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里传来焦急的声音:“喂!来碗面!”

加班到晚上八点四十分,与来加班的二线护士孔力交好班,我迅速的跑去更衣室准备换衣服走人。想到在病房里忙了十二个小时没有停脚,万分的渴望回家睡一觉!

走到更衣室门口,听到与更衣室几门相隔的男厕所里传来了焦急又分贝很大的声音:“喂!喂!来碗面!”

我心里嘀咕着,这不神经病嘛?在厕所里“来!……碗!……面!”?

男声又响起:“食堂吗?喂!喂!对!我这儿信号不好,对,来碗面!多放些青菜,少放些面条!”十六楼的病房厕所是信号最弱的地方……

我停止了开门,站在更衣室门口,等着这奇葩货出来,我要一睹大神真面目!

…………

然后,我们科的小文大夫,步履匆匆,快速的拿着手机走出来。

我对着他,哈哈大笑,一天的疲惫,荡然无存……

说来,在厕所的间隙叫外卖,更多的是心酸吧……

厕所里传来焦急的声音:“喂!来碗面!”

这大周末。北方的冬天如期来临,加上多日的阴雨,天气一下子就凉了起来。

心脏病患者发病的高发季节,心内科的病房持续的忙碌状态……

因为太忙了,所以中午护士长与两个护士临时留下加班,三个医生在病房当值。

中午来了一个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做了好几台介入手术。

小文医生、一天没回家的李医生和我、夜班护士芳芳,我们抢救、用药、坚守……

待到患者稍微平稳,二线护士孔力留守病房,同事们说让我先走,他们继续留守。

厕所里传来焦急的声音:“喂!来碗面!”

于是,狂奔去换衣服的我,遇见了忙到没空吃饭抢救病人的小文大夫厕所叫外卖的这一幕。

这个点,患者平稳了,他处理妥当,大概才敢去个厕所;去厕所的间隙里,叫个外卖,节约的时间回去还要看病人。说来,被我可爱的同事给感动和温暖。

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叫个外卖的两分钟,或者吃饭的几分钟根本就不是难事儿。可是,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这分分钟之间,全是生命的希望。

记得我们科主任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他年轻时候的故事:

那是小刘大夫轮转到急诊科的时候。

一天中午,午饭的时候没有患者,小刘大夫就去了50米后的食堂买饭。买完饭遇到了熟人,非要拉着小刘大夫一起在食堂吃完了再走。

小刘大夫想着要不吃完了再走?反正也没有病人。

但是他始终觉得不放心,于是拒绝了熟人,提着饭进了科室。

到了科室,进门,走廊里来了一个妊娠晚期的女性患者,家属叫着:“大夫!大夫!……”

小刘大夫放下饭,冲出去,只听见那女性患者“噗通”一声就倒地了。

快速的处理,紧急会诊送入手术室,挽救了她和孩子的生命……

对,那个小刘大夫就是我们主任。

厕所里传来焦急的声音:“喂!来碗面!”

所以他说:“在病房的每一分钟都是病人的,如果你因为吃饭耽误了五分钟,这五分钟完全有可能会让一个紧急的患者失去生命。”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医务人员总是不按点吃饭,总是匆匆忙忙扒拉完几口饭的缘故了。

那是因为,我们必须要等到病人平稳了,才敢上个厕所吧!顺便叫个外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