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的名字為什麼大多都是路易十幾?

_Terrific

法國最著名的“路易”——“太陽王”路易十四

眾所周知,路易(Louis)是法國國王最常用的名字,從加洛林王朝的“虔誠者”路易開始,一直到1830年曾短暫即位(在位不滿一個小時)的路易十九,共有19位名為路易的法國國王進行統治。不過,“路易”同樣是德意志統治者的常用名字,有5位神聖羅馬皇帝、10位巴伐利亞公爵和3位巴伐利亞國王都以此為名(德語中的“路易”寫作Ludwig)。

法國國王之所以喜歡以“路易”為名,還得從法蘭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墨洛溫王朝的建立者克洛維(Clovis,465-511年)說起。“路易”實際上是克洛維這一名字的變體,沿用此名有向這位偉大的法蘭克統治者致敬之意。5世紀西部羅馬帝國崩潰之後,克洛維統一了法蘭克人各部落,併成功在高盧地區建立政權,因此他一般被視為墨洛溫王朝和法國的奠基人。克洛維的名字Clovis源於古法蘭克語中的一個古老名字Hlōdowik(古日耳曼語寫作Chlodowig),這個古法蘭克語單詞由Hlōdo+wik兩部分組成,名字含義為“知名勇者”“戰鬥中的知名勇者”隨著古法蘭克語的不斷髮展,Clovis一詞的寫法就變為拉丁語的Ludovicus、法語的Louis、德語的Ludwig和匈牙利語的Lajos等多種形式,雖然拼寫不同,但它們其實指的都是同一個名字。因此,我們可以將其演變脈絡簡寫為Hlōdowik/Chlodowig→Clovis→Louis。


總之,法國國王使用“路易”作為名字的原因有二:一是為了向克洛維致敬、希望能延續祖先的光榮;二是它的寓意符合法蘭克人崇尚武力、重視榮譽的特質。


平田君Bellatores



首先,歐洲君王沒有諡號。所以你不會看見歐洲有某某武皇帝,某某文帝,某某靈帝等這些以死後諡號做稱謂的君主。

其次,歐洲君王也沒有廟號。因此你也不會聽到有法蘭西太祖,大不列顛太宗,德意志高祖等用廟號做稱謂的君主。

第三,歐洲君王也沒有年號。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古代中國甚至是日本用年號來稱為一個皇帝的事,在歐洲也行不通。

最後,歐洲君王也就只能用數數字的辦法稱作一,二,三,四…到萬世,就猶如我們的秦朝皇帝的稱謂。



其實我們古代中國稱謂帝王的方法也是在變化的。最早用諡號,後來用諡號和廟號,到了明朝朱元璋規定只能“一世一元”後,也開始用年號稱謂皇帝。最後到清朝我們往往用年號去稱為皇帝,比如康熙帝,乾隆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