层设计为“三长”的实施做好科学规划。

从抓组织建设到抓活力提升,

从抓组织覆盖到抓工作覆盖,

浙江作为全国“三长”工作

六个试点单位之一,定方案,抓试点,

将为全国基层科协改革提供浙江样本。

「改革领头雁」如何建设好基层科协组织?这个省遍地都是改革样本!

试点分为地级市、县(区)、

乡镇(街道)、村(社区)四个层面,

采取挂兼职基层科协副主席、常委的方式,

通过支持引导以“三长”为代表的“关键人物”

在基层科协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

探索形成新时代基层科协有效联系服务、

团结引领卫生、教育、农业、企业等

各领域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创新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以台州市为例,

目前,全市“三长”吸纳率达94.6%,

其中黄岩、路桥、临海、温岭、玉环、

天台、三门等8个县(市、区)全面完成;

全市4920个村(社区)实现科普组织全覆盖;

3座高校全部建有科协,

558个规模较大企业建有企业科协,

总量全省领先;

新增农技协7家,总数达到60家。

去年全市新建11家院士工作站,

3家省级站,数量居历年之最。

在“三长”的示范带动下,

台州市的市级专家科普讲师团、专业服务团、

草根科普讲师团、科普志愿者等

4支科协工作队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教师、医生、农技人员加入,

并经常性地深入社区、农村,

开展科普宣教、科技教育、专业咨询、

健康义诊、科技帮扶、技术培训等活动。

“三长”作用的发挥,

把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

让科协组织真正扎根基层、

接长手臂,形成了支撑力量。

4月11日至12日,

全省发挥“三长”作用

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座谈会在台州召开,

台州市科协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改革领头雁」如何建设好基层科协组织?这个省遍地都是改革样本!

一年多来,

浙江全省科协系统坚持集中统一领导,

加强统筹部署、上下联动,

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已经初露端倪:

桐乡市石门镇科协把农技协、

农函大、农民合作社等科协系统

“新三农”的基层科技社团组织发动起来,

建立各个“小组织”,落实到人,

打造出“科普+田园综合体”;

长兴县科协在全省首创成立了

企业科协联盟“企业科技官学会”,

会员覆盖全县所有省级以上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企业科协联盟的创新形式,

实现了多方参与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从研究问题到制定方案、

从谋划设计到协调推动,

浙江省科协基层组织建设

始终在“一盘棋”部署下推进。

「改革领头雁」如何建设好基层科协组织?这个省遍地都是改革样本!

接下来,

浙江省科协将按照中国科协、省委的要求,

以加强基层群团综合改革为龙头,

在进一步提高

全省科协基层组织覆盖率的基础上,

以发挥“三长”作用为突破口,

省、市、县三级科协合力,

科学谋划,系统推进,

牢牢抓住“三长”这些关键人物,

为全国基层组织建设作出引领和示范。

与此同时,

通过实施基层科协赋能计划,

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基层,

集成更多的科普、学术、人才等

多方面资源配置到基层,为乡村振兴战略

积极贡献科协智慧和科协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