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49家新三板企业冲刺IPO折戟,上市路哪个更适合?

自2017年年底新发审委上任以来,A股IPO审核趋严、通过率大幅降低,造成了当前涌现的新三板公司“IPO申请撤回潮”。

据统计,目前315家首发企业中,新三板挂牌企业96家,占比30.47%。其中正常审查企业93家,中止审查企业3家。具体来看,93家排队企业中,36家拟在主板上市;12家拟在中小板上市;45家拟在创业板上市。

0149家新三板公司冲刺A股IPO铩羽而归1、10家新三板企业冲刺IPO被否,六成来自创业板2018年以来,有23家新三板企业冲刺IPO上会,13家通过,10家被否(其中6家来自创业板),通过率为56.5%。

悲催!49家新三板企业冲刺IPO折戟,上市路哪个更适合?

对于新三板公司转IPO中所反馈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类股东问题、财务与会计规范问题、关联交易问题、持续盈利问题、公司经营运作规范问题。

2、39家新三板IPO企业终止审查,三月撤回企业近六成据证监会官网披露,今年以来至5月14日,已有39家新三板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查,尤其是3月份主动撤回企业创新高,有23家,占比59%。

悲催!49家新三板企业冲刺IPO折戟,上市路哪个更适合?

由于IPO从严,并规定被否之后三年内不允许借壳,突如其来的两道“枷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众多新三板拟IPO企业打开A股大门的主要障碍。

今年以来,新三板IPO排队企业主动撤回不断增多,这些企业对于未来的资本市场升级之路很迷茫,不少终止审查企业主动与券商沟通未来的出路。

虽然新三板企业上市路径不断拓宽实现多元化,但企业资本市场升级之路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在迷茫之余添加了焦虑情绪。

02新三板公司上市路在何方?选择终止IPO的企业不一定就是不好,更多的是觉得暂时还不符合监管层的要求,又或者选择一条更加适合的上市路。1、IPO上市仍是首选之路目前新三板企业虽然获得了多个上市路径且IPO主动撤回增多,但IPO路径仍是大部分企业的首选之路。

①截至目前,新三板处于上市辅导阶段的挂牌企业仍有450家左右。

②IPO审核提速,整改后再申报也不晚

现在撤回申报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的瑕疵或问题的企业。这不代表企业的经营业务不好,只是它有一些瑕疵,比如说内控、历史上的股权纠纷、大客户高度依赖等问题。以前是边排队边整改,现在是要先整改好才去排队。另一方面,如今IPO审核提速,等企业问题整改后再申报也不影响。

③证监会5月18日已正式辟谣:隐形盈利门槛不存在,对IPO企业绝对是一大利好。

2、A股市场的最大并购池新三板的撤退潮,让新三板已成为A股市场的最大并购池。如今,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时髦劲儿”尚热,一些拟IPO公司也纷纷加入被并购的阵营。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23日,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含已摘牌)已公告45例,已公告并购案例数量同比及环比均有所增长。剔除少部分未透露并购金额的案例,已披露的并购规模突破90亿元。

新三板企业热衷被并购原因新三板挂牌企业热衷选择被A股上市公司并购这条路径,其有三大的好处:

①是股东退出的快捷性,目前A股并购大部分是以现金加股权,也有全部用现金收购的案例,不管哪种支付方式,企业主要股东们都能拿到不少现金,同时还可以置换一些上市公司股票。

②是业绩增长的刺激性,因为被并购时新三板目前基本是以未来三年平均年净利润的10至15倍市盈率企业进行对赌置换,既然是对赌未来3年业绩,而且自己手上又有了提前置换来的现金,这样会刺激很多企业的对赌股东积极运用手中的现金等资源,去迅速冲击未来三年的业绩,而且也只需冲3年,所以我们经常看见对赌业绩都相对之前的业绩会有很大幅度的跳跃,为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和动力,甚至是一注强心剂。

③是资本战略的突围性,这是新三板优质挂牌企业在目前IPO独木桥困局和新三板流动性困境这两个困难的合围下,为寻找交易流动性和资金退出而采取的最佳突围战略。

至于在单独IPO和被并购两种路径间如何进行抉择?如果新三板企业对未来至少3年的业绩的持续性和成长性有信心,财务数据能够满足最新的IPO窗口指导标准,企业经营管理合规性强,并且资金充裕可以考虑去搏IPO。

如果企业主要股东想急于套现退出,而且成立时间较长,重新再规范的成本较高,同时对自己3年以后的业绩信心不足,可以考虑急流勇退,选择被并购。

3、赴港上市 “新三板+H股”随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近来陆续推出的新政,赴港IPO对于新三板企业来说又增加了一个选择。目前内地企业港股IPO主要通过“H股”或“红筹”两种方式进行。

新三板公司主要有以下三种路径可以选择:

①在不摘牌情况下发行H股

②在摘牌情况下发行H股

2018年3月22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华图教育的上市申请文件,成为新三板市场出现的首例摘牌转道港股市场的案例。

③在摘牌情况下红筹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