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字形樞紐最中心,未來南部新城通勤全南京最便捷!

眾所周知,交通運輸是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關鍵要素,交通的可達性和便利度,決定了一個城市集聚資源和對外輻射的空間範圍。俗話說,“高鐵一響,黃金萬兩。”隨著我國高鐵建設的跨越式發展,“高鐵樞紐經濟區”已成為地產投資關鍵詞。

米字形樞紐最中心,未來南部新城通勤全南京最便捷!

南京作為長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正努力構建以南部新城為中心的“米字型”交通網,提升城市樞紐地位,助力高鐵商務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兼省鐵路辦主任陸永泉2018年3月3日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目前江蘇正努力推動構建以南京為中心的“米”字形放射交通網。到2035年,南京將力爭實現聯通世界重要城市、半日內通達國內省會城市、1小時通達長三角省會城市、1.5小時通達省內設區市、1小時通達南京都市圈各城市。

米字形樞紐最中心,未來南部新城通勤全南京最便捷!

走向亞太門戶的南京,正規劃十線高鐵的高鐵網絡,南部新城將成為米字形交通樞紐

當前,南京的高鐵動車直通省內8個設區市、通達國內24個省會城市,通達率與上海、北京並駕齊驅。但是高鐵僅直接銜接6個方向,向東北及向南方向缺乏直通,路徑不暢;東西向服務能力不足,難以適應長江經濟帶、揚子江城市群發展要求。

據悉,南京將構建直連全國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絡。完善南京向武漢、黃山、青島等方向的高鐵通道,使南京通過高鐵直連全國主要城市,努力形成十線高鐵聯通北京(西安)、上海、杭州、合肥(武漢)、青島、黃山、安慶、南通八個方向的高鐵網絡。

米字形樞紐最中心,未來南部新城通勤全南京最便捷!

同時,還將強化輻射周邊的放射狀高速公路網絡。一是增強南京市高速公路對外輻射能力,增加往鹽城、黃山、滁州方向的高速通道。二是增強與滬、杭、合的聯繫,增加寧滬二通道、寧杭二通道、寧合二通道(寧巢高速)。規劃形成以南京為核心的“十五射”放射狀高速公路網。

南京南站,亞洲最大的交通樞紐,聚集整座長三角的運輸能級,根據《“十三五”樞紐經濟發展規劃》2020年的目標,將達到鐵路28條,年客流量5500萬,年GDP達170億元。而作為米字形樞紐最核心地段的“樞紐之城”,是南部新城的稟賦和驕傲,更是南部新城的機遇和挑戰。樞紐的內涵豐富而多彩,開放共贏、兼容幷蓄正是其內核。米字形樞紐將會為南部新城帶來現代高效、覆蓋廣泛、內暢外聯的國家綜合交通樞紐CBD,建成要素集聚程度高、區域輻射能力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交通輻射中心、運營中心和智慧中心。對於商業精英而言,位於南部新城的公司,其便捷的交通將成為最有誘惑力的首選優勢。

米字形樞紐最中心,未來南部新城通勤全南京最便捷!

市內通勤最佳帶來下一個資本重地,南部新城成南京門戶CBD

大家都知道在北京通勤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到底有多可怕呢?河北省有一塊地,名叫燕郊,屬於三河市下的一個鄉鎮,此地距離北京通州區地界僅隔一條潮白河,從地圖上看,距離北京正中心的直線距離35公里。

來自燕郊官方數據,目前燕郊共有人口50萬人,這其中大量人口在北京工作。燕郊不是一個城市,但是卻承載了大量的北京上班一族,因為這種潮汐式的大規模人流運動,路上消耗時間太多,成本代價很高,也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因為上班族只有晚上睡覺時間才在,大概5-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所以燕郊也被人稱為“睡城”。

而在南京,據2016年滴滴出行、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發佈的《長三角城市智能出行大數據報告》,南京上班的通勤距離為13公里,平均通勤時間為36分鐘。這個數字比北上廣深更小,而且南京作為最早一批建造地鐵並投入使用的城市,地鐵為城市通勤帶來了巨大的利好。

米字形樞紐最中心,未來南部新城通勤全南京最便捷!

作為城市內的“換乘之王”,南部新城核心區已經運營的有地鐵1號、3號、S1機場線、S3寧和城際共4條線路,未來還有6號線、5號線共計6條線路,以及多條公交路線,交通十分便利。緯七路東進2期通車後,丼字型內環線全面打通,卡子門大街也變得通暢無阻。這些都為南部新城的市內通勤提供了便捷的條件,而通勤的便捷程度則會極大的影響企業員工的幸福指數。未來,在南部新城辦公,將成為企業吸納人才的有利條件。

米字形樞紐最中心,未來南部新城通勤全南京最便捷!

南部新城最核心:CBD最便捷在喜瑪拉雅中心

作為南京未來的標誌性建築,證大喜瑪拉雅傲踞南部新城高鐵樞紐經濟區,以體驗式大商業、洲際假日酒店、商務寫字樓、酒店式公寓、綜合體商業五大業態凝萃約62萬方城市商業綜合體,近享南京南站、四線地鐵便捷交通。如果說南京最便捷的CBD是南部新城,那麼,南京新城最便捷的地標建築則是喜瑪拉雅中心,這裡將被打造為便捷多元、舉步即達的高規格商務社交主場。

米字形樞紐最中心,未來南部新城通勤全南京最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