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話說廣東錢局終於正常運轉了,可是張之洞也被調往湖廣當總督了,不過這也促進了中國機制幣的進程。張之洞到了湖廣後,仍然不忘初心,時刻惦記著鑄幣之事。

其實鑄幣是有收益的,上集講了銀元的成色,我們複習一下,光緒元寶銀幣的五種面值:庫平七錢二分(一圓)、庫平三錢六分(半圓)、庫平一錢四分四釐(二角)、庫平七分二釐(一角)、庫平三分六釐(五分)。主幣庫平七錢二分,成色為含銀96%~97%,下面的輔幣成色就更低了,最小到82%左右。也就是說這平均至少5%的部分不是銀子,而這就是收益。比如廣東錢局,鑄造的光緒元寶成色最足,即使這樣每鑄一千兩銀元,也能盈餘二十兩,若是鑄造小銀元則可盈餘一百兩銀子。

張之洞的經濟頭腦很好,或者說他相比於李鴻章,更愛耍小聰明去賺錢,而不是辦實業,所以李鴻章辦兵工廠,張之洞則酷愛辦造幣廠。於是乎到了湖北的張之洞馬上就開始按照其在廣東的做法,上奏請旨在湖北開立造幣廠。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895年湖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1893年(光緒十九年)湖北銀元局成立了,有了廣東的經驗,剩下的事就非常好辦了,照著廣東的光緒元寶造唄。光緒元寶湖北省造比較簡單,普通版5種面值,留存量還比較多。記住:張之洞愛鑄錢!所以其所在的湖北造幣數量是非常大的,銅幣也是如此,所以湖北、鄂字號的一般都存量大、相對就不那麼值錢了。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896年湖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加鑄“本省”

不過也有例外,湖北也有一枚大珍品銀元,湖北省造光緒元寶“本省”庫平七錢二分。加鑄本省二字,張之洞本意是湖北商人納稅只能用本省銀元,可是這與當時朝廷的規定不符,所以鑄造時間極短,很快就回收了,因此留存非常少,是為大名譽品。

隨著張之洞在廣東、湖北開鑄光緒元寶,全國也就傳開了,其它省份也突然明白了這其中賺錢的套路,紛紛鑄造自己省份的光緒元寶,以求能從鑄幣當中分得一分利益。地方各省所鑄光緒元寶,單挑出一個省都能細講一大段,所以下面我就只是概括的聊一下,可能不是很細緻,資深藏家可以在評論裡多多討論。

北洋造

北洋不是一個省,確是一個頗具實力的利益集團,按慣例北洋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而直隸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之首,權勢要比湖廣總督、兩廣總督大的多。所以北洋造光緒元寶只標註“北洋造”,而不是“北洋省”。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908年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北洋勢力盤踞在直隸,造幣廠主要在天津,外國入侵北京必經之地,所以因為八國聯軍入侵等原因,北洋造光緒元寶在時間上斷斷續續的,有光緒二十五、二十六年、二十九年、三十一年、三十三年、三十四年。光緒二十五面值比較齊全,有5種面值,其餘的多隻有庫平七錢二分、庫平一錢四分四釐。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908年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34藝術字體”

北洋造光緒元寶的年號位置在龍面的左邊,以阿拉伯數字標識,根據字體可以分成很多細分版別,尤其以三十四年數量最多,比如藝術字、卷3旗4、小3長折橫4、大字體等。

另外提前說一句,北洋庫平一兩是造幣總廠鑄造的,所以不放在北洋這裡,而是放在後面造幣總廠篇裡。

江南省造

江南省其實有名無實,因為早在康熙年間江南省就已經被拆為江蘇、安徽兩省,光緒年間這裡其實是兩江地區,造幣廠是兩江總督劉坤一創建,地點在南京,也就是後來的南京造幣廠,現在也是中國四大造幣廠之一。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898年無紀年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老江南”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分老江南、新江南。老江南的特徵是無干支紀年、蟠龍有外圈,分界線是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年。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904年甲辰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新版江南光緒元寶則帶有干支紀年,具體有:戊戌(無庫平三錢六分、庫平三分六釐)、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898年戊戌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898年戊戌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戌戊錯版”

另外,戊戌年有錯版大珍品,因為“戊戌”兩個字很像,造成模具雕刻錯誤,鑄造出了部分“戌戊”錯版(兩個字左右反了),發現後緊急進行了回收,所以存世量非常少。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901年辛丑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901年辛丑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無英文”

除了“江南戌戊錯版”之外,江南省造光緒元寶還有幾個較為罕見的珍稀品種,比如:“辛丑五點花”、“癸卯無花”、“辛丑無英文”等。比如上面2枚,注意看左邊“醜”字和“造”字之間,有的有“HAH”英文,有的沒有。另外根據龍的形態,幣面的字體,還有很多更加細分的版別,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

安徽省造

安徽的光緒元寶首先是一枚大珍品,二十三年安徽省造,目前發現有4種面值,缺少庫平七分二釐。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安徽本是在光緒二十四年才開始開鑄銀幣的,按理不應該有二十三年的銘文,後來經過施嘉幹、耿愛德、孫仲匯等多位錢幣大家考證,得出此幣應為德國造幣機廠商調試機器時,試鑄的樣幣。

此外,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更多見的,還主要是:二十四年安徽省造戊戌安徽省造2種。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898年戊戌安徽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安徽省銀元局的存在時間很短,光緒二十五年就被關了,只運行了一年,所以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數量稀少。另外安徽省還有無年份的七錢二分、標有二十五年安徽省造的七分二釐等品種,都非常少見。

奉天省/東三省造

大清在關外一開始只設立了將軍府,盛京將軍依克唐阿開辦造幣廠,開鑄光緒元寶,所以一開始是奉天省造。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897年無紀年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鋁合金樣幣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897年無紀年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銅樣幣

無紀年的奉天省造,只有鋁、黃銅、合金樣幣,無實際發行銀幣,目前發現有4種面值,卻少庫平三分六釐,也是大珍品。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903年癸卯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中心滿文奉寶”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903年癸卯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中心滿文寶奉”

除了無紀年以外,癸卯奉天省造,中間滿文有錯版,即光緒元寶中間的2個滿文字母,有寫反的情況,2個滿文翻譯過來是奉、寶2個漢字,所以分“奉寶”、“寶奉”兩版。甲辰奉天省造,則只有庫平一錢四分四釐。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903年癸卯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庫平銀一兩

奉天省造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大珍品,奉天省癸卯一兩,為孤品樣幣,全世界只有一枚,可以說是光緒元寶大珍之首。為當時兩、圓之爭的產物,也就是貨幣採用圓、角、分的制度,還是採用兩、錢、分、釐的制度。表面上是貨幣制度的爭執,背後其實是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的鬥爭,帝黨主張以圓計價、後黨主張以兩計價,另外提一句張之洞是後黨,所以光緒元寶一開始在廣東、湖北都是按兩、錢計算。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907年東三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中國近代機制幣的開端:光緒元寶銀幣(中)

1907年東三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

到了1907年,關外也終於像關內那樣,設立總督制,徐世昌就任東三省總督,其將奉天製造銀元總局與吉林銀元局合併,成立了東三省製造銀元總局,從此就變成了東三省造。東三省造光緒元寶有4種面值,目前未見三分六釐,年份都是光緒三十三年,同北洋造類似在龍面以數字標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