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已建好,內容「夢工廠」比拼「搶人」

賽道已建好,內容“夢工廠”比拼“搶人”

內容創作和內容平臺相輔相成,內容平臺幫助內容創作者搭建好的賽道,助其流量變現。

不難看出,各大平臺正大手筆密集“砸錢”,瞄準的目標就是內容創作者,也毫不掩飾打造自家內容“夢工廠”的野心。

■記者 楊田風

10萬+傳奇

內容創業實質是流量變現

補貼也瘋狂

“夢工廠”實質是人才工廠

內容有人消費,內容生產如何跟上來?沒有生產優質內容的人才,內容“夢工廠”就是空中樓閣,為此,各大平臺使出“殺手鐧”,各種優厚補貼紛紛出爐。

7月10日,火山小視頻推出“百萬行家”計劃:未來一年投入10億元的資源,面向全國扶持職業人群、行業機構和MCN,覆蓋範圍包括烹飪、養殖、汽修、裝潢等各行各業,百萬行家計劃負責人張超表示,希望為各行各業的奮鬥者們創造一個相互交流,對外展示的平臺,一方面能夠讓他們通過相互交流提升自身技能,另一方面能讓他們更受關注,提升職業榮譽感,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則可以高效地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從而打造一個視頻版的行業百科全書。

未來

內容創業怎麼“玩”?

要有硬實力,還要“腦洞清奇”

互聯網流量紅利、平臺瘋狂補貼,吸引著創業者不斷湧入賽道,無疑也不斷促進著內容創業的繁榮。只是創業者們該如何面對新形勢下的內容創業浪潮呢?

大聲傳媒聯合創始人趙宇溪則以視頻分享自己的經驗,提出了“腦洞為王”,腦洞在哪?趙宇溪總結的是“冷知識”,“這些偏門的、瑣碎的、龐雜的知識跟事情,看似有些稀奇古怪或饒富趣味,並隨時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卻鮮少人會去注意,它雖冷門,但有用更能吸引人,可以讓人長見識,拓視野、啟迪思維,引發強烈求知慾。”

內容創業

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創業以生產高質量內容為手段,以用戶數和閱讀量為目標,在注意力經濟環境下,正在成為下一個創業風口。

觀點延伸

內容創作和內容平臺相輔相成

近兩年,內容付費用戶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用戶規模達1.88億 ,市場規模約150億,預計未來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可聽首席講述師張海波表示焦慮導致知識付費的火爆,場景化促使知識付費的流行。

“我們知道內容創作和內容平臺相輔相成”,第一視頻CPO郭峰表示任何一個平臺都無法持續長期地產生優質內容,必須要有好機制作為保障,從未將線下實體經濟與線上內容結合,用戶需求引導平臺定位,平臺定位引導內容生產,內容再引導用戶生活。

新知榜聯合創始人邱福國表示,知識付費推動終身學習“新時代”將加速到來,未來,內容行業新生態將在內容監管趨緊、細分領域頭部內容築牢、專業分工進一步明確、AI等技術助力,用戶體驗需求提升等多因素影響下重新塑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