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漢服流行不起來,而西方服飾為主流?

星語時尚


這個問題很可笑。除了部落,現在全世界那個地方還穿古代服裝?漢服作為款式元素時常出現在時裝款式中,現在的服裝除了款式以不分古今東西了,至於作為工裝的西裝西褲,是以其實用性被沿用至今。我們眼裡的漢服實際上是戲服,讓中國領導人象阿拉伯酋長那樣套戲服出現在國際場合示範國人那是痴人說夢。日本的和服代表了完整的單一民族文化,而中華大地人種雜居,作為漢人服飾早已被元清兩代馬背化、也被五四以來西洋化。中共領導在延安穿得再破爛也是列寧款或馬克思款,這就代表了新的漢服。漢人沒有象和服那樣,有真正意義上的民族代表服裝,當然誰願意弄套戲服放在家裡偶爾穿穿也未嘗不可,可以保證的是一定五花八門和鄰居絕不會撞款


七分鎮


沒有統一認可的規制,沒有能服眾的權威組織或機構進行引領。就像現在的時裝,總要有頂級的時裝秀作為引領,而這兩點的缺失,就讓大家各憑興趣,胡亂穿搭。以致漢服圈子內部思想都得不到統一,那又如何讓漢服發展壯大呢?

一般沒有政府推廣,自下而上流行起來的事物,必須具備幾個要素:第一,就是足夠吸引人,容易上手。就像八十年代喇叭褲的流行,首先在那個衣著單調的年代,這種衣服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重要的是那個年代的年輕人普遍會使用縫紉機,不管男女,下點功夫自己都能改出一條喇叭褲。而漢服行嗎?說句不好聽的,現在漢服粉有往文物專家上發展的趨勢,各種規制各種嚴格考證,導致好多人憑著喜愛或民族情結好容易買了件漢服,興沖沖曬出來,然後就是鋪天蓋地的聲討,啥影樓裝了,啥不合規制了,我看了好些人在回答中還把漢服得不到發展的帽子扣到這些人身上:都是因為你們瞎穿!天地良心,人家也不想穿錯被人笑話,可是他自己會做嗎,還不是得靠網上買,買來就這樣,穿了讓人噴 ,要有第二次估計自己都得鄙視自己。一來二去,漢服能流行開才有鬼了。貌似很多別的民族服裝人家也沒有如此嚴格的限制吧。

第二,要流行一個事物必須要有範式,有參考。還拿八十年代流行的髮型,衣著舉例。很多之所以流行是因為某個電影上映後,裡面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被大家追捧,大家照著裡面的樣子改髮型,改衣著。漢服也有可都在博物館,古籍裡面,普通人哪有那個時間精力去考究。而且漢唐宋明,漢服樣式各不相同,以哪個為準,全憑喜好。以此漢服聚會,基本上能穿越好幾個年代。所以,沒有參考自會產生混亂。漢服圈內部也是一片雞吵鵝鬥,自己都沒搞清楚又怎麼能吸引帶動更多人加入呢?

不得不說,現在漢服圈的亂象更多出在漢服圈自身。全憑腦子一熱的行動難以持久,毫無目的的活動必定早夭,木有發展規劃的漢服圈,必定會隨著現在的推廣者年齡的增加而逐步走向湮滅。

痛哉,我漢家華裳!


碗比碟子深


因為狂熱的漢服愛好者不允許把漢服只當做一件衣服,要求必須承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

我在之前做漢服推廣的時候,遇到的最大的問題,不是普通拒絕穿漢服。而是同樣喜歡漢服的朋友,那種極度的狂熱,彷彿穿上漢服馬上變身了 ,成為了什麼什麼樣的人物。這種狀態可能作為同樣的愛好者多少可以理解一些。但是在推廣過程中,這種狀態,會把普通購買者嚇到啊!於是,我們被扣了“神經病”的帽子。

還有個別愛好者很軸,自己淘得不知道哪兒的衣服。配色並不是那麼大眾化,也不屬於古典復刻款。純粹是一拍腦子的創新。就是佔了一個便宜的優勢~問題是影樓拍照玩玩可以,正兒八經這麼穿出去宣傳也很難看啊!還要被質疑我們沒文化。

又是神經病又是沒文化,慢慢活動也組織不起來了。玩幾年的退了。大多數新人又在循環我們曾經遇到的問題。

且,部分新人是真的沒文化。只是拿漢服推廣掙錢和刷存在感。比如我認識一個姑娘,完全討厭我們這些漢服愛好者,但是她做古風首飾(價格很便宜那種款)一度賣得還好。


小黑豆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漢服其實是很流行的,只是國家不提倡。

說通俗點,是所謂反對大漢民族主義做過了頭。

薩沙記得去朝鮮第一天,朝鮮女導遊就是穿著民族服裝來迎接的。

韓國同學也告訴我,韓國人結婚照一定是要有民族服裝的,儀式當天或者第二天也是要穿民族服裝的。

在韓國國家級別的很多重大場合,總統和第一夫人也是穿韓服的。

日本其實也是如此,很多家庭還有是珍貴的和服。

即便是小小的越南,也有自己的民族服裝奧黛。

民族服裝是僅次於民族語言的第二重大文化載體。

中國有56個民族,主體民族仍然是漢族。

其他55個民族都可以公開穿民族服裝,尤其辮子戲到處都是,還有傻二穿著滿清皇帝龍袍祭祖。

但漢服就不流行。

其實,只有略有人提倡,比如在一些重大場合開始穿漢服,讓一些明星提倡漢服,薩沙個人認為不出10年漢服就會到處都是。

漢服本身就是飄逸灑脫又美麗的藝術品,無論從審美還是文化角度都是世界的瑰寶。

遲早還會火起來的!

多說一句,其實國家的考慮也是有一定道理。因為民國初期,大漢民族主義確實是存在的。當時被滿清壓制了200年,漢族民族意識開始反彈,普遍歧視少數民族。

當年南蠻北夷東狄西戎。大家注意,蠻是蟲子底,狄是反犬旁,歧視可見一斑。

所以建國後開始淡化漢民族意識,也就是必然。


薩沙


寫了不少支持漢服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有七十多萬的閱讀量,說明國人對漢服還是抱有善意和興趣。那麼漢服為何不容易流行?我感覺有幾項很強的制約。

中國各朝代穿著正式雍容華貴之大漢服在古代基本都是貴族官僚和鉅富商賈穿著(或者是他們的家庭女眷穿著),這個群體是不從事日常辛苦勞作(著漢服時寫文章看書影響不大),現在作為社會勞動者如果日常穿著正規寬袍大袖的漢服肯定行動不便,如果是學生或自由職業者影響不大。

在世界各種社交場合名門貴媛大都穿著有民族傳統的服飾,這些人非富即貴,閒暇時間多,玩得起時裝,而且有時間玩。而中國的富人階層也早已出現,但大都崇尚西方社會生活方式,思想上也基本沒有捍衛大漢民族主體文化的意識,服飾也基本跟著西方時尚,其實這群有錢有閒的人群才是真正應該創造漢服衣飾文化風潮的主體,她們都不肯穿漢服,難道讓雙職工家庭穿?現在的漢文化普及在世界上還處於弱勢,再過二、三十年,西方文化風潮會更主動向漢文化靠攏,這是一個國際話語權和文化主導權的問題!等著起,急不得!

所以,現在漢服群體基本上是以學生黨為主,她們有文化和閒暇時間,且不事生產工作,能夠穿上漢服,但走上工作崗位後就難以保持,除非是漢服骨灰級愛好者。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中國體現漢文化建築越來越少,基本上都是鋼筋水泥叢林。沒有小橋流水意境、沒有亭臺樓閣、沒有漢文化元素,沒有漢文化思想,漢服又魂系何處?

所以,現在漢服推廣者應該做的是積極推廣改良版的漢服,能夠不影響正常生活起居,讓社會各階層能夠廣泛接受和理解!然後在中華傳統節日提倡穿著正規大漢服,這樣比較客觀!











雲靈尋道


流行的不一定是好東西,比如感冒。關於中國漢服不流行,並不是崇洋媚外,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漢服的概念過於狹窄,如果民族服飾即漢服,中國的即世界的,那麼唐裝、旗袍、中山服一類,早就流行開了。

比如旗袍和唐裝,明星和首腦在很多正式的場合穿著,儼然已成為國服代名詞,為廣大群眾所喜愛。近現代的中山裝,四個口袋插鋼筆,是多少人夢寐以求,一一那時象徵著幹部知識分子的行頭,受人尊敬。

所以漢服應該是很寬泛的概念。比如唐裝也是現代中式服裝之一。現代意義上的“唐”,並不單指唐朝,而是一種泛指。中國傳統服裝有幾千年歷史,漢服不應專指漢唐等朝代中的漢族服裝,而應是象徵性的泛指現代中國人穿的傳統服裝。

△唐裝

其次漢服作為遠古著裝,與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有距離。

狹義上的漢服,以交領裙裾為主要形式,今天男士生活中穿長衫大袍,顯然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除了說相聲的,或祭祖活動等,真沒見幾個人穿。而勞動人民穿的短褐,今人怎麼穿看著都像店小二。

(八十年代全國流行的西服,而今也成賣保險銀行從業人員標配,除了西式婚禮少數場合,穿西裝大都連領帶都省了)

△漢服飲酒禮儀表演

歷史上趙武靈王搞過"胡服騎射”,大家都知道,因為將漢人的寬袍大袖,改為短衣緊袖有利於騎馬作戰,這是從實用性出發。

服裝作為日常穿著,必然有實用性和審美性相結合。漢服美則美矣,但有其侷限性,這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影響著它的推行。

你看李子柒的視頻,小仙女真正幹活的時候,穿的也不是那麼美好。你不可能穿著漢服去騎車,因可能引發交通事故。也不可能穿著去打掃衛生,拖地的長裙會造成的行走不便,變成拖帚的。漢服推廣的過程中,應當加以改良和創新。如果侷限於古風唯美,cosplay或擺拍秀可以,那麼流行行必然就是有限的,無法適應現代生活的日常。


作為穿衣打扮的愛好,又各有不同。在推崇個性與自然的時代,如果在漢服推廣的過程中作硬性規定,必然讓很多年輕人難以接受。規定穿著樣式,如同全剪成短髮會讓很多人感到不自由。只有讓人愛上她自覺的穿著,併為之滿足才是最可行的辦法。

服飾文化的流行,也要與時俱進。如果像有人提出制服一樣規定穿著,要曉得放學之後,是沒有多少孩子願意穿校服的。

如何讓傳統文化根植於心發揚光大,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歷史上的割裂,曾經黑白灰流行的中國,留下多少遺憾。對於個性化服裝的寬容,也體現出社會的進步‘。年紀大一點的人們,一定還記得當年大爺大媽們,大街上攔截穿喇叭褲的青年,強行剪褲腿的事吧?



△穿喇叭褲的青年

何況所有人哪怕都穿漢服,就能證明傳統文化的復興。假如我作為漢服的擁躉者,收藏著幾套精美的衣服,可以偶爾拿出來穿穿,參加各種合適的場合。這樣不是也很好嗎?期待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人們能夠自覺自願的加以關注,並穿著漢服。

最後一點,張明敏早就唱明白了,穿西服也好,穿漢服也好,都有一顆中國心。



△張明敏

(一花一世界。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閒🐟,與你共品百味人生。)

元元的天下


各位同袍 大家好

我來發表一下我的觀念

針對於樓主的問題,中國漢服流行不起來,我覺得這個是時間問題,現如今很多人已經在開始接納漢服了。

漢服現今狀況

一、現如今每個城市基本上,中心城市都有漢服社團或漢服組織機構,很多人也容易接受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國家下達文件,要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比如中國頒佈的華服日。景區的傳統文化活動,比如西塘漢服日啊!華夏九州啊!

三、漢服商賈倍增,多元化漢服或漢元素的引入,有更多選擇

(圖源:來源漢服商家明華堂、復原小組)


山海蒙


現在小圈子流行的漢服都是貴族士人禮服,官員制服,自己形制都有爭議,又如何推廣?生產起來都很麻煩。

現代服裝也並不等於西方民族服飾,現代服裝都是基於工業化生產背景下誕生的實用主義服裝,說白了就是實用導向的工業設計為主,誰會給衣服賦予那麼多民族文化色彩?

至少工業化的特徵就是同質化,抹消一切民族特性,也更加簡約,更加實用——那麼生活中為什麼還要選擇漢服?

漢服作為一個社會亞文化的存在,自然有人選擇它,也沒人會反對它,至少大多數人對漢服的態度就是吃瓜和圍觀——那麼憑什麼所有人都接受呢?而且代表中國文化的東西多得去,也不見得有人樣樣都會,個體各有取捨就好了,用不著強制推廣。


雲泛青冥


我可以負責的告所你,你今天目所能及的所謂漢服,實際上是百分之一百的戲劇服飾,與真正的漢服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糸。完全是二種風牛馬不相及的東東,如君不信,可親臨博物館一探究經,便可真相大白,若沒有這個條件也可查閱歷史資料。漢文化經歷幾百年,包括天文地理,工農商學兵各行各業的文化總和,其內涵博大精深,漢服服飾文化只是漢文化中的芲海一粟,若真正喜愛漢文化,那必須全盤接受,否則不成了葉公好龍?當下的極少一小撮少男少女,穿著戲裝招搖過市,請你權當他們是小兒過家家,興趣一溜煙,不長。用時髦摩登的說法,是網紅,三分鐘的熱度,短命!信手塗鴉,切切勿笑。一群穿著戲服的人大喊要恢復漢服什麼什麼的真是可笑,你自己穿沒人說什麼但是把穿戲服當成名族什麼什麼的你是在侮辱別人的智商呢,再告訴你們個秘密漢服連內衣內褲都沒有步子跨大了就會露出那啥[捂臉]


但家家1


首先,題主提到的“日常中以西方服飾為主”這個說法並不太確切,西方服飾的定義是什麼?中山裝算西方服飾還是中國服飾?所以,把“西方服飾”的說法換成“現代服飾”更為恰當一些。

回到主題,我是做西裝定製的。西裝和漢服(不特別指定朝代,下同)在形制上相悖,但同樣作為服飾,必定有特定的文化因素穿插其中的。這也是漢服不流行而西裝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於服裝來說,大眾的才是普適的,也就是說是大眾決定服裝流行或是不流行。什麼是大眾?我們普通老百姓。

衣冠華麗的漢服好看,也代表著我國曾經燦爛的文化。所以文藝青年、小清新們為其所吸引的不乏少數,也曾幻想著穿越回古代當個人物。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古代服飾存在嚴格的尊卑等級觀念的。現在網絡上的精美漢服圖片,在古代不是一般人穿的,那是達官貴人、大小姐等穿的,而這些人佔了社會上人口數的極少比例,古代大部分是農民,甚至是沒有土地的農民。以現在的社會財富比例,對比現在普羅大眾,你覺得穿越回古代有多大幾率成為士大夫階層?

所以,作為大眾來講,穿越回古代,你以為你穿的是這樣

或是這樣

實際上呢?八成會是這樣

甚至是這樣

所以,網絡上那些衣冠華麗漢服是缺乏大眾基因的,有文化內涵,卻不是大眾的,卻是有等級的,是屬於特定階層的。而不是大眾的,普適的。大眾就是大眾,不是每個人都掌握大量社會資源與財富,如果穿漢服,以文化來講,也八成穿成最後兩張圖這樣。

也許你會說,現代哪管那麼多,就算的普羅大眾,穿成古代精英階層那樣誰管的著嗎?是,現在沒人管你穿什麼衣服,然而缺乏文化內涵穿什麼也會變得不倫不類。

而西裝不一樣,作為現代服裝,它是大眾的,老百姓可以穿,明星可以穿,領導人可以穿......它具有較強的普適性,所以會更加流行。當然它也有穿著文化,但相比漢服(漢服除了穿著形制還有等級觀念)來講,要簡單的多。

所以,提倡漢服,不如先提高大眾國學素養,以文化為支撐,穿漢服也自然能穿出儒雅的風度,才有可能促成漢服的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