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學名師陳偉光:構築農村孩子的科學樂園

還沒關注?

福建省教学名师陈伟光:构筑农村孩子的科学乐园

快來點這裡

福建省教学名师陈伟光:构筑农村孩子的科学乐园

導語

福建省教学名师陈伟光:构筑农村孩子的科学乐园

Q1

黃星(以下簡稱“黃”):陳老師,您好!祝賀您團隊的研究成果《核心素養視野下的農村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實踐與探索》榮獲2017年福建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您早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是什麼令您有了轉入科學教育,從事科學啟蒙的想法?從語文到科學,您是如何順利實現不同學科領域的轉換?

陳偉光(以下簡稱“陳”):謝謝。科學啟蒙教育,是我兒時的夢想。還記得小學二年級時,我的同桌上學途中溺亡,村民說是水鬼找替身,懵懂的我懷疑這種說法,總覺得需要用科學點亮人們心裡的一盞燈。初中時,幾個親戚因不健康、不科學的生活方式患上重病,讓我更覺得科學也是可以“治病救人”的。到了讀師範時,我選修自然科學教育課程,知道了陶行知厲行小學科學教育的呼籲。1994年工作後,我來到農村小學任教,根據學校安排教過語文等課程10餘年。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不少農村孩子甚至分不清韭菜與蔥,作文空洞沒有內容,有一些學生越學越沒有興趣、越來越沒有好奇心,甚至逃學。一些家長只看重筆試分數,忽視實踐創新……常年教畢業班語文的我,雖然受到學生、家長和學校的信賴,教學成績也不錯,但是面對學生總好像缺了些什麼。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回想自己的過往經歷,我覺得學生的發展不僅需要語文、數學,也需要其他學科,尤其是科學知識。於是,我向學校主動提出從事專職科學啟蒙教育的想法,經過幾年的爭取和學校的支持,我於2005年走上了科學專職的路子,這一干就是十多年。

強調聽說讀寫,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語文學科與強調動手實踐和理性思維的科學教育有著天然的區別。但無論什麼學科,教育的對象始終是孩子。不同學科之間其實也有共通的理。因此,我根據過往的教學經驗,圍繞科學教育的兩個關鍵點,創新實踐和科學思維,採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一是上好科學課,二是開展好科技活動。不管是課內的科學課,還是課外的科技實踐創新活動,我都跟寫作教學的要求一樣,讓學生親身經歷、用心體驗,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幾年摸索下來,我覺得學科間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無法跨越,反倒是可以互相滲透。這也是我後來推動科學與其他學科相互融通的出發點。

Q2

黃:在城市學校堅持開展科技創新教學實踐尚屬不易,您和您的團隊卻在農村學校開創出一片新天地。回首來路,您對於農村地區開展科技創新教育有何體悟?

陳:我校地處山區農村,科技創新教育起步時,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既無相關師資、設備,更無相關做法、經驗。但是,我們沒有洩氣,農村也有自身優勢。就地取材,挖掘農村現有資源,就是上策a。我們努力搭設活動平臺,讓學生接觸生動活潑的身邊世界,去田野樹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樹木、蟲魚鳥獸,感受生命的豐富多彩、可愛珍貴。2009年春,我鄉一個村莊遭紅火蟻入侵,數百畝農田蟻巢密佈,農作物、家禽牲畜、村民受到傷害,引起恐慌。我們利用假期組織學生調查入侵的紅火蟻,瞭解其入侵途徑、危害,探究紅火蟻的生活、繁殖習性,實踐防治方法……許多學生多年後回憶說,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活動,從中學會了很多調查研究方法。這說明,只要善於發掘,廣袤的農村地區就是一片天然的實驗場。

Q3

黃:確實,農村地區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資源優勢。不過要實現資源的有效發掘利用,光靠您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吧?

陳:對!我們組織開展科技創新教育,推進課程教學和課外活動,師資是關鍵保障。目前,項目的師資主要依靠科技輔導員志願者,人數維持在5~10人,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在這個團隊裡,我是專職科學教師,負責活動的策劃、監督,其餘成員主要為兼職科學教師、班主任及對科技創新教育有興趣的其他教師,主要負責執行方案、準備器材、指導學生、拍照攝像、收集材料等工作。在每次活動之前,我們都會召開碰頭會,做好分工,使每個人都明確各自的工作。

具體而言,這個團隊的特點有:自願參加,純公益;有時需要自掏腰包,購買活動器材;課餘時間活動學校不計工作量,也沒有報酬。儘管這樣,還是有本校及外校教師主動申請加入我們。我想,這主要是源自科技創新教育的獨特魅力吧。

Q4

黃:今年秋季以來,隨著小學科學新課標的頒佈,科學課程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從小學一年級起始開設,足見科學啟蒙的重要性。然而,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科學課又往往為人所忽視。對此,您是怎麼看的?科學課在教育實踐中的不受重視是否給項目推進帶來一些問題?

陳:當今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體現了它的綜合國力、競爭潛力以及國際地位。而今天中小學科學教育的質量將決定明天全體公民的科學素養和國家前途。這問題已引起美、英、法、日等許多發達國家的重視,他們不惜巨資加強科學教育。今年以來,教育部頒佈修訂版科學課標,科學課重回一年級,被列為與語數學科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這些舉措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要性,科學教育是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新課標的頒佈,對於一線科學教育工作者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我們堅信,新課標一定會帶來新作為、新氣象!

不過,就現狀來看,當前人們對於科學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這也給我們的項目推進帶來了一些問題。其一是“不被重視”。科學課及科技活動歷來是不受重視的,尤其是在應試氛圍濃厚的農村學校。“教好語數學科就好了”,是人們普遍的認識。對於旁人的不屑、不解、不支持,我們不解釋、不等待、不放棄,把科技創新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默默做好,把學生的收穫與成長作為我們的目標。彷徨的時候,我們就讀一讀陶行知厲行小學科學教育的呼籲,振作精神,迎難而上。其二是教育資源的開發。科技創新,沒有現成的教材,也沒有現成方案,做什麼,怎麼做,是我們每次活動最突出的問題。對此,我們沒有裹足不前,而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和鄉土資源出發,因地制宜,因時而動,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努力開展主題科技創新活動。有時,碰上新問題,教師也不知道,我們就走在學生前頭,好好惡補一通。

Q5

黃: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學生頻頻獲獎,科學素養穩步提升。在您看來,這其中的關鍵要素是什麼?成績面前,對於未來,您是否有進一步的思考和設想呢?

陳:我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顯示:公民科學素養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公民科學精神比較欠缺,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學素養髮展滯後。對此,我以為學校教育的革新應注重以下幾個要素:一是強化科學教育意識,開齊、開好科學課。科學課是定位於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課程。缺了科學課,就談不上素質教育。目前我省的科學教師多為兼任。語數學科教學任務多、壓力大,挪用科學課是常事,而小學科學課程內容廣泛,又需要不少時間、精力的投入。因此,配齊、配強科學專任教師隊伍,保障實驗探究條件,落實課程實效,是推進科技創新教育的先決條件。二是強化實踐創新環節。科學教育強調動手實踐,親身體驗。為此,教師應圍繞核心素養髮展相關要求,依據課程標準組織教學,重視實驗教學,挖掘身邊資源,努力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同時輔以參觀、訪問、講座、社會調查、實驗、探究等形式的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實踐慾望。三是搭設平臺,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賽事展示活動。除了校內定期開展的科技活動,我們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國家、省、市級科技創新大賽及其他科技活動,以賽促學。這是展示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絕佳機會。學生積極參與,親身體驗科學探究和技術創新的全過程,既培養了動手興趣,又增強了自信,更有助於科學精神及動手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實踐與探索,以跨學科學習、項目研究、問題解決為導向,細化、實化、深化、強化科技創新活動,構建系統化的農村科技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體系,濃厚校園科技創新氛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實踐創新能力。

原文刊載於《福建教育》總第1143期

排版:林小晶

在這裡,打開教育生活

鼓屏1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