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看书”——著名作家流沙河的养生经

文/王明洪


出生于1931年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流沙河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虽然两鬓已如霜雪,但双眼依然睿智,神情依然恬淡。先生原名余勋坦,笔名“流沙河”中的“流沙”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之“东渐(至)于海,西被(至)于流沙”,因国人名字惯用3个字,故以“河”复补。先生自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先后出版《流沙河诗集》《写诗十二课》、《锯齿啮痕录》《南窗笑笑录》《庄子闲吹》等著作。作为一名文人,流沙河的养生可以说以“养心”为主。

“读书不是看书”——著名作家流沙河的养生经

爱好读书

有趣的是:先生竟然把自己的书比作“宠姬”。岳麓书社曾出版一本《我的书房》,书中收录了包括流沙河在内的60 位名家对自己书房的描写,先生在文中写道:“卧室有书八堆,堆高尺五以上,估计册数不到两百,皆属宠姬,夜夜倚床读之……书室十分寒碜,我却乐在其中,或读或写,终日恬然。窗外市声车声,鼓膜听起茧皮,也就听无声了。”他还充满深情地说:“我爱我的书室,唯此为我灵魂之所安也。”现代医学认为: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加强修养,同时还是一种涉及视觉、感官及思维的全身运动,对大脑尤其有益。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读书中促进健康、延年益寿。先生的长寿,显然和他长期爱好读书有关。

乐观幽默

流沙河的幽默与他人不同,不仅言语有趣,而且意味深长,他在《流沙河近作》的自述中这样描写自己:“瘦如猴,直似葱。细颈项,响喉咙。眼虽瞀,耳尚聪。能游水,怕吹风。浅含笑,深鞠躬。性情怪,世故通。植过棉,做过工。未享福,总招凶。不务实,老谈空。改恶行,求善终。”诙谐的语句,体现了先生独具特色的幽默。

“文革”期间,为了给孩子一点快乐,先生常在挨了一天的批斗后回家,又趴在床上让儿子“骑马马”,并作诗:“爸爸变了棚中牛,今日又变家中马。笑跪床上四蹄爬,乖乖儿,快来骑马马!爸爸驮你打游击,你说好耍不好耍?小小屋中有自由,门一关,就是家天下。莫要跑到门外去,去到门外有人骂。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诗不长,却把当时的世态写得淋漓尽致,读罢令人感叹不已。

2010年4月,先生与朋友游览江南,在扬州八怪纪念馆,他读罢镌刻在红木板壁上的文字介绍,就满面笑容地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道:“你们很不简单,这么长一篇介绍,只错了一个字!”(八怪之一李方膺误为李方赝)这就是具有流沙河特色的幽默:真诚直爽,敢于打破情面,一针见血地指明美中不足,同时也展示了他学识的渊博。先生对楹联艺术亦感兴趣,一年适逢夏历癸酉,时近残腊,转眼就是甲戌新正,有人向他求联,先生想起酉属鸡而戌属狗,一幅五言短联脱口而出:蛋打鸡飞去,骨丢狗跑来。此联巧借生肖,诙谐饶趣,不仅造语简白,而且平仄妥贴,对仗工稳,颇有大雅若俗之风韵。又曾作自嘲联:短短长长,写些凑凑拼拼句;多多少少,挣点零零碎碎钱。联中包蕴了深长的人生感悟,读来耐人寻味。

“读书不是看书”——著名作家流沙河的养生经

注重营养

他钟情的食物有三:玉米粥、芝麻酱及酸奶。

说起玉米粥的由来,还有一则故事:20世纪80年代末,先生因患胃病,只好以“减少食量”来呵护肠胃,然而换来的结果却是“三低”(低血压、低血糖、低血脂)。医生建议他增加食量和营养,但他的胃只要多进饮食就会胀痛难熬。在既不敢多进食,又要确保营养的前提下,先生独创了一道特色营养早餐,这就是他食用了20余年的玉米粥。玉米粥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取玉米面、荞麦面各一半,做粥,然后在碗内放芝麻酱、党参蜜各一羹匙,搅匀后食用。他把该早点命名为“芝麻玉米汤”。先生强调,在熬玉米糊的时候,要用筷子不停地在锅中搅拌,以免玉米面粘锅烧焦,这道自创的早餐使先生获得了较为均衡的营养,不仅治愈了他的胃病,就连气管炎等顽疾也踪迹皆无,同时亦滋养了身心,获得了强体延年的效果。

先生对芝麻酱也十分喜爱,几乎每餐必备,常拌于稀饭、面条或菜肴内同食。他曾在《胡麻饭考》一文中说:“旧时老妪信佛吃素,以芝麻酱佐餐。我虽不吃素,也嗜芝麻酱,月可四斤,自己觉得利于保健。”又云:“我吃玉米糊放芝麻酱加蜂蜜做早餐,既有别于胡麻饭,亦稍异于胡麻饵,改善气色有效,馀则非我所知。”先生对芝麻酱的喜爱,由此可见。当然,芝麻酱不仅香气扑鼻,营养成分也颇高,其中所含的亚油酸和芝麻素,有软化血管和降低体内“坏胆固醇”之功效,常吃可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先生对家乡菜肴亦偏爱有加,台湾诗人余光中到他家拜访,先生在高兴之余,亲自下厨,做夫妻肺片、蒸牛肉等招待,主客尽欢。

“读书不是看书”——著名作家流沙河的养生经

养心为主,动静结合

先生养生虽以养心为主,但也注重动静结合,他认为,最好的运动方式应像“庖丁解牛”那样顺应自然,而不是刻意地进行锻炼。每天黄昏,他与夫人一起外出散步,放松身心;闲暇时,也喜欢摆弄一下家中的小树,在各种小树中,最高大的是一棵橡树,这棵橡树放在窗前,为他挡住了尘世的喧嚣,每当太阳出来时,他的书桌上满是晃动的叶影,为此,先生颇有些自豪;每年,他也会外出旅游观光,拜访前辈,看望旧友,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对书法也很感兴趣,他的书法一如人品,纯正而生静气,幽峭温蔼,于古拙中见灵秀,透出一股儒雅纯正和宁静淡泊之气。他常书“虚室生白”四字,这是他从庄子那里学到的养心箴言,用白话来解释,就是“室内光线暗淡,是因为东西太多。如果把东西拿走,把房间空出来,光线就多了。”这里的“室”指心,“白”指道,意为只有做到心无杂念,就会悟出“道”来,并生出智慧。可以说,先生的健康高寿,和他“虚室生白”的清澈心境,亦有着一定的关系。

关注Wechat:baojianyiyuan,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欢迎转发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