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慕:寵物墓園激增 監管需要跟上

寵物墓園從出現到激增,作為一種有供有需、供需兩旺的經濟現象,當然不宜一棍子打死,但也不能總是遊走在灰色地帶

北京寵物墓園激增,豪華墓穴超萬元。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在冊寵物(多指貓、狗)數量已超1億隻,即平均每13人中就有1人擁有寵物。而寵物“身後事”的處置,成為主人們最看重的一種悼念方式。調查發現,大部分寵物主人會選擇掩埋的方式處理離世的寵物。寵物墓園這一“灰色”產業鏈也由此而生。

寵物墓園的出現,除開一些寵物主人對寵物視同生活伴侶的移情、重視,更有著人居環境發生變化的現實動因。以往在農村,貓狗等寵物死亡後一般被擇地掩埋。而在城市中,貓狗飼養管理條例往往規定,寵物死亡後應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一般小區物業管理規定也要求寵物死亡後,嚴禁隨意丟棄或在小區內火化、深埋。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寵物墓園應運而生。

寵物安葬,首先會涉及土地等環境資源制約問題。雖然寵物墓園往往位於郊區,位置偏僻,佔地面積不大,環境荒蕪,但是隨著需求的旺盛、生意的增多,這個問題早晚會凸顯出來。因此,對寵物的安葬,儘量還宜提倡採取火化方式,以利於集約城市空間資源。但調查發現,目前北京周邊10餘家寵物墓園中,僅有3傢俱有無害化處理資質,絕大多數火化機簡易,沒任何消煙除塵設備,不能達標,且沒有經過環評審批,屬於未批先建。

除開火化,寵物屍體的安葬方式通常是深埋。在北京昌平區百福寵物墓園,每棵樹下都有一個墓碑,已有4000多隻寵物在此安葬,95%屬於土葬。寵物屍體分解後,會作為有機肥被樹木吸收。不過,寵物墓園作為寵物屍體的集中處理場所,尤其要注意規避屍體腐化後滋生細菌、病毒,乃至引發疫情的環境衛生安全隱患問題。所以,其選址應與人居聚集區、水源地等地點拉開一定距離。可緊鄰該寵物墓園的,竟是沙河水庫支流,而往北不到200米,又是京密引水渠。

寵物墓園從出現到激增,作為一種有供有需、供需兩旺的經濟現象,當然不宜一棍子打死,但也不能總是遊走在灰色地帶。畜牧獸醫、環保、工商等行政部門的監管還要跟上去,通過規範引導,促使其在選址、無害化處理、消毒防疫等各方面符合標準,走上綠色環保之路。

與此同時,負責動物無害化收集處理的環衛部門,也需強化自身宣傳工作,以便市民在個性化的寵物墓園有償服務和基礎服務性的環衛機構動物無害化處理免費服務之間,作出自由選擇,達致兩便。

寵慕:寵物墓園激增 監管需要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