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走啊,克石牌岭!”

这句话放在平时,懂行的老杆们开始心领神会,嘴角闪现邪魅一笑。但若是在正值吃虾季的夏天说,就显得单纯又清新了。

这里是武昌最老牌的撮虾子圣地,十几年来的江湖地位屹立不倒,夏天里餐馆可以没有米饭,但是不可以没有小龙虾!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当汉口的万松园,早已脱胎换骨,成为了云集各路美食品牌的喧哗之地时,做虾子更早的石牌岭,依然保持着一份宁静与纯粹。

只是不经意间,路上提着大袋虾壳残骸的清洁工,正向你出强烈的讯号,这里暗藏着小龙虾的江湖!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石牌岭路,两头连接着武昌最负盛名的两大堵点,街道口与雄楚大道。住在石牌岭的人,想坐车出门玩,必须在两难中做出抉择。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这两个地标在这里屹立了几十年。

亚贸广场刚刚改头换脸那时候,总让人有种走错路的错觉,十几年不变的武商style绿玻璃外墙,一下变的高大上,有点儿措手不及。

同样让人措手不及的,还有旁边火极一时的新东方总校区被拆。当年新东方F4的课有多火爆,如今这一片废墟就让人多唏嘘。

石牌岭路以北,药房、私人诊所跟吃虾的店一样多。有朋友第一次来,非常疑惑:石牌岭的人是不是特别容易生病?三餐要和着药吃?

但石牌岭路本身的变化,只有这里的老住户才能体会。老社区的改造,总是缓慢的,特别是在这个老武汉与外来人口常年混居的石牌岭。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这里的路之陡,能骑行而上的人,我是佩服的。这里的民风之传奇,每每碰到成群结队的赤膊光头大哥,我也是常怀敬畏之心。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来石牌岭吃虾子,不点蒸虾的都是外行。而小亮蒸虾,就是这里的老大。就算这几年风头不如以往,但这条路上,随处可见它的传说。

“小亮蒸虾”四个字在这里,犹如某种街头暗语,每走几步就能看到。只是这条路上的小亮,跟传说中的小亮蒸虾,没有一丁点关系。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以来这里朝圣的第一个难关,就是分清哪个才是传说中的那家小亮蒸虾。

首先你要找到竹苑大市场的大门,然后你要意志坚定的往里走,不被门口的两家小亮所迷惑。真正的小亮,在市场里的曲径通幽处,深藏功与名。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 马路对面,门脸光鲜的这家,是武汉三镇都有的连锁店,不是。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 竹苑大市场正门口这家,虽然招牌上写着第一家小亮蒸虾,但是它也不是。

走到里面,你会遇到第二个难关——心中杂念。

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会被入口那近百米的ktv、茶屋所震慑,赞叹武汉竟还有如此迷幻之地。但是见过市面的石牌岭人,只微微一笑,包容了你的少见多怪。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当你摒除心中杂念,复行数十步,走入竹苑市场深处时,便豁然开朗了。狭窄的马路两边,鳞次栉比的排列着虾店、烧烤店,大多开了10年有余。

认准有R标志的小亮蒸虾招牌,石牌岭的第一顿虾,必须从这里开始。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当吃到小亮蒸虾的那一刻,你会知道,之前历经的重重阻碍都是值得的。蒸虾的甜美,油焖大虾的鲜辣,每一口都在感叹,小龙虾这辈子能死在小亮,也算是不枉虾生。

小亮蒸虾,每年4月开始卖虾,2003年开业至今,火了14年,带动了一条街的虾子生意。但是老板却无心去拾掇一下装潢,门脸实在是亲民,似乎对这种刁角大排档的风格情有独钟。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招牌的蒸虾120元一份,没有大中小或者精品虾之分。作为老牌蒸虾店,虾子本身肉质鲜美当然不在话下之外,但最让老顾客戒不掉的,是小亮家的秘制蘸料。刚入口的酸甜,跟有些后劲的辣味,这独此一家的味道,更衬得虾肉本味的鲜美。

不仅是蒸虾的蘸料,油焖大虾也是自成一派,锅底用料扎实,可以看到生姜等等各种大料,黄瓜打底,口感并不过于油腻。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小亮的菜单真的非常简单,所有的虾子品种只有4个:蒸虾、蒜蓉虾、油焖虾、全味虾球。其他菜品也并不丰富,一面菜单就能装下所有。小龙虾在武汉火的这10几年来,每年都在变着花样出新招,唯独小亮还是维持着小龙虾原始的大排档血统。

在这里点一盘醋泡花生,就一碗凉拌毛豆,一群人就能剥着小龙虾,下一口冰啤酒,聊天吹牛逼,就算打赤膊也不会有什么不妥。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天色渐黑,小亮蒸虾渐渐被食客坐满,不时有隔壁的烧烤店老板,往来其中,询问着要不要烧烤、炸豆丝。

此时这条街上其他虾店的生意也开始火红了起来。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小许、朱翁,这些老店也都拥有着一批自己的拥趸者。

朱翁蒸虾开了有近10年了,除了个头饱满虾肉肥美的招牌蒸虾,他们家还有特色的功夫泡虾,冰爽酸辣的下酒正好。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隔壁的小许蒸虾,重新装修过,显得很年轻化。这家开业有11年的老店,在大众点评上,一直是5星商户。进店就能看到“江城十佳虾店”的证书。

随意剥开一只蒸虾,都能看到饱满鲜美的虾黄,再上一盘香辣的卤水田鸡,小许家的味道,对于不少人来说,就是夏天的味道。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只是在这个并非周末的傍晚,与它们的好口碑不相符的是,这里竟然并未坐满。

老板们站在门口,不时地招呼路过的行人进店吃虾,但是收效甚微。毕竟在这样一个市场尽头,行人本就不多。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老板自己也说,竹苑市场门口成片的KTV,拦住了不少食客的脚步。而小龙虾的价格也从最开始的40元涨到现在的120元。吃小龙虾变成了一种奢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装修更体面的餐厅吃虾。

这里已经不如前几年的红火,当跟风的食客渐渐散去,竹苑市场里剩下的,都是撮虾子的老杆。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对老杆们来说,大夏天在这种刁角苍蝇馆子吃虾,其实才是最过瘾的。店里不够坐,就在马路上支个桌子,不用在乎形象,热了就打赤膊,剥着小龙虾,喝着大酒,才是撮虾子的应该有的姿势。

想要撮武汉最原汁原味的虾子,你得到竹苑市场,不用等翻台位,还能独享一份叼角的僻静。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在石牌岭吃小龙虾,除了要尝试老武汉市井味的小亮蒸虾,还不得不去石牌岭路上的一方霸主——肥肥虾庒。

论装修跟品牌,巴厘龙虾可以说在武汉的龙虾界可以横着走。但是这家开到江北小龙虾腹地——石牌岭的巴厘,就得跟这里的“地头蛇”肥肥虾庒正面交锋了。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饭点刚一到,巴厘龙虾门口已经停满了车,而这一头,肥肥虾庒的总店,已经有一群等待翻台位的人了。

跟竹苑市场里的老店比起来,肥肥虾庒要稍微年轻一点,但2008年从石牌岭发家的肥肥,已经成为武昌有名的连锁店了。武昌人总是偏爱来这里吃虾,所以来肥肥总店,一定要趁早,不然等翻台子就要等饿了。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肥肥虾庒的价格可以说是很实在了,118元一份的蒸虾,比竹苑市场里面的还便宜2元钱。油焖大虾最便宜的也只要138元。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奢侈的点了一把极品蒸虾,个头比我手掌还大。油焖虾可以说是辣的很过瘾了,不能吃辣的同学,可以尝试蒜蓉虾,蒜香扑鼻虾肉鲜嫩齿留余香。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小菜里面,鸡爪是必须要点的,卤的软烂,入口即化,辣味也调的刚刚好。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也许是10年老店的原因,比起其他连锁店,肥肥有种更接地气的感觉。虽然有着简单的工业化装修,但是餐厅里热闹的感觉,也有点当年大排档的感觉。

似乎有着石牌岭血统的虾店,都保留着这种最初的市井烟火气,

虾的味道才是它们的追求。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石牌岭再往南边走,学校林立,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科大洪山校区、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等。石牌岭承包了这些高校学子们出校门的第一站。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而另一边,从机电科技园到省公安厅,事业单位也多聚集于此,还有恩施汉办的餐厅,是不少人打牙祭的好去处。

10几年来,小龙虾从石牌岭火到了全武汉,让武汉成为了“虾都”。

但就算武汉现在遍布着各种虾店,一入夏天,我仍然会回到石牌岭,撮虾子要配合原汁原味的老武汉风情,才能风味更佳。

走啊,克石牌岭!”:致传说中的石牌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