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e租宝彻底结案!投资者最多拿回20%?

最近,小司看到了一则新闻:涉及非法集资的“e租宝案”彻底结案了。

38家关联公司被宣判并处20亿罚款,111人锒铛入狱,而主要案犯丁宁、丁甸早已在去年被判无期!

可能有不少朋友听过“e租宝”这个名字,因为这起案件号称“中国规模最大庞氏骗局案”,影响确实很大。案件历时两年半,总涉及金额762亿,累计受害投资人超过90万人,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

感慨,e租宝彻底结案!投资者最多拿回20%?

先搞清楚这起事件要从2015年开始说起,小司先带大家梳理一下,e租宝非法集资案的经过.....

01

e租宝案件始末:

1

“e租宝”原是金易融(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网络平台。

2

2014年,钰诚集团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对其运营的网络平台改造成为“e租宝”,打着“网络金融”的旗号上线运营。实为掩藏在融资租赁债权转让幌子下的庞氏骗局。

3

2015年底,公安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发现钰诚集团旗下“e租宝”经营存在异常,可支配流动资金持续紧张,资金链随时面临断裂危险,随即展开调查。

同时,钰诚集团已开始转移资金、销毁证据,数名高管有潜逃迹象。

4

2015年12月8日,公安部指挥各地公安机关统一行动,对丁宁、丁甸等“钰诚系”主要高管实施抓捕。

5

2016年1月14日,倍受关注的“e租宝”平台的21名涉案人员被北京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6

2017年4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单位安徽钰诚控股集团、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被告人丁宁、丁甸等10人涉嫌集资诈骗罪,被告人王之焕等16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依法公开开庭审理。

感慨,e租宝彻底结案!投资者最多拿回20%?

7

2017年9月1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被告单位安徽钰诚控股集团、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被告人丁宁、丁甸、张敏等26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8

2017年11月2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依法公开宣判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丁宁等26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上诉一案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9

2018年2月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对被告单位安徽钰诚控股集团、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告人丁宁、丁甸、张敏等26人犯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走私贵重金属罪、偷越国境罪、非法持有枪支罪一案立案执行。

10

2018年5月21日,e租宝在全国各地的关联公司、分公司相继宣判。累计已有111名相关涉案人员受审,主犯丁宁被判无期徒刑。各地对涉案人员罚金累计约20.05亿元。

“e租宝”涉案金额和地域是如此巨大,难怪被称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庞氏骗局案”。

请看下图:

“e租宝”关联企业、子公司、分公司——地区涉案记录

感慨,e租宝彻底结案!投资者最多拿回20%?

本表数据根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数据整理汇总

02

钰诚“e租宝”何以能骗得如此巨款?

感慨,e租宝彻底结案!投资者最多拿回20%?

1、高息引诱、保本保息:

e租宝“一元起投”的门槛确实很低,在低门槛的条件,钰诚公司的销售人员打着国家“普惠金融”旗号,并承诺高达14.6%的年化收益率。

2、社会化营销方式、广告全面“疲劳轰炸”:

如果有一类理财产品,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广告,那一般人都有可能相信这类理财产品的权威性。

而钰诚集团就是这么干的,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天津卫视、浙江卫视、安徽卫视、河北卫视等主要国家级、省级电视台,几乎全部覆盖。e租宝的广告从公交到地铁,从电视到网络,随处可见。

用海量广告对普通投资者进行“疲劳轰炸”——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啊。

钰诚e租宝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大量的关联公司、分公司和子公司,对基层群众展开大面积的深度营销,并对投资小白展开各种贴心的生活服务。小司用一句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让你不好意思不上当!

同时,e租宝开拓了许多的线下代理渠道。芝麻金融、一诺财富都在销售e租宝产品,与许多外部代理公司签订销售理财产品的代理合同。

e租宝还对外谎称:与兴业银行签署了资金存管协议。e租宝大搞信用背书的欺诈手段,使用许多投资人的心理防线被突破。在这种情况下,百万投资人的资金被骗。

3、传销拉人头的方式

拉人头集资,本来是传销集团的招数,可是e租宝学会了,贯彻到钰诚集团的内部管理之中。

为了快速集资,钰诚集团设置了理财师。这一特别岗位是专门负责拉用户投资的。

钰诚集团的所谓团队,按照人头数,各自下达了资金的绩效考核和提成比例,显得有章有法。团队拉来多少钱,直接按比例提成;拉来100万,即可提成1万,各个岗位均有提成分红,提成比例近1%。

依靠这些手段,“e租宝”上线仅仅五百天,就非法吸引社会资金高达762亿元,吸引投资用户接近100万人,成为当时仅次于陆金所、网信理财、红岭创投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金融玩家。

高息引诱、保本保息、灵活支取、贴心服务、社会化营销、传销拉人头等等有的没的虚假承诺,对于那些没有充足理财经验的普通人来说,恐怕都招架不住,很容易信以为真了。

03

“e租宝”案的核心关键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e租宝”案件的审理很彻底,案件情况真相大白!

安徽钰诚控股集团、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丁宁、丁甸,以及其他相关犯罪嫌疑人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虚构融资租赁项目,持续采用借新还旧、自我担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累计交易发生额达700多亿元。

而e租宝事件的核心在哪?小司给大家仔细讲一下:

一个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只需要在基础资产上造假就可以欺世盗名了。

为什么这么说?

钰诚集团谎称其经营模式是由旗下的融资租赁公司与项目方签订协议,然后再以债权转让的形式发标融资;再由项目方向租赁方支付租金,租赁方则向投资人支付收益和本金。

而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假的!

“e租宝”虚构项目:

感慨,e租宝彻底结案!投资者最多拿回20%?

假如“e租宝”的项目是真的,那么,融资租赁公司赚取项目利差,而平台赚取中介费的把戏,还有可能玩得下去。

然而,“e租宝”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空手套白狼”的骗局......

04

可怜的受害投资者,还能拿回多少钱?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透露,e租宝剩下的可清算资产只有150亿元了,而按照法律清算程序,这些钱还要被这些机构和个人来分:

感慨,e租宝彻底结案!投资者最多拿回20%?

小司帮大家算了一下:

法院前六步清算程序走完之后,估计真正能退还给投资者的金额只有120亿左右,按比例均摊,每个人大概只能拿回自己本金的20%。

庞氏骗局无论外表包装得多么华丽,背景多么强大,媒体、经济学家如何推波助澜,终究是一场非法集资骗局。它的存在,不仅损毁同行声誉,更伤害了广大民众对投资理财的信心。

但我们不能因为“劣币”的存在就放弃前行,市场需要净化,投资者需要教育,各家平台需要严格监管。我们要相信,未来依然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