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藥材套種效益翻番!學到就是賺到!

這些藥材套種效益翻番!學到就是賺到!

一、與果園套種

1、果園套種中藥材應遵循的原則

多年的種植實踐證明,不是哪個品種的中藥材都能在果園中間套作,而是一定要根據藥材和果園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否則會產生不良影響。主要考慮:一是要根據不同果樹與中藥材的生物學特性,組成合理的田間結構。如選用的中藥材品種要以耐陰性、淺根性為主;其次,配置比例要適當堅持果樹為主,優勢互補的原則;第三要間套種本地的特優、地道藥材;第四加強田間管理,互促互利,控制矛盾,以確保雙豐收。如果農在果園的蘋果樹下套種菊花、知母、牛膝,就是科學地利用果林空間和環境優勢,進行立體開發的成功範例。

這些藥材套種效益翻番!學到就是賺到!

2、幼齡果樹與中藥材間套模式

果樹種植後,一般2-3年形成樹冠,才有一定的廕庇度。在這期間,合理地套種莖稈低矮、株型瘦小、較喜陽的中藥材品種,可達到減少土壤養分流失,抑制雜草生長,增加收益的目的。如第一年至第二年,在2米寬的行距中套種桔梗、板藍根、蒲公英、金銀花、西紅花等植株較小的品種;第三年,隨著果樹樹冠的增大,在2米寬的行距中已形成了較廕庇的環境,這就要種植喜陰的中藥材,如旱半夏、柴胡、黃連、天南星、地黃、山藥、知母等。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中藥材不耐連作,一是連作容易發生病害而減產;二是連作同一種中藥材易造成缺乏某種營養元素。因此,每年或隔年要換茬,並選擇它適宜生長的茬口。

3、成齡果樹與中藥材套種模式

果樹生長5年後,行距內已形成較廕庇的環境,透光率30%以下,要選擇合適的品種套種。例如,秋栽或春栽天麻,果樹為天麻生長提供了陰涼、潮溼、氧氣充足、溫度適宜的環境。成齡果林中適宜套種的中藥材品種還有黃連、三七、人參、豬苓、靈芝、西紅花等。

這些藥材套種效益翻番!學到就是賺到!

二、與農作物套種

1、農作物餘零地邊間套模式

一塊田地間,可耕面積約為70%,而田間地頭,溝渠路壩約佔30%, 若山區、丘陵所佔比例更大。利用這些閒置餘地種植一些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的中藥材品種,既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增加了相當可觀的效益,同時,減少了水分和養分的蒸發,控制了因雜草生長而給農作物帶來的病蟲害。如耐澇、 耐旱,對氣候、土壤要求不嚴的中藥材金銀花,在地邊、路邊、渠旁,按株距80cm挖穴,每穴內沿四周栽花苗6棵,每畝地的餘零地邊約可栽60穴,每穴年單產商品花0.5kg。市場價格30元/kg,每穴年效益15元,每畝地每年可增收 60×15=900元。適宜餘零地邊種植的藥材品種有:草決明、木瓜、王不留行、 玉竹、紅花等。

這些藥材套種效益翻番!學到就是賺到!

2、高杆與矮杆間套模式

高杆的農作物與矮生的藥材合理搭配,利用立體複合群體,發揮垂直分佈空 間,增加複種指數,遵循前熟為後熟和後熟為全年的原則,提高了光能與土地的利用率,從而大幅度增加了經濟效益。如板藍根——玉米——柴胡,一年三種兩收種植模式。適合此模式套種的農作物品種有:玉米、高梁、甘蔗、棉花等莖杆高大、能提供陰蔽環境的農作物種類。搭配種植的藥材品種有生長時間較短、耐陰的板藍根、白芷、桔梗、川芎、白朮、丹參、射干、薏苡、半夏、太子參、草珊瑚等。高杆的藥材與矮生的農作物合理搭配,適合此模式套種的藥材品種有:枳殼、吳茱萸、黃梔子、杜仲、黃柏、厚朴等木本藥材,搭配種植的農作物品種有花生、芝麻、榨菜、西瓜及矮杆、耐陰的藥材。

3、深根系與淺根性間套模式

根據植物品種的特性和營養,合理地組合成具有多層次地利用土地、光能、空氣和熱量等資源的群體,使之加大垂直利用層的厚度,使投入儘可能多的轉化 為經濟產品,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如在西瓜地裡套種草決明、白朮等。由於西瓜根系淺,不能吸收利用較深的營養,但需水、肥量又大,必須人為地增施水肥等營養物質,但其吸收率低。而套種在內的中藥材草決明、白朮等,因其吸收利用了表層多餘的營養而減少了養分流失,而且能吸收土層較深的養分而滿足了自己生長的需要。

這些藥材套種效益翻番!學到就是賺到!

適合此模式的農作物品種有:冬瓜、南瓜、紅薯、馬鈴薯、大豆等,搭配種植的中藥材品種有:金銀花、桔梗、白朮、白芷、紅花、 山藥、薏苡、知母、生薑、西紅花。中藥材與農作物的間套方法還有:隔畦間套、 隔行間套、畦中間套、埂畦間套和混作等,無論採用任何間套方式,都應注意株形大與小、寬葉與窄葉、平行與直立葉、生長期長或短等的合理搭配,注意各種植物與光、溫度、水分和營養條件的關係,注意中藥材品種的道地性也很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