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加入“搶人大戰” 科技類高端人才又成“香餑餑”

近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宣佈,將推出一項為期3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為引入海外和內地科技人才實施快速處理安排,以配合香港科技公司及機構在延攬人才方面的需要。據瞭解,這一計劃將於6月開始正式實施,為期三年。接納BATJ企業員工、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類人才。很顯然,這一計劃是為了應對目前市場上科技人才的巨大缺口。

可以看到,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已經蔓延到了社會多個領域,無人駕駛、無人超市、智慧城市等成為熱搜名詞。據瞭解,不僅是香港,整個中國企業對工科優秀人才的全面爭奪都已經開始。以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為例,根據權威媒體報道,中國目前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500萬,供求比例僅為1∶10”。“坑多蘿蔔少”,供需嚴重失衡。國內知名精英職業發展平臺獵聘資深獵頭表示,香港此次的人才引入計劃中,將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人才的引入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也是基於當前全球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急速發展,而相關人才卻較為缺乏的背景。

據獵聘於今年4月份聯合 GMIC 北京 2018 大會發布的《AI 人才競爭力報告》顯示,軟件工程師和算法工程師是 AI 領域最為緊俏的職位。AI 從業人員的薪資持續且明顯超出互聯網行業:AI平均年薪在2017年三季度達到峰值,為32.95萬元,同比上升10.79%;互聯網平均年薪峰值在2017年四季度達到峰值,為28.16萬元,同比上升11.26%。AI平均年薪峰值比互聯網平均年薪峰值高4.79萬元。獵聘資深獵頭表示,AI這幾年迅速崛起,集中了尖端的科技和人才,這方面的人才總體而言還比較稀缺,所以企業也願意花重金招攬人才。

香港加入“搶人大戰” 科技類高端人才又成“香餑餑”

從獵聘平臺上的香港地區相關招聘信息顯示,目前香港地區的人才招聘確實主要集中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職位要求求職者至少有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年薪多集中於24-48萬元區間。獵聘相關人員認為,隨著此次香港人才新政的推出,部分崗位相應人才的應聘條件及薪資範圍有可能會有所調整。

香港加入“搶人大戰” 科技類高端人才又成“香餑餑”

事實上,目前對於科技類高精尖人才的緊缺已成為全國各個城市面臨的問題,因此在今年的春招季,各大城市紛紛推出人才新政以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而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背景下,具備科技創新及較高職業素養的複合型人才對於大灣區的發展尤為重要。同時也有不少求職者表示,對香港或者整個大灣區所提供的工作機會還是十分看好的,同時也願意去嘗試這些崗位。不過獵聘人才顧問認為,儘管香港即將推出的人才新政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內地各大城市也都在使盡渾身解數來吸引更多人才流入,香港想從內地高端人才市場分一杯羹,從人才類型、規模及條件等方面來看,短時期內對內地人才市場的結構並不會產生很大影響。

有專家認為,科技創新浪潮席捲全球,人才是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而城市的競爭歸根結底也是人才的競爭。因此,牢牢抓住人才新政的大好機遇,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培育良好的科技發展生態,集聚高端人才,是為城市創新發展提速的必要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