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各個省份分別被哪些軍閥佔領?

民國一共38年的時間,誕生了無數軍閥,而各個地方更是城頭變幻大王旗,很少有軍閥能夠始終佔據一地,所以每個地方和省份也被不同的軍閥佔領過多次。總的來說,民國期間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北洋軍閥時期和新軍閥時期。

北洋軍閥時期,北洋軍閥創始於李鴻章,而真正成型則是袁世凱將清廷推翻後。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分為了直系、皖系、奉系到多個軍閥。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各個省份分別被哪些軍閥佔領?

北洋軍閥割據圖

其中,直系的軍閥,先以馮國璋為首,馮國璋之後,則以曹錕和吳佩孚為領袖,直係軍閥的主要地盤為直隸省、湖北省、江西省、江蘇省。

皖系軍閥,他的領袖為段祺瑞,主要將領包括徐樹錚,倪嗣沖,段芝貴等人。而地盤包括北京、甘肅、陝西、山東、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市。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各個省份分別被哪些軍閥佔領?

1920年軍閥割據圖

奉系軍閥,奉系軍閥可以算作北洋軍閥的分支,並非北洋嫡系出身。他的領袖是張作霖,地盤主要是東北三省及熱河、察哈爾等。

而與此同時,南方有佔據雲南、貴州的滇系軍閥,首領為唐繼堯;佔據廣西、廣東的桂系軍閥,領袖為陸榮廷;佔據湖南的湘系軍閥;佔據四川的四川軍閥,還有馮玉祥的西北軍,佔據新疆的楊增新等等,其他小軍閥則不勝枚舉。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各個省份分別被哪些軍閥佔領?

1926年軍閥割據圖

1926年至1928年兩次北伐成功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軍閥代替了北洋軍閥,成為中國新的統治者。尤其在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後,國民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而北洋軍閥也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各個省份分別被哪些軍閥佔領?

東北易幟

國民黨新軍閥主要分為四個,蔣介石的中央軍,閻錫山的晉系,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和馮玉祥的西北軍。

即蔣介石的中央軍,它的地盤主要為浙江、上海、江蘇、江西等省,蔣介石佔據著中央政府的大義,又有著江浙財團做後盾,因此實力最為雄厚。

閻錫山的晉系,在巔峰時曾佔據山西、綏遠、河北及平津地區。而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新桂系,在中原大戰前則佔據著廣西、湖南、安徽等數個省份。而馮玉祥的西北軍則地盤最大,在中原大戰前,他佔據著甘肅、陝西、寧夏、河南等省。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各個省份分別被哪些軍閥佔領?

1930年割據圖

除了最大的四個新軍閥,其他各省依然有許多軍閥存在。如此時佔據新疆的盛世才,佔據雲南的龍雲,佔據貴州的王家烈,佔據青海的馬步芳,和依然佔據著東北三省及熱河省的東北軍領袖張學良,此外,四川等多個省份依然軍閥混戰不斷。

另外,在民國期間,最值得一提的軍閥就是大名鼎鼎的閻錫山了。從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閻錫山始終在山西屹立不倒,整個民國38年間始終佔領著山西省,堪稱軍閥的巔峰,真正的民國政壇不倒翁。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各個省份分別被哪些軍閥佔領?

山西王閻錫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