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分娩為什麼推廣難?這些因素影響很大

无痛分娩为什么推广难?这些因素影响很大

解放思想,實幹興肇

巾幗擔當,建功立業

无痛分娩为什么推广难?这些因素影响很大

目前,無痛分娩技術已能有效降低生產痛苦。但受傳統觀念束縛、麻醉人才短缺、政策尚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國內無痛分娩率還不到10%,且東西部、城與鄉差距大。專家建議,要補足人才短缺,改善麻醉師、助產士待遇,並考慮將鎮痛分娩視為基本醫療需求,納入醫保制度。

无痛分娩为什么推广难?这些因素影响很大

生產,就必須要“受難”嗎?對此,婦產科專家們說:“不!”

在世界上,無痛分娩早已是一項成熟技術,無痛分娩率在一些國家已佔90%以上,而在我國,卻還不到10%,這是為什麼呢?

順產並非“純天然”生產

“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忍一忍就過去了。”“打麻藥對孩子不好吧?”“女性產痛,是激發母愛的必由之路。”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一直大行其道。

產科專家提醒,隨著社會富裕和醫療進步,產婦分娩痛苦反而有加劇跡象。

不少產婦營養增加,運動減少,更無需體力勞動,民間習俗又喜歡“大胖小子”,導致出生胎兒體重增加,胎兒頭骨發育更快更硬,但現代女性骨盆卻並未順應“進化”而變大,生產之痛於是變本加厲。片面主張“自然”分娩,不借助現代醫學手段,其實是漠視產婦生命和尊嚴。

“所謂自然,應該與社會發展階段相對應。醫療技術進步就是要讓分娩變得更安全、更舒適。”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產科主任應豪認為,推廣藥物鎮痛分娩,會讓更多因害怕疼痛要求剖宮產的孕婦選擇順產。

專家提醒,也要防止理解偏差。“無痛分娩”只是減輕痛感,比如歐洲實施標準是“可以行走的硬膜外麻醉”,且保留一定的、可以忍受的痛感,有利於生產。

上海是國內無痛分娩開展最早、最普及的地區。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從2010年開始推行無痛分娩,目前實施椎管藥物鎮痛的產婦比例在70%以上。

在加大宣教,強化產程管理、普遍開展藥物性和非藥物性分娩鎮痛措施之後,該院剖宮產率已降低到39%,順產中的側切比例也從80%以上大幅下降為13%。

无痛分娩为什么推广难?这些因素影响很大

觀念和政策影響推廣

“實施無痛分娩,技術上不是問題,關鍵在於政策和觀念。”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前院長段濤說,無痛分娩技術不難掌握,在國內難以推廣是受到了傳統觀念上的束縛。

一些地方,很多產科醫生會搶白叫痛的待產孕婦:“不痛怎麼生孩子?”不少產婦家屬因為對分娩疼痛、危險性和藥物鎮痛的無知,擔心“上麻藥,影響孩子怎麼辦”,而選擇讓孕產婦“再忍一忍”。

一位麻醉科醫生說:“經常有患者擔心麻醉意外。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麻醉意外的幾率,要遠遠低於麻醉醫生的猝死率。”

快樂分娩,勢在必行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實施,高齡產婦、首次剖宮產造成疤痕子宮增加,這類意外的幾率還可能增加,必須高度提防。

一婦嬰麻醉科主任劉志強認為,雖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推廣無痛分娩勢在必行。

各種障礙中,短期內最難補足的是人才,畢竟醫生的規範化培養週期長。在段濤看來,中西部地區應適當加強專科教育,嘗試讓經過一年短期培訓上崗的助理醫生、麻醉護士與醫生配合工作,“有,總比沒有好。”

由於提倡西式接生,我國助產士學校紛紛停止招生。而產科醫生是“用99%的時間,為1%的意外做準備”,正常分娩時更多陪伴產婦的是助產士。偏偏國內助產士缺乏專業職稱序列,職業晉升混同於護士。恢復助產士職稱序列,重視助產士、麻醉護士等專業教育,是婦產專科的共同呼聲。

“不少國家助產士都有獨立行醫資格和有限處方權。我們的助產士門診只能做做諮詢。”一婦嬰護士長厲躍紅說,該院正在學習國外經驗,引入退休護士或有護理基礎的人士,經過培訓全程陪同生產,以彌補助產士人手不足。

專家擔心,明確定價、適當提高鎮痛分娩中麻醉師、助產士收入,或意味著加重產婦生育費用,有可能導致無痛分娩淪為少數人享受的“奢侈品”。因此他們建議考慮將鎮痛分娩視為基本醫療需求,納入醫保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