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劉邦開國後盡殺功臣,為何沒有殺掉張良以絕後患?


在劉邦眾多的開國功臣中,韓信善戰,蕭何善籌,張良善謀。韓信南征北戰,給劉邦打下了大片國土

蕭何在後方積極籌措,給前線源源不斷接濟軍需;張良則運籌帷幄之中,讓劉邦能最終決勝千里之外。

張良不但善謀,而且善忍。老子說過:“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一個人如果功高自傲,往往會帶來厄運,一個人特別能忍,往往一世平安。

劉邦身邊最忠心的人,一者蕭何,二者樊噲,三者張良。此三者,無論劉邦淪落到何種悲慘境地,他們都始終如一。

劉邦奪取天下,當上皇帝后,為了分封功臣,大家爭執吵鬧了許久,只有張良與世無爭。

對於張良,劉邦視為左右手,曾說:“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然厚愛三分。

然而,張良不但不爭,對於這種特殊關愛竟然還推辭不受,說自己功勞不大,封三萬戶不敢當,封個留侯就可以了。

可見,張良不貪戀權位,不在乎利祿。正因為他知道“功遂身退的”天道,所以劉邦對他非常放心,最後才得以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